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匯評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
第一百一十三回 混江龍太湖小結義 宋公明蘇州大會垓(1) |
|
(百回本之九十三回) 話說當下眾將救起宋江,半晌方才蘇醒,對吳用等說道:「我們今番必然收伏不得方臘了!自從渡江以來,如此不利,連連損折了我八個弟兄!」〔袁眉:節節見宋江情重。〕吳用勸道:「主帥休說此言,恐懈軍心。當初破大遼之時,大小完全回京,皆是天數。今番折了兄弟們,此是各人壽數。眼見得渡江以來,連得了三個大郡,潤州、常州、宣州。此乃皆是天子洪福齊天,主將之虎威,如何不利!先鋒何故自喪志氣?」 宋江道:「雖然天數將盡,我想一百八人,上應列宿,又合天文所載,兄弟們如手足之親。〔袁眉:語出中心,情足動人,諸兄弟安得不以死極。〕今日聽了這般兇信,不由我不傷心!」 吳用再勸道:「主將請休煩惱,勿傷貴體。且請理會調兵接應,攻打無錫縣。」 宋江道:「留下柴大官人與我做伴。別寫軍帖,使戴院長與我送去,回覆盧先鋒,著令進兵攻打湖州,早至杭州聚會。」 吳用教裴宣寫了軍帖回覆,使戴宗往宣州去了,不在話下。 卻說呂師囊引著許定,逃回至無錫縣,正迎著蘇州三大王發來救應軍兵,為頭是六軍指揮使衛忠,帶十數個牙將,引兵一萬,來救常州,合兵一處,守住無錫縣。呂樞密訴說金節獻城一事,衛忠道:「樞密寬心,小將必然再要恢復常州。」 只見探馬報道:「宋軍至近,早作準備。」 衛忠便引兵上馬,出北門外迎敵,早見宋兵軍馬勢大,為頭是黑旋風李逵,引著鮑旭、項充、李袞當先,直殺過來。衛忠力怯,軍馬不曾擺成行列,大敗而走,〔芥眉:輪(輸)得如此容易,為說嘴的下針。〕急退入無錫縣時,四個早隨馬後,趕入縣治。呂樞密便奔南門而走。關勝引著兵馬,已奪了無錫縣。衛忠、許定亦望南門走了,都回蘇州去了。關勝等得了縣治,便差人飛報宋先鋒。宋江與眾頭領都到無錫縣,便出榜安撫了本處百姓,複為良民,引大隊軍馬,都屯住在本縣,卻使人申請張、劉二總兵鎮守常州。 且說呂樞密會同衛忠、許定三個,引了敗殘軍馬,奔蘇州城來告三大王求救,訴說宋軍勢大,迎敵不住,兵馬席捲而來,以致失陷城池。三大王大怒,喝令武士,推轉呂樞密,斬訖報來。衛忠等告說:「宋江部下軍將,皆是慣戰兵馬,多有勇烈好漢了得的人,更兼步卒,都是梁山泊小嘍羅,多曾慣鬥,因此難敵。」 方貌道:「權且寄下你項上一刀,與你五千軍馬,首先出哨。我自分撥大將,隨後便來策應。」 呂師囊拜謝了,全身披掛,手執丈八蛇矛,上馬引軍,首先出城。卻說三大王聚集手下八員戰將,名為八驃騎,一個個都是身長力壯,武藝精熟的人。那八員:飛龍大將軍劉、飛虎大將軍張威、飛熊大將軍徐方、飛豹大將軍郭世廣、飛天大將軍鄔福、飛雲大將軍苟正、飛山大將軍甄誠、飛水大將軍昌盛。 當下三大王方貌,親自披掛,手持方天畫戟,上馬出陣,監督中軍人馬,前來交戰。馬前擺列著那八員大將,背後整整齊齊有三、二十個副將,引五萬南兵人馬,出閶闔門來,迎敵宋軍。〔餘評:方貌死日在邇,尚欲囗揚八將。〕前部呂師囊引著衛忠、許定,已過寒山寺了,望無錫縣而來。宋江已使人探知,盡引許多正偏將佐,把軍馬調出無錫縣,前進十里余路。兩軍相遇,旗鼓相望,各列成陣勢。呂師囊忿那口氣,躍坐下馬,橫手中矛,親自出陣,要與宋江交戰。宋江在門旗下見了,回頭問道:「誰人敢拿此賊?」 說猶未了,金槍手徐甯挺起手中金槍,驟坐下馬,出到陣前,便和呂樞密交戰。二將交鋒,左右助喊,約戰了二十余合,呂師囊露出破綻來,被徐寧肋下刺著一槍,搠下馬去。兩軍一齊呐喊。黑旋風李逵手揮雙斧,喪門神鮑旭挺仗飛刀,項充、李袞各舞槍牌,殺過陣來,南兵大亂。宋江驅兵趕殺,正迎著方貌大隊人馬,兩邊各把弓箭射住陣腳,各列成陣勢。南軍陣上,一字擺開八將。方貌在中軍聽得說殺了呂樞密,心中大怒,便橫戟出馬來,大罵宋江道:「量你等只是梁山泊一夥打家劫舍的草賊!宋朝合敗,封你為先鋒,領兵侵入吾地,我今直把你誅盡殺絕,方才罷兵!」 宋江在馬上指道:「你這只是睦州一夥村夫,量你有甚福祿,妄要圖王霸業,不如及早投降,免汝一死!天兵到此,尚自巧言抗拒!我若不把你殺盡,誓不回軍!」 方貌喝道:「且休與你論口,我手下有八員猛將在此,你敢撥八個出來殺麼?」 宋江笑道:「若是我兩個並你一個,也不算好漢。你使八個出來,我使八員首將,和你比試本事,便見輸贏。但見殺下馬的,各自秦明戰張威,花榮戰徐方,徐甯戰鄔福,朱仝戰苟正,黃信戰郭世廣,孫立戰甄誠,郝思文戰昌盛。真乃是難描難畫,但見: 征塵亂起,殺氣橫生。人人欲作那吒,個個爭為敬德。三十二條臂膊,如織錦穿梭;六十四隻馬碲,似追風走雹。隊旗錯雜,難分赤白青黃;兵器交加,莫辨槍刀劍戟。試看旋轉烽煙裡,真似元宵走馬燈。 這十六員猛將,都是英雄,用心相敵,鬥到三十合之上,數中一將,翻身落馬,贏得的是誰?美髯公朱仝,一槍把苟正刺下馬來。兩陣上各自鳴金收軍,七對將軍分開。兩下各回本陣。三大王方貌,見折了一員大將,尋思不利,引兵退回蘇州城內。宋江當日催趲軍馬,直近寒山寺下寨,升賞朱仝。裴宣寫了軍狀,申覆張招討,不在話下。 且說三大王方貌退兵入城,堅守不出,分調諸將,守把各門,深栽鹿角,城上列著踏弩、硬弓、擂木、炮石,窩鋪內熔煎金汁,女邊堆垛灰瓶,準備牢守城池。次日,宋江見南兵不出,引了花榮、徐甯、黃信、孫立,帶領三千餘騎馬軍,前來看城。見蘇州城郭,一周遭都是水港環繞,垣堅固,想道:「急不能夠打得城破。」 回到寨中,和吳用計議攻城之策。有人報道:「水軍頭領正將李俊,從江陰來見主將。」 宋江教請入帳中。見了李俊,宋江便問沿海消息。李俊答道:「自從撥領水軍,一同石秀等殺至江陰、太倉沿海等處,守將嚴勇、副將李玉部領水軍船隻,出戰交鋒。嚴勇在船上被阮小二一槍搠下水去,李玉已被亂箭射死,因此得了江陰、太倉。即目石秀、張橫、張順去取嘉定,三阮去取常熟,小弟特來報捷。」 宋江見說大喜,賞賜了李俊,著令自往常州,去見張、劉二招討,投下申狀。〔芥眉:每捷必申張劉,見宋江小心事人,見張劉因人成事。〕 且說這李俊逕投常州來,見了張招討、劉都督,備說收復了江陰、太倉海島去處,殺了賊將嚴勇、李玉。張招討給與了賞賜,令回宋先鋒處聽調。李俊回到寒山寺寨中,來見宋先鋒。宋江因見蘇州城外,水面空闊,必用水軍船隻殺,因此就留下李俊,教整點船隻,準備行事。李俊說道:「容俊去看水面闊狹,如何用兵,卻作道理。」 宋江道:「是。」〔芥眉:「是」字作句,傳中絕少。〕 李俊去了兩日,回來說道:「此城正南上相近太湖,兄弟欲得備舟一隻,投宜興小港,私入太湖裡去,出吳江,探聽南邊消息,然後可以進兵,四面夾攻,方可得破。」 宋江道:「賢弟此言極當!只是沒有副手與你同去。」 隨即便撥李大官人帶同孔明、孔亮、施恩、杜興四個,去江陰、太倉、昆山、常熟、嘉定等處,協助水軍,收復沿海縣治,便可替回童威、童猛,來幫助李俊行事。李應領了軍帖,辭別宋江,引四員偏將,投江陰去了。不過兩日,童威、童猛回來,參見宋先鋒。宋江撫慰了,就叫隨從李俊,乘駕小船,前去探聽南邊消息。 且說李俊帶了童威、童猛,駕起一葉扁舟,兩個水手搖櫓,五個人逕奔宜興小港裡去,盤旋直入太湖中來。〔餘評:李、童三將深入太湖囗囗若囗李俊,焉能脫身於狼虎之穴,又且降服效力,李俊真可謂人傑矣。〕看那太湖時,果然水天空闊,萬頃一碧。但見: 天連遠水,水接遙天。高低水影無塵,上下天光一色。雙雙野鷺飛來,點破碧琉璃,兩兩輕鷗鷺起,衝開青翡翠。春光淡蕩,溶溶波皺魚麟;夏雨滂沱,滾滾浪翻銀屋。秋蟾皎潔,金蛇遊走波瀾;冬雪紛飛,玉蝶彌漫天地。混沌鑿開元氣窟,馮夷獨佔水晶宮。 有詩為證: 溶溶漾漾白鷗飛,綠淨春深好染衣。 南去北來人自老,夕陽常送釣船歸。 當下李俊和童威、李猛並兩個水手,駕著一葉小船,逕奔太湖,漸近吳江,遠遠望見一派漁船,約有四、五十只。李俊道:「我等只做買魚,去那裡打聽一遭。」 五個人一逕搖到那打魚船邊,李俊問道:「漁翁,有大鯉魚嗎?」 漁人道:「你們要大鯉魚,隨我家裡去賣與你。」 李俊搖著船,跟那幾隻魚船去。沒多時,漸漸到一個處所。看時,團團一遭,都是駝腰柳樹,籬落中有二十餘家。那漁人先把船來纜了,隨即引李俊、童威、童猛三人上岸,到一個莊院裡。一腳入得莊門,那人嗽了一聲,兩邊鑽出七、八條大漢,都拿著撓,把李俊三人一齊搭住,逕捉入莊裡去,不問事情,便把三人都綁在樁木上。李俊把眼看時,只見草廳上坐著四個好漢。為頭那個赤須黃髮,穿著領青綢衲襖;第二個瘦長短髯,穿著一領黑綠盤領木綿衫;第三個黑面長須;第四個骨臉闊腮扇圈鬍鬚。兩個都一般穿著領青衲襖子,頭上各帶黑蚢笠兒,身邊都倚著軍器。〔袁眉:看他敘法分總之妙。〕為頭那個喝問李俊道:「你等這們,都是那裡人氏?來我這湖泊裡做甚麼?」 李俊應道:「俺是揚州人,來這裡做客,特來買魚。」 那第四個骨臉的道:「哥哥休問他,眼見得是細作了。只顧與我取他心肝來吃酒。」 李俊聽得這話,尋思道:「我在潯陽江上,做了許多年私商,梁山泊內又妝了幾年的好漢,卻不想今日結果性命在這裡!罷,罷,罷!。」 歎了口氣,看著童威、童猛道:「今日是我連累了兄弟兩個,做鬼也只是一處去!」 童威、童猛道:「哥哥休說這話,我們便死也夠了。只是死在這裡,埋沒了兄長大名。」 三面覷著,腆起胸脯受死。〔容夾:是。〕那四個好漢,卻看了他們三個說了一回,互相覷道:「這個為頭的人,必不是以下之人。」〔容夾:具眼。〕 那為頭的好漢又問道:「你三個正是何等樣人?可通個姓名,教我們知道。」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