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匯評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
第四十六回 撲天雕兩修生死書 宋公明一打祝家莊(3) |
|
到得明日,石秀挑著柴先入去。行不到二十來裡,只見路徑曲折多雜,四下裡灣環相似;樹木叢密,難認路頭。石秀便歇下柴擔不走。〔金夾批:是石秀,此等處,一山泊人都不及也。〕聽得背後法環響得漸近,石秀看時,是楊林頭戴一個破笠子,身穿一領舊法衣,手裡擎著法環,于路搖將進來。 〔金夾批:楊林卻從石秀眼中看出。○實敘石秀,虛帶楊林,妙筆。〕 石秀見沒人,叫住楊林,說道:「此處路徑灣雜,不知那裡是我前日跟隨李應來時的路。〔金夾批:文情翔舞。〕天色已晚,他們眾人爛熟奔走,正看不仔細。」 〔金夾批:又自破解一句。〕 楊林道:「不要管他路徑曲直,只顧揀大路走便了。」〔金夾批:錯也。〕石秀又挑了柴,只顧望大路便走,見前面一村人家,數處酒店肉店。石秀挑著柴,便望酒店門前歇了。〔袁夾批:精細。〕只見各店內都把刀槍插在門前;〔袁夾批:是地方防盜光景。〕每人身上穿一領黃背心,寫個大「祝」字;〔餘評:觀祝家莊如此,觀行一城池,不及此莊也。〕往來的人亦各如此。〔金夾批:祝家號令,亦從石秀眼中看出。〕石秀見了,便看著一個年老的人,唱個喏,〔金夾批:是石秀。〕〔袁夾批:精細,有智識。〕拜揖道:「丈人,請問此間是何風俗?為甚都把刀槍插在當門?」 〔金夾批:問得好,又精細。〕〔容夾批:妙。〕〔容眉批:石秀此人的是用得。〕 那老人道:「你是那裡來的客人?原來不知,只可快走。」 石秀道:「小人是山東販棗子的客人,消折了本錢,回鄉不得,因此擔柴來這裡賣。不知此間鄉俗地理。」 老人道:「只可快走,別處躲避。這裡早晚要大廝殺也!」 石秀道:「此間這等好村坊去處,恁地了大廝殺?」〔金夾批:問得好。〕〔容夾批:妙。〕 老人道:「客人,你敢真個不知?我說與你;俺這裡喚做祝家村。岡上便是祝朝奉衙裡。如今惡了梁山泊好漢,見今引領軍馬在村口,要來廝殺;怕我這村路雜,未敢入來,見今駐在外面,如今祝家莊上行號令下來;每戶人家要我們精壯後生準備著。但有令傳來,便要去策應。」 石秀道:「丈人村中總有多少人家?」〔金夾批:問得精細。〕 老人道:「只我這祝家村,也有一二萬人家。東西還有兩村人接應:東村喚做撲天雕李應李大官人;西村喚扈太公莊,有個女兒,喚做扈三娘,綽號一丈青,十分了得。」 石秀道:「似此如何卻怕梁山泊做甚麼?」 那老人道:「便是我們初來時,不知路的,也要吃捉了。」 石秀道:「丈人,怎地初來要吃捉了?」〔金夾批:問得緊。〕 老人道:「我這裡的路,有舊人說道:『好個祝家莊,盡是盤陀路!容易入得來,只是出不去!』」 石秀聽罷,便哭起來,撲翻身便拜;〔金夾批:是石秀,機警之極。〕向那老人道:「小人是個江湖上折了本錢歸鄉不得的人!〔金夾批:妙絕,是石秀方說得出,能令老人下淚也。〕或賣了柴出去,撞見廝殺,走不脫,卻不是苦?爺爺,恁地可憐見!小人情願把這擔柴相送爺爺,只指小人出去的路罷!」 〔金夾批:妙絕,是石秀方說得出。〕〔容夾批:妙。〕〔袁夾批:卻是要入來的路。〕 那老人道:「我如何白要你的柴;我就買你的。〔金夾批:是老人情性。〕你且入來,請你吃些酒飯。」 〔金夾批:是老人情性。○寫老人情性,固也,然亦是行文精細入妙處。蓋宋江大軍既已壓境,則祝家巡綽之人,定應絡繹于路,豈可一老翁、一賣柴者,叨叨說路耶?故此兩句,正妙在你且入來四字也。〕 石秀便謝了,挑著柴,跟那老人入到屋裡。那老人篩下兩碗白酒,盛一碗糕糜,叫石秀吃了。石秀再拜謝道:「爺爺!指教出去的路徑!」〔金夾批:是石秀,只記本題,寫得機警。〕那老人道:「你便從村裡走去,只看有白楊樹便可轉彎。〔金夾批:只須一語,令讀者亦複一快。〕不問路道闊狹,但有白楊樹的轉彎便是活路;〔金夾批:上一句已明,此又再申不問闊狹四字,活是老人聲口。〕沒那樹時都是死路。〔金夾批:但有便是活路,則如無定是死路矣,卻偏要再申一句。〕如有別的樹木轉彎也不是活路。〔金夾批:既說白楊,則別樹定非矣,卻偏要再申一句。○看他寫老人說話,只須一句處,便要說十數句,真活畫老人。〕若還走差了,左來右去,只走不出去。更兼死路裡地下埋藏著竹簽鐵蒺藜;若是走差了,踏著飛簽,准定吃捉了,〔袁眉批:是老人家方肯如此細說。〕待走那裡去!」 〔金夾批:活是老人,說得恁細。〕〔袁夾批:又足一句,說人活現。〕 石秀拜謝了,便問:「爺爺高姓?」〔金夾批:是石秀。〕 那老人道:「這村裡姓祝的最多;惟有我覆姓鐘離,土居在此。」 石秀道:「酒飯小人都吃彀了,改日當厚報。」 正說之間,只聽得外面鬧吵。石秀聽得道:「拿了一個細作!」〔金夾批:寫得一波初平,一波疾起,真是妙筆。〕 石秀吃了一驚,跟那老人〔金夾批:是石秀,不看不得,自看又不得,跟那老人,真寫得出。〕出來看時,只見七八十個軍人背綁著一個人過來。石秀看時,卻是楊林,剝得赤條條的,索子綁著。 〔餘評:此段石秀如此行事,楊林被捉,觀楊林智不及于石秀。〕 石秀看了,只暗暗地叫苦,悄悄假問老人道:「這個拿了的是甚麼人?為甚事綁了他?」 〔金夾批:此本不必打聽,只為要寫石秀遮掩自己,又順便帶出楊林被捉事耳。〕〔容夾批:妙。〕 那老人道:「你不見說他是宋江那裡來的細作?」 石秀又問道:「怎地吃他拿了?」 那老人道:「說這廝也好大膽,獨自一個來做細作,打扮做個解魘法師,閃入村裡來。又不認得這路,只揀大路走了,左來右去,只走了死路;又不曉的白楊樹轉彎抹角的消息,人見他走得差了,來路蹊蹺,就報與莊上官人們來捉他。這廝方又掣出刀來;手起,傷了四五個人。〔金夾批:補出楊林被捉時事。〕當不住這裡人多,一發上,因此吃拿了。有人認得他從來是賊,叫做錦豹子楊林。」 〔金夾批:楊林不必被捉也,必寫楊林被捉者,一以顯石秀之獨能,一以激宋江之進兵也。〕 說言未了,只聽得前面喝道,說是「莊上三官人巡綽過來!」〔金夾批:寫得一波又平,一波又起,真是妙筆。〕石秀在壁縫裡張時,〔芥眉批:光景逼真。〕看得前面擺著二十對纓槍,後面四五個人騎著馬,都彎弓插箭;又有三五對青白哨馬,中間擁著一個年少壯士,坐在一匹雪白馬上,全副披掛,跨了弓箭,手執一條銀槍。石秀自認得他,特地問老人道:「過去相公是誰?」 〔金夾批:又從石秀眼中極寫祝彪。○得此一段,遂令石秀入村神采煥發之極。○呼將軍是相公,活是賣柴人口氣。〕 那老人道:「這個人正是祝朝奉第三子,喚做祝彪,定著西村扈家莊一丈青為妻。弟兄三個只有他第一了得!」 石秀拜謝道:「老爺爺!指點尋路出去!」 〔金夾批:忽然截住,急提本題,石秀機警,寫來如活。〕〔袁夾批:忽然斬斷,有煞筆,又留歇,更有轉筆。〕 那老人道:「今日晚了,前面倘或廝殺,枉送了你性命。」 石秀道:「爺爺可救一命則個!」 那老人道:「你且在我家歇一夜。〔金夾批:事莫急於進兵,尤莫急於進兵之有探路也,豈有機警如石秀,而肯于得路之後,再住一夜者?只因作者一心要鋪張祝家號令嚴整,一心又要寫得宋江輕入重地,作一險勢,便暫留石秀一筆,若惟恐為楊林之續者,此皆文人慘淡經營之處,不可不知也。〕明日打聽沒事,便可出去。」 石秀拜謝了,坐在他家。只聽得門前四五替報馬報將來,排門分付道:「你那百姓:今夜只看紅燈為號,〔金夾批:即花榮所射者也。〕齊心並力捉拿梁山泊賊人解官請賞。」 叫過去了。 〔金夾批:本是後文秘計,卻先明放此處,真正才子之筆。○設使不留石秀,如何得聽出來。〕〔袁眉批:光景逼真。〕 石秀問道:「這個人是誰?」 那老人道:「這個官人是本處捕盜巡檢。今夜約會要捉宋江。」 石秀見說,心中自忖了一回,討個火把,叫了安置,自去屋後草窩裡睡了。 〔金夾批:便不更說閒話,寫石秀機警出人處,筆筆妙絕。〕〔餘評:石秀裝成懦漢,此段見石秀略可取,如有智之輩。〕 卻說宋江軍馬在村口屯駐,不見楊林、石秀出來回報,隨後又使歐鵬去到村口,出來回報道:「聽得那裡講動,說道捉了一個細作。小弟見路徑又雜,難認,不敢深入重地。」 宋江聽罷,忿怒道:「如何等得回報了進兵!又拿了一個細作,必然陷了兩個兄弟!我們今夜只顧進兵,殺將入去,也要救他兩個兄弟,〔金夾批:宋江不肯輕入重地,則安得文章出奇;然宋江不為救兩兄弟,即又安肯輕入重地也?筆墨相引而出,每每如此。〕未知你眾頭領意下如何?」 只見李逵便道:「我先殺入去,看是如何!」 〔金夾批:看他先因要去被喝,至此忽又要去,一似並不記得曾被喝者,真寫得好。〕〔容眉批:李大哥不計利害,所以及他不得。〕〔餘評:李逵聞殺便喜,此若三國翼德之性無異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