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匯評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第一百一十九回 魯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錦還鄉(2)


  卻說張招討會集劉都督、童樞密,從、耿二參謀,都在睦州聚齊,合兵一處,屯駐軍馬。見說宋江獲了大功,拿住方臘,解來睦州,眾官都來慶賀。宋江等諸將參拜已了,張招討道:「已知將軍邊塞勞苦,損折弟兄。今已全功,實為萬幸。」

  宋江再拜泣涕道:「當初小將等一百八人,破遼還京,都不曾損了一個。誰想首先去了公孫勝,京師已留下數人。克復揚州,渡大江,怎知十停去七!今日宋江雖存,有何面目再見山東父老、故鄉親戚?」

  〔芥眉:添「故鄉親戚」四字,便不見用文代肉麻處。〕

  張招討道:「先鋒休如此說。自古道:『貧富貴賤,宿生所載;壽夭短長,人生分定。』常一言道:『有福人送無福人。』何以損折將佐為恥!今日功成名顯,朝廷知道,必當重用。封官賜爵,光顯門閭,衣錦還鄉,誰不稱羨!閒事不須掛意,只顧收拾回軍。」

  宋江拜謝了總兵等官,自來號令諸將。張招討已傳下軍令,教把生擒到賊徒偽官等眾,除留方臘另行解赴東京,其餘從賊,都就睦州市曹,斬首施行。所有未收去處——衢、婺等縣賊役贓官,得知方臘已被擒獲,一半逃散,一半自行投首。張招討盡皆准首,〔容夾:是。〕複為良民。就行出榜,去各處招撫,以安百姓。其餘隨從賊徒,不傷人者,亦准其自首投降,複為鄉民,撥還產業田園。克復州縣已了,各調守禦官軍,護境安民,不在話下。再說張招討眾官,都在睦州設太平宴,慶賀眾將官僚,賞勞三軍將校,傳令教先鋒頭目,收拾朝京。軍令傳下,各各準備行裝,陸續登程。

  且說先鋒使宋江思念亡過眾將,然淚下,不想患病在杭州張橫、穆弘等六人,朱富、穆春看視,共是八人在彼。後亦各患病身死,止留得楊林、穆春到來,隨軍征進。想起諸將勞苦,今日太平,當以超度,便就睦州宮觀淨處,楊起長,修設超度九幽拔罪好事,做三百六十分羅天大醮,追薦前亡後化列位偏正將佐已了。〔餘評:宋將折其大半,設醮超度,情義殆盡。〕次日,椎牛宰馬,致備牲醴,與同軍師吳用等眾將,俱到烏龍神廟裡,焚帛享祭烏龍大王,謝祈龍君護佑之恩。回至寨中,所有部下正偏將佐陣亡之人,收得骸者,俱令各自安葬已了。宋江與盧俊義收拾軍馬將校人員,隨張招討回杭州,聽候聖旨,班師回京。眾多將佐功勞,俱各造冊,上了文簿,進呈御前。先寫表章,申奏天子。三軍齊備,陸續起程。

  宋江看了部下正偏將佐,止剩得三十六員回軍。〔芥眉:仍不破壞「回來十八雙」之句。〕那三十六人是:

  呼保義宋江,
  玉麒麟盧俊義,
  智多星吳用,
  大刀關勝,
  豹子頭林冲,

  雙鞭呼延灼,
  小李廣花榮,
  小旋風柴進,
  撲天雕李應,
  美髯公朱仝,

  花和尚魯智深,
  行者武松,
  神行太保戴宗,
  黑旋風李逵,
  病關索楊雄,

  混江龍李俊,
  活閻羅阮小七,
  浪子燕青,
  神機軍師朱武,
  鎮三山黃信,

  病尉遲孫立,
  混世魔王樊瑞,
  轟天雷凌振,
  鐵面孔目裴宣,
  神算子蔣敬,

  鬼臉兒杜興,
  鐵扇子宋清,
  獨角龍鄒潤,
  一枝花蔡慶,
  錦豹子楊林,

  小遮攔穆春,
  出洞蛟童威,
  翻江蜃童猛,
  鼓上蚤時遷,
  小尉遲孫新,
  母大蟲顧大嫂。

  當下宋江與同諸將,引兵馬離了睦州,前往杭州進發。正是收軍鑼響千山震,得勝旗開十里紅。于路無話,已回到杭州。因張招討軍馬在城,宋先鋒且屯兵在六和塔駐紮,諸將都在六和寺安歇。先鋒使宋江、盧俊義早晚入城聽令。

  且說魯智深自與武松在寺中一處歇馬聽候,看見城外江山秀麗,景物非常,心中歡喜。是夜月白風清,水天共碧,二人正在僧房裡,睡至半夜,忽聽得江上潮聲雷響。魯智深是關西漢子,不曾省得浙江潮信,只道是戰鼓響,賊人生髮,跳將起來,摸了禪杖,大喝著,便搶出來。〔容夾:夙業將完矣。〕眾僧吃了一驚,都來問道:「師父何為如此?趕出何處去?」

  魯智深道:「洒家聽得戰鼓響,待要出去殺。」

  眾僧都笑將起來道:「師父錯聽了!不是戰鼓響,乃是錢塘江潮信響。」

  魯智深見說,吃了一驚,問道:「師父,怎地喚做潮信響?」

  寺內眾僧,推開窗,指著那潮頭,叫魯智深看,說道:「這潮信日夜兩番來,並不違時刻。今朝是八月十五日,合當三更子時潮來。因不失信,謂之潮信。」

  魯智深看了,從此心中忽然大悟,拍掌笑道:〔容夾:佛。〕「俺師父智真長老,曾囑付與洒家四句偈言,道是「逢夏而擒」,俺在萬松林裡殺,活捉了個夏侯成;「遇臘而執」,俺生擒方臘;今日正應了「聽潮而圓,見信而寂」,俺想既逢潮信,合當圓寂。眾和尚,俺家問你,如何喚做圓寂?」〔容夾:佛。〕寺內眾僧答道:「你是出家人,還不省得佛門中圓寂便是死?」〔容眉:如今知道許多教典的,反不濟事。〕魯智深笑道:「既然死乃喚做圓寂,洒家今已必當圓寂。〔袁眉:不曉得的,到實證得。妙,妙。〕煩與俺燒桶湯來,洒家沐浴。」

  寺內眾僧,都只道他說耍,又見他這般性格,不敢不依他,只得喚道人燒湯來,與魯智深洗浴。換了一身御賜的僧衣,便叫部下軍校:「去報宋公明先鋒哥哥,來看洒家。」

  又問寺內眾僧處討紙筆,寫了一篇頌子,去法堂上捉把禪椅,當中坐了。焚起一爐好香,放了那張紙在禪床上,自疊起兩隻腳,左腳搭在右腳,自然天性騰空。比及宋公明見報,急引眾頭領來看時,魯智深已自坐在禪椅上不動了。〔袁眉:不見宋公明等,省多少葛藤。〕頌曰:

  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
  忽地頓開金繩,這裡扯斷玉鎖。
  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容句末批:通。〕〔容眉:今人知道我是囗囗都是日裡承當。〕

  宋江與盧俊義看了偈語,嗟歎不已。眾多頭領都來看視魯智深,焚香拜禮。城內張招討並童樞密等眾官,亦來拈香拜禮。宋江自取出金帛,表散眾僧,做個三晝夜功果,合個朱紅龕子盛了,直去請徑山住持大惠禪師,來與魯智深下火。五山十刹禪師,都來誦經。迎出龕子,去六和塔後燒化。那徑山大惠禪師手執火把,直來龕子前,指著魯智深,道幾句法語,是:

  魯智深,魯智深!起身自綠林。兩隻放火眼,一片殺人心。忽地隨潮歸去,果然無處跟尋。咄!解使滿空飛白玉,能令大地作黃金。〔容句末批:通。〕

  大惠禪師下了火已了,眾僧誦經懺悔,焚化龕子,在六和塔山後,收取骨殖,葬入塔院。所有魯智深隨身多餘衣盜,及朝廷賞賜金銀,並各官佈施,盡都納入六和寺裡,常住公用。渾鐵禪杖,並皂布直裰,亦留於寺中供養。當下宋江看視武松,雖然不死,已成廢人。武松對宋江說道:「小弟今已殘疾,不願赴京朝覲。盡將身邊金銀賞賜,都納此六和寺中,陪堂公用,已作清閒道人,十分好了。哥哥造冊,休寫小弟進京。」

  〔袁眉:傳中獨智深、武松二人出色。其結果如此,方見英雄收場本色。〕

  宋江見說:「任從你心!」

  武松自此,只在六和寺中出家,後至八十善終,這是後話。

  〔餘評:智深坐化,似乎得道。武松等效其修行,何等清閒快活!〕

  再說先鋒宋江,每日去城中聽令,待張招討中軍人馬前進,已將軍兵入城屯紮。半月中間,朝廷天使到來,奉聖旨令先鋒宋江等班師回京。張招討,童樞密,都督劉光世,從、耿二參謀,大將王稟、趙譚,中軍人馬,陸續先回京師去了。宋江等隨即收拾軍馬回京。比及起程,不想林冲染患風病癱了,〔袁眉:此後敘述收場,使人意消。〕楊雄發背瘡而死,時遷又感攪腸痧而死。宋江見了感傷不已。丹徒縣又申將文書來,報說楊志已死,葬於本縣山園。林冲風癱,又不能痊,就留在六和寺中,教武松看視,後半載而亡。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