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陳忱 > 水滸後傳 | 上頁 下頁
一六


  ▼第六回 飲馬川群英興舊業 虎峪寨鬥法辱黃冠

  卻說李應、裴宣在飲馬川讓定坐位,要請蔡慶坐第三。蔡慶道:「我兄弟兩個是北京行刑劊子,沒甚村具。因救護盧員外,蒙宋公明挈帶上山。不幸征方臘,哥哥死了,單有小弟一人,有老母、賤眷在家懸望,況我在此沒用,偶然路上遇著杜、楊二人,救出大哥。這裡到底不是了局,只得容我別去。」

  李應道:「既然如此,不敢相強。再從容幾日,送行便了。」

  楊林遂居第三。杜興第四。李應初到飲馬川,並了龍角山這枝人馬,許多財物,大加整理,竟成了一個局面。過了幾日,蔡慶堅執要行,取出金銀相贈,送至路口而別。

  不說四個在歡馬川聚義,只講蔡慶背上包裹,獨自一個,取路回北京。饑餐夜宿,走了兩日,到虎峪寨地方,是一個大市鎮,都是富戶居住。到市上時,只見大石場上搭起兩座高臺,懸旌結彩,如迎神賽會一般。下面圍繞老幼男女,約有千數多人,都望臺上觀看。蔡慶也立住了腳,分開眾人,挨身一望,只見東邊臺上坐著一個道士,四個侍者各執旗捧劍。看那法官,怎生模樣:

  魚尾冠橫簪碧玉,雲鶴氅遍繡銷金。
  眉濃臉瘦,蓬鬆一部絡腮胡;
  口闊唇掀,閃爍兩腔邪視眼。
  法鈴搖動鬼神愁,寶劍掣來天地暗。

  再看西邊臺上,也坐一個道士,並無侍從,如何打扮:

  頭綰雙叉丫髻,腰系八卦葫蘆。
  雜色絲絛,寬系道袍香皂;
  淡青行纏,緊穿草屨斕斑。
  面上猶存殺氣,胸中常養天和。

  蔡慶定睛一認,卻是混世魔王樊瑞。尋思道:「他如何在這里弄著把戲?且不叫破,看他怎地?」

  又見中間高桌上立個官人,長髯綠鬢,相貌魁梧,朝著兩邊臺上拱手道:「小可難得二位仙長降臨,許多人在這裡看演妙法,只求各顯神通。若是道高德重,鬥得勝的,便建造仙院,情願拜為師長,終身供養。」

  那東邊臺上法官道:「貧道是當今聖上親拜為師通真達靈先生林靈素傳授的法侶。蒙檀越們一向優禮,今既有野狐外道要來鬥法,須索與他對壘。倘贏了他,要拿去見官問罪,不可放他走了。」

  那樊瑞接應道:「小道偶然雲遊到此,聞得仙長道法,特來請教,並無爭竟之心。今日萬目同觀,倘小術勝時,不過遊戲一番,飄然而去。請仙長先施神技,不必多講。」

  那法官便接侍者所捧的劍,向空中畫一道符,口中念念有詞。忽然天昏地暗,白日無光,巽地上起一陣狂風,半空裡震一聲霹靂,跳出一隻白額吊暗斑斕猛虎來,竟到西臺上咆哮剪尾,撲這道人。只隔一尺多近,不能到身。道人把手一指,喝道:「孽畜,還不現形!」

  霎時間變做一張黃紙,一口氣吹入雲端去了。那法官搖著法鈴,道聲:「疾!」

  又現出一條黑蟒,約有三五丈長短,目光如炬,口吐毒霧,把道人頸下蟠緊,昂起頭來,舌尖如閃電一般,抻入道人鼻孔。看的人都道:「這番道人的性命休了。」

  蔡慶也驚出一身冷汗。看那道人不動聲色,將手勒住黑蟒,吹口仙氣,霎時又化作一條草索擲於台下。眾人一齊喝采。那法官見毒蛇猛虎害他不得,心下想道:「除非用此法術,他決躲避不得。」

  把兩手空中一撒,令牌三響。頃刻間,漫天撲地,數萬赤頭黃蜂,拖著螫尾,滿天展翅,烘烘如雷的叫,裹滿道人,叮的叮,刺的刺。又放熖,騰騰烈火,滿天通紅。道人動也不動,袖中摸一小石子,向北方拋出,再把拂子一展,一聲霹靂,震得屋宇皆動,大雨如注,火光頓滅,那些黃蜂,盡是稻秕,隨雨而散。那台下看的人,身上並無一點雨點兒,盡皆驚異。

  那法官法力已窮,無可奈何,思量下臺走路。道人叫道:「仙長,還有什麼奇術,再請賜教一番。小道也有些小技,不敢唐突。但既蒙先施,也只得略做一二件,與眾位看官消遣一消遣,不知可否?」

  台下的人一來要看法術,二來抱不平,齊聲道:「二位師父原說賭賽的,他贏不得你,禮無不答,自然該顯手段。我們自有公道哩!」

  說聲未罷,只見道人在葫蘆內取出個桃核兒,喚看的人在台邊掘一土坑,將桃核埋著,又蓋上泥土。把一杯水念了咒語,澆在土上。須臾生出一株大桃樹,繁簇簇開的滿樹花,結三顆桃子,其大如拳,鮮紅灼灼。道人把手一招,雲端裡冉冉走下一個美女來,綽約仙姿,淡妝道服,非世間美貌可比。輕輕把纖手摘下桃子,袖裡拿出個金鑲白玉盤,嫋娜娉婷走到東邊臺上,深深道個萬福,啟一點朱唇,露兩行碎玉,如流鶯嬌囀的道:「侍兒是王母娘娘殿前司香玉女,慧眼觀來,知仙長在此演法,特遣送蟠桃三顆,食了長生不老。」

  法官見玉女天姿國色,細語柔聲,不覺凡心頓起,正要伸手來接,驀有一位天神,青面獠牙,身長丈余,頭戴束髮冠,腰系虎皮裙,手執狼牙棍,騰空而來,把法官夾領揪住,望台下一丟,暈倒在地。天神玉女都不見了。侍者慌忙跳下扶起,兀自昏迷不醒。駝到後邊去了。眾人拍手大笑道:「好一位道長,有這樣手段,我們從不見。」

  一哄而散。

  那高桌上官人便請道人下臺,倒身下拜道:「弟子肉眼凡夫,一向敬那郭法官如神仙,不料師長有此神法,屈到捨下奉齋請教。」

  道人笑道:「何足為奇,不過幻術。那法官自逞其能,略略取笑而已。貧道閑雲野鶴,不敢過叨,就此告別。」

  卻好蔡慶走過相見。道人見有人在旁,不好問向來蹤跡,說道:「適遇敝相知,還要說話。」

  遂稽首而別。那官人哪裡肯放,扯住道:「見了活神仙,豈可放過!這位貴友不妨同請到靜室細談。」

  邀進廳堂,重新敘禮,即設齋相待。正要叩問修真之奧,家人報道:「童樞密遣差官要見。」

  那官人起身道:「天色已晚,請到雲房安歇,明日竭誠奉叩。」說罷自去。

  樊瑞、蔡慶到雲房。蔡慶便把從前事蹟說過:「我要回家,在此經過,見是兄長,看演了半日的法。端的為何與他相鬥?」

  樊瑞道:「我不願為官,雲遊訪道,得遇異人,傳授五雷正法。要去訪一清道人,結茅名山,也在此經過。聞得那官人姓李,名良嗣,是個豪俠富戶,結識權貴,思量幹立功名,更一心好那法術。那法官姓郭名京,是個破落戶,投在林靈素門下,傳些小術騙人。李良嗣一見款住。甚是欽敬。我聞他名,到來相訪。不意郭京十分忌刻,要與我賭賽,故顯些手段羞辱他一番。此間不是久留之地,明日我們早行罷。」

  兩個自宿歇,不題。

  再說李良嗣接見童樞密差官,設宴相待。差官道:「童樞密新奉聖旨,統領大兵鎮守北京,防備大遼。」

  出京之日,林靈素先生說:「有個門下徒弟郭京,薦在樞府效用。聞知在府上,特來相請。」

  李良嗣忙使人與郭京說知。那郭京受了這場虧,渾身疼痛,睡在床上呻吟不絕。聞得樞府相請,慌忙掙扎起來,與差官相見,謝道:「蒙恩相見收,又煩尊駕枉迎,便當晉謁。只是受了一個賊道的氣,身子動彈不得,過兩三日,自叩轅門。」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