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匯評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
第四十六回 撲天雕兩修生死書 宋公明一打祝家莊(1) |
|
【金批:前有武松殺姦夫淫婦一篇,此又有石秀殺姦夫淫婦一篇,若是者班乎? 曰:不同也。夫金蓮之淫,乃敢至於殺武大,此其惡貫盈矣,不破胸取心,實不足以蔽厥辜也。若巧雲,淫誠有之,未必至於殺楊雄也。坐巧雲以他日必殺傷雄之罪,此自石秀之言,而未必遂服巧雲之心也。且武松之于金蓮也,武大已死,則武松不得不問,此實武松萬不得已而出於此。若武大固在,武松不得而殺金蓮者,法也。今石秀之於巧雲,既去則亦已矣,以姓石之人,而殺姓楊之人之妻,此何法也?總之,武松之殺二人,全是為見報仇,而己曾不與焉;若石秀之殺四人,不過為己明冤而已,並與楊雄無與也。觀巧雲所以污石秀者,亦即前日金蓮所以污武松者。乃武松以親嫂之嫌疑,而落落然受之,曾不置辯,而天下後世,亦無不共明其如冰如玉也者。若石秀,則務必辯之;背後辨之,又必當面辯之,迎兒辯之,又必巧雲辨之,務令楊雄深有以信其如冰如玉而後已。嗚呼!豈真天下之大,另又有此一種才刻狠毒之惡物歟?吾獨怪耐庵以一手搦一筆,而既寫一武松,又寫一石秀。嗚呼,又何奇也!】 *** 話說當時楊雄扶起那人來叫與石秀相見。石秀便問道:「這位兄弟是誰?」 楊雄道:「這個兄弟,姓杜,名興,祖貫是中山府人氏。因為面顏生得粗莽,以此人都叫他做鬼臉兒。上年間,做買賣,來到薊州,因一口氣上打死了同夥的客人,吃官司監在薊州府裡,楊雄見他說起拳棒都省得,一力維持救了他。不想今日在此相會。」 〔芥眉批:搭入杜興,與祝、李關目,將恩仇親疏攪做一塊,妙緒,開人滯想。〕 杜興便問道:「恩人為何公事來到這裡?」 楊雄附耳低言道:「我在薊州殺了人命,欲要投梁山泊去入夥。昨晚在祝家店投宿,因同一個來的火伴時遷偷了他店裡報曉雞吃,一時與店小二鬧將起來,性起,把他店裡都燒了。我三個連夜逃走,不提防背後趕來。我兄弟兩個搠翻了他幾個,不想亂草中間舒出兩把撓鉤,把時遷搭了去。我兩個亂撞到此。正要問路,不想遇見賢弟。」 杜興道:「恩人不要慌。我叫放時遷還你。」 楊雄道:「賢弟少坐,同飲一杯。」 三人坐下,當下飲酒。杜興便道:「小弟自從離了薊州,多得恩人的恩惠;來到這裡,感承此間一個大官人見愛,收錄小弟在家中做個主管,每日撥萬論千盡託付與杜興身上,甚是信任,以此不想回鄉去。」 楊雄道:「這大官人是誰?」 杜興道:「此間獨龍岡前面有三座山岡,列著三個村坊;中間是祝家莊,西邊是扈家莊,東邊是李家莊。這三處莊上,三村裡算來總有一二萬軍馬人家。惟有祝家莊最是豪傑。為頭家長喚做祝朝奉,有三個兒子名為祝氏三傑;長子祝龍,次子祝虎,三子祝彪。又有一個教師,喚做鐵棒欒廷玉,此人有萬夫不當之勇。〔金夾批:可惜此人。〕莊上自有一二千了得的莊客。〔餘評:杜興言祝家之事,見祝朝奉家勢力非人不(所?)能對抵(抗?)。〕西邊那個扈家莊,莊主扈太公,有個兒子,喚做飛天虎扈成,也十分了得。惟有一個女兒最英雄,名喚一丈青扈三娘;使兩口日月雙刀,馬上如法了得。這裡東村上卻是杜興的主人,姓李名應,〔金夾批:不說出綽號,留與下楊雄作問,甚好。〕能使一條渾鐵點鋼槍,背藏飛刀五口,百步取人,神出鬼沒。這三村結下生死誓願,同心共意:但有吉凶,遞相救應。惟恐梁山泊好漢過來借糧,因此三村準備下抵敵他。如今小弟引二位到莊上見了李大官人,求書去搭救時遷。」 楊雄又問道:「你那李大官人。莫不是江湖上喚撲天雕的李應?」〔袁眉批:李應綽號在楊雄口中出,更活綻。〕 杜興道:「正是他。」 石秀道:「江湖上只聽得獨龍岡有個撲天雕李應是好漢,原來在這裡。〔金夾批:好。〕多聞他真個了得,是好男子,我們去走一遭。」 楊雄便喚酒保計算酒錢。三個離了村店。便引楊雄、石秀來到李家莊上。楊雄看時,真個好大莊院。外面周回一遭闊港;粉牆傍岸,有數百株合抱不交的大柳樹;門外一座吊橋接著莊門;入得門,來到廳前,兩邊有二十餘座槍架,明晃晃的都插滿軍器。杜興道:「兩位哥哥在此少等。待小弟入去報知,請大官人出來相見。」 杜興入去不多時,只見李應從裡面出來。杜興引楊雄、石秀上廳拜見。李應連忙答禮,便教上廳請坐。楊雄、石秀再三謙讓,方才坐了。李應便教取酒來且相待。楊雄、石秀兩個再拜道:「望乞大官人致書與祝家莊來救時遷性命,生死不敢有忘。」 李應教請門館先生來商議,修了一封書緘,〔金夾批:看他先用代筆書,便令無層折處,生出層折。〕〔容夾批:妙。〕填寫名諱,使個圖書印記,〔金夾批:又細。〕〔容眉批:匪夷所思。〕〔芥眉批:燒店傷人,度來豈肯放還擒。杜興只為報恩,不難飾情動主;李應自惜英雄,亦非為杜興所賣,想天星合當聚會耳。〕便差一個副主管齎了,〔金夾批:先差副主管,亦于無層折處生層折也。〕備一匹快馬,去到那祝家莊,取這個人來。那副主管領了東人書劄,上馬去了。楊雄、石秀拜謝罷。〔金夾批:一謝。○寫出許多謝,令下文便於變羞成怒。〕李應道:「二位壯士放心。小人書去,便當放來。」〔金夾批:寫他兩番托意,亦令下文便羞成怒也。〕楊雄、石秀又謝了。〔金夾批:又謝。〕李應道:「且請去後堂,少敘三杯等待。」〔金夾批:看他說得便極。〕兩個隨進裡面,就具早膳相待。飯罷,〔金夾批:一。〕吃了茶,〔金夾批:二。〕李應問些槍法;見楊雄、石秀說得有理,心中甚喜。〔金夾批:三。〕 巳牌時分,〔金夾批:四。○疊寫四句,見去得甚久。〕那個副主管回來。李應喚到後堂,問道:「去取的這人在那裡?」〔金夾批:看他說得如此便極。〕主管答道:「小人親見朝奉下了書,倒有放還之心,後來走出祝氏三傑,反焦躁起來,書也不回,人也不放,定要解上州去。」 李應失驚道:「他和我三家村裡結生死之交,書到便當依允。如何恁地起來?必是你說得不好,以致如此!〔金夾批:總寫李應非意所料,以便下文變羞成怒也。〕——杜主管,你須自去走一遭,〔金夾批:副主管換正主管。○上先寫書,次寫主管;此卻先寫主管,次寫書,筆法變換。〕親見祝朝奉,說個仔細緣由。」 杜興道:「小人願去。只求東人親筆書緘,〔金夾批:代筆書柬換親筆書柬。〕到那裡方才肯放。」 李應道:「說得是。」 急取一幅花箋紙來,李應親自寫了書劄,封皮面上,使一個諱字圖書,〔金夾批:又細。〕〔餘評:李應寫書達祝朝奉,用一諱字圖書,何也?此遵祝朝奉,子道父名,不敢直叫,故以諱字答口連言以抵口說,故李應用諱字圖書,以父稱之。〕把與杜興接了。後槽牽過一匹快馬,備上鞍轡,拿了鞭子,便出莊門,上馬加鞭,奔祝家莊去了。李應道:「二位放心,我這親筆書去,少刻定當放還。」〔金夾批:又寫托意。〕楊雄、石秀深謝了。〔金夾批:深謝,總令下文李應不堪。〕〔袁眉批:兩番說放,兩番稱謝,皆是恥激之根。〕留在後堂,飲酒等待。〔金夾批:只是便極。〕 看看天色待晚,〔金夾批:前寫去久,用四句;此寫去久,只用一句,法都變換。〕不見杜興回來。李應心中疑惑,再教人去接。只見莊客報道:「杜主管回來了。」 李應便道:「幾個人回來?」〔金夾批:看他只是非意所料,妙極。〕莊客道:「只是主管獨自一個跑將回來。」 李應搖著頭道:「卻又作怪!往常這廝不是這等兜搭,今日緣何恁地?」〔容眉批:摩寫李應熱心處亦妙。〕走出前廳。楊雄、石秀都跟出來。只見杜興下了馬,入得莊門,見他模樣,氣得紫漲了面皮,諮牙露嘴,半晌說不得話。〔金夾批:前店中初遇時卻不寫,忽於此處畫出一個鬼臉來,妙筆。〕〔袁眉批:從怒中畫出個鬼臉兒,妙甚。〕李應道:「你且言備細緣故,怎麼地來?」 杜興氣定了,方道:〔金夾批:畫出。〕「小人齎了東人書劄,到他那裡第三重門下,好遇見祝龍,祝虎,祝彪弟兄三個坐在那裡。小人聲了三個喏。〔金夾批:杜興盡禮。〕祝彪喝道:〔金夾批:一路雖兼寫三祝,而獨顯祝彪。○甫聲喏,未開口,兜頭便喝,極寫祝彪無禮。〕『你又來則麼?』小人躬身稟道:〔金夾批:盡禮。〕『東人有書在此,拜上。』祝彪那廝變了臉,罵道:〔金夾批:極寫祝彪無禮。〕『你那主人恁地不曉人事!〔芥眉批:看他彼此顛播的話頭,漸漸激惱,可謂能言。然管家奴輩,往往有此,亦可為主人聽言之戒。〕早晌使個潑男女來這裡下書,要討那個梁山泊賊人時遷!如今我正要解上州裡去,又來怎地?』小人說道:『這個時遷不是梁山泊夥內人數;他是自薊州來的客人,要投見敝莊東人。不想誤燒了官人店屋,明日東人自當依舊蓋還。〔金夾批:極善辭令,不是說得不好。〕萬望俯看薄面,高貴手,寬恕,寬恕。』祝家三個都叫道:〔金夾批:雖獨寫祝彪,亦有時兼寫三祝,便錯落之極。〕『不還!不還!』小人又道:『官人請看,東人親筆書劄在此。』祝彪那接過書去,也不拆開來看,就手扯得粉碎,〔金夾批:極其無禮。〕喝叫把小人直叉出莊門。〔金夾批:極其無禮。〕祝彪、祝虎發話道:〔金夾批:又置祝龍,單兼祝虎,錯落之極。〕『休要惹老爺性發!把你那……』〔金夾批:言把你那他應捉來,也解去也,卻不好唐突主人名字,忽然就把你那三個字下收住,下又另自盡一句禮,然後重說出來,妙筆出神入化。〕——小人本不敢盡言,實被那三個畜生無禮,〔金夾批:盡一句禮,然後重說。〕說,『把你那李〔金夾批:重說卻又因氣極,又說不出,只說得一李字,筆筆出神入妙。〕……李應捉來,也做梁山泊強寇解了去!』〔金夾批:疊一李字,便活畫出氣極後,說不出話來時。〕又喝叫莊客原拿了小人,〔金夾批:先說直叉出,又說原拿了,無禮之極,真不可耐矣。〕被小人飛馬走了。於路上氣死小人!叵耐那廝,枉與他許多年結生死之交,今日全無些仁義!」 〔金夾批:又找兩句,激出李應。〕 李應聽罷,心頭那把無明業火高舉三千丈,按捺不下,大呼:「莊客!快備我那馬來!」 楊雄、石秀諫道:「大官人息怒。休為小人們便壞了貴處義氣。」 李應那裡肯聽,便去房中披上一副黃金鎖子甲,前後獸面掩心,掩一領大紅袍,背胯邊插著飛刀五把,拿了點鋼槍,戴上鳳翅盔,出到莊前,點起三百悍勇莊客,〔金夾批:畫出李應。〕杜興也披一副甲,持把槍上馬,〔金夾批:畫出杜興。〕帶領二十餘騎馬軍。楊雄、石秀也抓紮起,挺著樸刀,跟著李應的馬,〔金夾批:畫出楊雄、石秀。○畫李就是個大官人,畫杜興是個主管,畫楊雄、石秀是個客人,各各不同。〕逕奔祝家莊來。日漸銜山時分,早到獨龍岡前,便將人馬排開。原來祝家莊又蓋得好;占著這座獨龍山岡,四下一遭闊港,那莊正造在岡上,有三層城牆,都是頑石壘砌的,約高二丈;前後兩座莊門,兩條吊橋;牆裡四邊都蓋窩鋪,四下裡遍插著刀軍器;門樓上排著戰鼓銅鑼。 〔袁眉批:備述山莊形勢,後俱映出。〕 李應勒馬在莊前大叫:「祝家三子!怎敢譭謗老爺!」 只見莊門開處,擁出五六十騎馬來。當先一騎似火炭赤的馬上坐著祝朝奉第三子祝彪。李應指著大罵道:「你這廝口邊奶腥未退,頭上胎髮猶存!你爺與我結生死之交,誓願同心共意,保護村坊!你家有事情,要取人時,早來早放;要取物件,無有不奉!我今一個平人,二次付書來討,你如何扯了我的書劄,恥辱我名?是何道理?」 祝彪道:「俺家雖和你結生死之交,誓願同心協意,共捉梁山泊反賊,掃清山寨!你如何結連反賊,意在謀叛?」 李應喝道:「你說他是梁山泊甚人?你這廝卻冤平人做賊,當得何罪?」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