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匯評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第四十三回 錦豹子小徑逢戴宗 病關索長街遇石秀(3)


  正鬧中間,只見一條大漢挑著一擔柴來,〔金夾批:一路行文,如龍初成,鱗甲隱隱而起。〕看見眾人逼住楊雄動揮不得。那大漢看了,路見不平,便放下了擔,分開眾人,前來勸道:「你們因甚打這節級?」

  那張保睜起眼來,喝道:「你這打脊餓不死凍不殺的乞丐,敢來多管!」

  那大漢大怒,性發起來,將張保劈頭只一提,一交攧翻在地。那幾個破落戶見了,待要來勸手,早被那大漢一拳一個,都打的東倒西歪。〔容夾批:佛。〕楊雄方才脫得身,把出本事來施展;一對拳頭攛梭相似,那幾個破落戶都打翻在地。〔金夾批:數語救正(出)楊雄。○非一張保便困楊雄,亦只是藉以引出石秀耳,須知行文之苦。〕張保見不是頭,爬將起來,一直走了。〔金夾批:了。沒毛牛之必至於死者,不死不弄出楊志也;踢殺羊之一直逃去者,只此已足顯楊雄也。行文都無浪筆,須知。〕楊雄忿怒,大踏步趕將去。張保跟著搶包袱的走。〔金夾批:活畫小人。〕楊雄在後面追著,趕轉一條巷內去了。〔金夾批:將楊雄遞開去,便令戴宗先結石秀有地,筆法甚好。○一個巷內。〕那大漢兀自不歇手,在路口尋人廝打。戴宗、楊林看了。暗暗喝采,道:「端的是好漢!真正『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便向前邀住,動道:「好漢,看我二人薄面,且罷休了。」

  兩個把他扶勸到一個巷內。〔金夾批:又一個巷內。〕楊林替他挑了柴擔,〔金夾批:好。○寫得親熱。〕戴宗挽住那漢子,〔金夾批:好。○寫得親熱。〕邀入酒店裡來。楊林放下柴擔〔金夾批:好。〕同到閣兒裡面。那大漢叉手道:「感蒙二位大哥解救了小人之禍。」

  戴宗道:「我兄弟兩個也是外鄉人,因見壯士仗義之心,只恐一時拳手太重,誤傷人命,特地做這個出場。請壯士酌三杯,到此相會,結義則個。」

  那大漢道:「多得二位仁兄解拆小人這場;又蒙賜酒相待,實是不當。」

  楊林便道:「四海之內,皆是兄弟,怎如此說?〔容夾批:太文雅些。〕且請坐。」

  戴宗相讓。那漢那裡肯僭上。戴宗,楊林一帶坐了。那漢坐在對席。叫過酒保,楊林身邊取出一兩銀子來,把與酒保,道:「不必來問。但有下飯,只顧買來與我們了,一發總算。」〔袁夾批:爽快。〕酒保接了銀子去,一面鋪下菜蔬果品按酒之類。

  三人飲過數杯。戴宗問道:「壯士高姓大名?貴鄉何處?」

  那漢答道:「小人姓石,名秀,祖貫是金陵建康府人氏,自小學得些槍棒在身,一生執意,〔金夾批:是石秀,是另又一樣人物。〕路見不平,便要去相助,人都呼小弟作拚命三郎。〔餘評:觀石秀路見不平,真可為判(拚)命三郎矣。〕因隨叔父來外鄉販賣羊馬,不想叔父半途亡故,消折了本錢,還鄉不得,流落在此薊州,賣柴度日。既蒙拜識,當以實告。」

  戴宗道:「小可兩個因來此間幹事,得遇壯士如此豪傑。流落在此賣柴,怎能夠發跡?不若挺身〔金夾批:挺身二字妙絕。做事業要挺身出去,了生死亦要挺身出動挺身真世(是?)出世間之要訣也。〕江湖上去做個下半世快樂也好。」

  〔袁眉批:宋江結識好漢,眾兄弟俱肯招納豪傑,氣類之感如此。〕

  石秀道:「小人只會使些槍棒,別無甚本事,如何能夠發達快活!」

  戴宗道:「這般時節不得真!一者朝廷不明,二乃奸臣閉塞。〔金夾批:朝廷用閉塞字,妙,言非朝廷不愛人材,只是奸臣閉塞之也。奸臣用不明字,更妙,言奸臣閉塞朝廷,亦非有大過惡,只由不明故也。不明二字,何等輕細,卻斷得奸臣盡情,斷得奸臣心服,真是絕妙之筆。俗本乃誤作朝廷不明,奸臣閉塞,複成何語耶?只二字轉換,其優劣相去如此。古本俗本之相去,胡可盡說,亦在天下善讀書人,取兩本細細對讀,便知其異耳。〕〔袁夾批:有此根因,方不是敬且為盜。〕小可一個薄識,因一口氣,去投奔了梁山泊宋公明入夥,如今論秤分金錢,換套穿衣服,等朝廷招安了,〔袁眉批:皆以宋江之心為心,妙甚。〕早晚都做個官人。」

  〔金夾批:只是好看語,蓋有權術的,開口便防人一著,如宋江之於武松,皆此類也。學究不知世事,便因此語續出半部,真要笑殺。〕

  石秀歎口氣道:「小人便要去也無門路可進!」

  戴宗道:「壯士若肯去時,小可當以相薦。」

  石秀道:「小人不敢拜問二位官人貴姓?」

  戴宗道:「小可姓戴,名宗,兄弟姓楊,名林。」

  石秀道:「江湖上聽得說江州神行太保,莫非正是足下?」

  戴宗道:「小可便是。」

  叫楊林身邊包袱內取一錠十兩銀子,送與石秀做本錢。〔金夾批:看他寫戴宗全學宋江,絕倒。○又學宋江說好話,又學宋江使銀子,寫得戴宗使活是第二宋江。〕石秀不敢取受,再三謙讓,方才收了,知道他是梁山泊神行太保。正欲訴說些心腹之話,投托入夥,〔金夾批:移雲接月之筆。○人但知接下之疾,豈複料此文乃直兜至翠屏山後耶?〕只聽得外面有人尋問入來。〔容眉批:此處有關目。〕三個看時,卻是楊雄帶領著二十餘人,都是做公的,趕入酒店裡來。戴宗、楊林見人多,吃了一驚,乘鬧哄裡,兩個慌忙走了。

  〔金夾批:卸去戴、楊,交入楊、石,移雲接月,出筆最巧。○子弟少時讀書,最要知古人出筆,有無數方法:有正筆,有反筆,有過筆,有遝筆,有轉筆,有偷筆。上五法易解。所謂偷筆,則如此文是也。蓋一路都是戴宗作正文,至此忽趁勢偷去戴宗,竟入楊雄、石秀正傳,所謂移雲接月,用力不多而得便至大。知此,則作史記非難事也。〕〔容夾批:是。〕

  石秀起身迎住,道:「節級,那裡去來?」

  楊雄便道:「大哥,何處不尋你,卻在這裡飲酒。〔金夾批:便放出戴宗一會那延,好筆。〕我一時被那廝封住了手,施展不得,多蒙足下氣力救了我這場便宜。一時間只顧趕了那廝,去奪他包袱,撇了足下。這夥兄弟聽得我廝打,都來相助,依還奪得搶去的花紅緞疋回來,〔金夾批:亦補。〕只尋足下不見。有人說道:『兩個客人勸他去酒店裡吃酒。』因此知得,特地尋將來。」

  石秀道:「卻才是兩個外鄉客人〔金夾批:寫出石秀有心人。〕邀在這裡酌三杯,說些閒話,〔金夾批:只二語寫出石秀有心人。〕不知節級呼喚。」

  楊雄大喜,便問道:「足下高姓大名?貴鄉何處?因何在此?」

  石秀答道:「小人姓石,名秀,祖貫是金陵建康府人氏;平生執性,路見不平,便要去捨命相護,以此都喚小人做拚命三郎。因隨叔父來此地販賣羊馬,不期叔父半途亡故,消折了本錢,流落在此薊州,賣柴度日。」〔金夾批:再述一遍,不換一字。〕

  楊雄又問:「卻才和足下一處飲酒的客人何處去了?」〔金夾批:周致。〕

  石秀道:「他兩個見節級帶人進來,只道相鬧,以此去了。」

  楊雄道:「恁地便喚酒保取兩甕酒來,大碗叫眾人一家三碗,吃了先去,明日得來相會。」〔金夾批:楊雄領眾人來,只為卸去戴宗之地耳。戴宗既已卸去,便並卸去眾人,行文亦有狡兔死、走狗烹之法也。〕眾人都吃了酒,自各散了。楊雄便道:「石家三郎,你休見外。想你此間必無親眷,〔金夾批:恩深義重,反在此句。〕我今日就結義你做個弟兄,如何?」〔容眉批:有見識。〕

  石秀見說,大喜,便說道:「不敢動問節級貴庚?」

  楊雄道:「我今年二十九歲。」

  石秀道:「小弟今年二十八歲;就請節級坐,受小弟拜為哥哥。」

  石秀拜了四拜。楊雄大喜,便叫酒保安排飲饌酒果來,「我和兄弟今日吃個盡醉方休。」

  正飲酒之間,只見楊雄的丈人潘公,〔金夾批:先露出一潘字來,先露出一丈人來。〕帶領了五七個人,〔金夾批:前借二十餘人,所以走戴宗也。卻恐痕跡太露,又生此五七個人陪之,此書每每如此。〕直尋到酒店裡來。楊雄見了,起身道:「泰山來做甚麼?」

  潘公道:「我聽得你和人廝打,特地尋將來。」

  楊雄道:「多謝這個兄弟救護了我,打得張保那廝見影也害怕。我如今就認義了石家兄弟做我兄弟。」

  潘公道:「好,好。且叫這幾個弟兄碗酒了去。」

  楊雄便叫酒保討酒來。每人三碗了去。〔金夾批:明明陪前一段可知。〕便叫潘公中間坐了,楊雄對席上首,石秀下首。三人坐下,酒自來斟酒。潘公見了石秀這等英雄長大,心中甚喜,便說道:「我女婿得你做個兄弟相幫,也不枉了!公門中出入,誰敢欺負他!叔叔原曾做甚買賣道路?」

  石秀道:「先父原是操刀屠戶。」〔袁眉批:妙。〕〔芥眉批:先說叔與父,出屠戶,妙。〕

  潘公道:「叔叔曾省得宰牲口的勾當麼?」

  石秀笑道:「自小吃屠家飯,如何不省得宰殺牲口。」

  潘公道:「老漢原是屠戶出身,只因年老做不得了;只有這個女婿,他又自一身入官府差遣,因此撇下這行衣飯。」

  三人酒至半酣,計算酒錢。石秀將這擔柴也都准折了。〔金夾批:柴下落,好。〕〔袁眉批:柴准酒錢,于人妙于豪爽,于文密於脫卸。〕三人取路回來。

  楊雄入得門,便叫:「大嫂,快來與這叔叔相見。」〔金夾批:這字妙,是個認義叔叔。○與武大引武二回時對看,便知其妙。〕只見布裡面應道:「大哥,你有甚叔叔?」〔金夾批:是個認義叔叔,寫得妙。〕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