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陳忱 > 水滸後傳 | 上頁 下頁
四四


  ▼第十六回 潯陽江悶和酒樓詩 柳塘灣快除雪舟恨

  卻說戴宗與蔣敬追還銀子,領了批回,自到河北去。蔣敬討完賬目,共有五百兩本錢,還剩二三十兩的零星賬尾,一時不得清楚,尋思道:「建康連年亢旱,荒歉無收,米價湧貴;湖廣甚是豐熟,若販米到這裡發糶,自然多有利息。倘耽遲久了,米船來得多,利錢輕了。把這帳目且丟在這裡,後次再來催討。」

  算計定了,到龍江關上寫了一隻江西三板船,把行李裝好,燒了神福開船。兩個梢子卻也小心伏事,蔣敬道:「不曾問得梢公的姓?」

  一個大頭闊臉腿矮身肥的的答道:「我姓陸。那個夥計姓張,尊號雪裡蛆。」

  一個眉濃面削的後生笑道:「你的尊號就不說與客官知道!叫做癩頭黿。」

  頑笑了一會,卻好東北風,上湖廣是當梢順。趕著船幫灣歇。

  一路風好,不消十來日,將到江州。還差三十里,江面陡然轉了西風,掀天白浪,行不得船。少頃,彤雲密佈,大雪飄飄,一個伴船也無,只得收了港。是個荒涼去處,梢公認得地名,叫做老鸛渚,岸上不過十數家人家。雪裡蛆道:「不遇這場風,此時已到家裡了。」

  癲頭黿笑道:「只是你家嫂子沒造化,又要忍著一夜淒涼。」

  又道:「我們連日擾著客官,今日灣船,弄些酒菜來還個禮。」

  跳上岸去。蔣敬道:「不消,若要買,我這裡有銀子。」

  雪裡蛆道:「是小人們一點孝順,難道客官怕沒有銀子?」

  不多時,提了一隻大公雞,十來個鴨子,一段鱘鰉魚,酒店後生抱了一壇熟白酒,送到船裡,兩個整治得停當,擺在艙裡一同坐下,殷勤相勸。蔣敬因風寒雪冷,一連吃了十多碗,猛然想道:「這般荒僻去處,兩個船家口甜貌惡。我是單身,恐不懷好意。」

  又想道:「梁山泊好漢,怕他怎的!」

  又吃上幾碗。又想道:「當初浪裡白條張順過揚子江,也著了道兒,還是少吃些好。」

  推辭不飲。癩頭黿把篷推開,叫道:「客官,你看這般大雪,寒冷得緊,還虧得幾杯酒做裡牽綿。無物孝敬,再開懷暢飲。明日到了江州,若要換船,不消說;要送上湖廣,就去。難得客官這般和氣,真是老江湖!」

  只顧斟來。蔣敬又吃兩碗,堅辭不飲,討飯用了。船家收拾已過,蔣敬展開鋪蓋,腰刀放在頭邊,不脫衣服,把被渾身卷了自睡。此時也有五六分酒意,容易睡熟。

  約莫有三更天氣,朦朧中聽得響動,連忙坐起去摸那腰刀,不見了,雪光照進,艙中明亮,見癩頭黿就拿那把腰刀,船頭上鑽入來;雪裡蛆拿一把柴斧,後梢爬進。蔣敬心慌,並無器械,勢急了,把身子一挺,那扇箬蓬掀在半邊,癩頭黿劈面把刀砍來,蔣敬一時無措,踴身向那江中一跳,撲通的沉了下去。癩頭黿道:「夥計,斬草不除得根,恐怕有礙。」

  雪裡蛆:「自古道:『江無底。』莫說這廝是旱地上蠻子,不識水性,就是識水性的,這般雪天,凍也要凍死,只管放心。但不知他包裡中有多少財物,若不是銀子,幹做了。」

  癩頭黿道:「打開來看。」

  雪裡蛆便把被套子一提,抖出兩大包,把青布裹著,解開一看,都是大錠紋銀,雪色耀著,分外晶瑩,約有五百餘兩。兩個歡喜不盡,雪裡蛆道:「我和你對分了,你去娶一個嫂子,好做家業。」

  癩頭黿道:「分什麼!左則在你家裡,若娶了妻小,反多牽絆,且再商量。」

  此時雪下得深,風息了,兩個駕槳掉船,竟回江州去了。有詩為證:

  貪夫徇利不知休,黑盡心頭白盡頭。
  世上若無阿堵物,華胥國裡可遨遊。

  卻說蔣敬被兩個梢公謀財害命,前後砍來,倉皇無計,只得跳下江中,還虧得他是湘江人,從幼識得水性,猛力一跳,沉了下去。到得江底,把腳一撐,重送起來。竭力爬到岸邊,卻不是泊船的老鸛渚,通是蘆葦,尋不出路。況又嚴寒大雪,身上濕衣服拖住,凍得發顫不止。撥開蘆葦,捱步向前。上得高岸,一望茫茫都是瓊瑤碎玉,又踏著雪尋路。忽見松林裡隱約有些燈光,拼命走去,原來是個小茅庵。不防雪裡橫著一塊青石,踏著一滑,撲地倒了。吃驚受凍的人,一時掙扎不起。

  那茅庵有個老僧,五更起來做功課,聽得門外有呻吟之聲,開門出來。見雪地上有一人倒著,發慈悲之念,用力扶起來,衣服渾是冰水。攙進庵裡,泡碗姜湯與蔣敬吃了,叫脫下濕衣,拿件道袍換了,烤起火來。有一個多時辰,蔣敬方說得話出,謝道:「多虧老師父救了性命!」

  老僧道:「想是在江中吃人暗算了?」

  蔣敬道:「被兩個梢公將酒勸醉,半夜裡拿刀砍來,我無計可施,只得跳在江裡。」

  老僧合掌念聲佛,道:「只願他長福消災。」

  蔣敬倒笑起來。天色已明,老僧做些素飯用過,替蔣敬把衣服曬起。雖是雪霽天晴,那綿衣急切難幹。蔣敬道:「這裡還是老鸛渚麼?」

  老僧道:「上面十里路便是。」

  蔣敬道:「想是那兩個賊徒昨夜放下船,到沒有人家處下手。尚不曉得老師父法號?」

  老僧道:「貧僧是西川人,賤號淡然。行腳至此,蒙村中幾個檀越施些齋糧,將就度日,已有十多年了。」

  到第三日衣服方幹,蔣敬作別,謝道:「弟子性命幸蒙老師父救得,只是身邊沒有一些東西可以酬謝。」

  老僧道:「貧衲一片平等心,莫說居士是被難的,就是那歹人落水受寒,也要相救。說哪裡話!便是這碗素飯,也不是貧衲自己耕種的,都是檀越的福田,不消謝得。」

  用手指道:「出了松林,轉上南有座澗橋,過了橋再往東,不上半里,就是大路了。」

  蔣敬拜別而行。到得大路上、尋思道:「還是重到建康去討那些零星賬目?還是到江州?或者碰上有相熟客伴,借些盤纏再處?」以口問心一會,想道:「此去建康有千里程途,腰間並無一文,怎生去得?且到江州再作進退。」踏著凍,走過三四十里,到了關邊,尋個客店安寓。

  那店家見單身客人,又無行李,不肯相留。蔣敬只得出門,惶惶無定。背後總有人叫道:「蔣客人!」

  蔣敬回頭看時,卻是前日販藥材過關寫稅單的主人家。相見了,主人問道:「恭喜回來了,可曾得利?帶甚麼貨物轉來?要寫單麼?」

  蔣敬道:「不要問起!利息頗有些,盡被船家所劫,逃得性命,只剩一雙空手。思量在關上尋個相認的客伴,借些盤纏。前邊那店家見無行李,不容安寓,正在兩難。」

  主人道:「既然如此,且在捨下暫住,等候客伴何如?」

  蔣敬道:「如此極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