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匯評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
第十五回 楊志押送金銀擔 吳用智取生辰綱(4) |
|
楊志也把樸刀插在地上,自去一邊樹下坐了歇涼。 〔金夾批:上文楊志如此趕打,至此亦便坐了歇涼,中間有老大用筆不得處,須看其逐卸來。〕 沒半碗飯時,只見遠遠地一個漢子,挑著一付擔桶,唱上岡子來;唱道: 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 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 〔金夾批:挑酒人唱歌,此為每三首矣。然第一首有每一首妙處,為其恰好唱入魯智深心坎也。第二首有第二首妙處,為其恰好唱出崔道成事蹟也。今第三首又有第三首妙處,為其恰好唱入眾軍漢耳朵也。作書者雖一歌欲輕下如此,如之何讀書者之多忽這也?○上二句盛寫大熱之苦,下二句盛寫人之不相體悉,猶言農夫當午在田,背焦汗滴,彼公子王孫深居水殿,猶令侍人展扇搖風,蓋深喻眾軍身負重擔,反受楊志空身走者打罵也。〕〔餘評:詩中句語,覺有精華。〕 那漢子口裡唱著,走上岡子來松林裡頭歇下擔桶,坐地乘涼。眾軍看見了,便問那漢子道:「你桶裡是什麼東西?」 那漢子應道:「是白酒。」 眾軍道:「挑往那裡去?」 那漢子道:「挑出村裡賣。」 眾軍道:「多少錢一桶?」 那漢子道:「五貫足錢。」 眾軍商量道:「我們又熱又渴,何不買些吃?也解暑氣。」 正在那裡湊錢,〔金夾批:如畫。〕楊志見了喝道:「你們又做甚麼?」 眾軍道:「買碗酒吃。」 楊志調過樸刀杆便打,罵道:「你們不得洒家言語,胡亂便要買酒吃,好大膽!」〔容夾批:胡說。〕 眾軍道:「沒事又來鳥亂!我們自湊錢買酒吃,幹你甚事?也來打人!」〔容夾批:是。〕 楊志道:「你這村鳥理會得甚麼!到來只顧吃嘴!全不曉得路途上的勾當艱難!多少好漢被蒙汗藥麻翻了!」 那挑酒的漢子看著楊志冷笑道:〔金夾批:寫得好。〕〔金眉批:凡上經下,皆花攢錦湊,龍飛鳳走之文,須要逐遞逐句細細看去。〕「你這客官好不曉事!〔金夾批:句。〕早是我不賣與你吃,〔金夾批:句。〕——卻說出這般沒氣力的話來!」 〔金夾批:句。○三句三折,不煩不簡,妙絕。〕〔容夾批:妙。〕 正在松樹邊鬧動爭說,〔金夾批:疾。〕只見對面松林裡那夥販棗子的客人,提著樸刀走出來問道:「你們做甚麼鬧?」〔金夾批:卻做提防光景,妙。〕 那挑酒的漢子道:「我自挑這個酒過岡子村裡賣,熱了,在此歇涼。〔金夾批:我自妙,非我自挑酒,乃我自歇涼也。要知此是十七字為句,不得讀斷。〕他眾人要問我買些吃,〔金夾批:他眾人要問我,妙。〕我又不曾賣與他,〔金夾批:我又不曾,妙。〕〔容夾批:妙。〕這個客官〔金夾批:這個客官,妙。深怪之之辭。〕道我酒裡有甚麼蒙汗藥,〔金夾批:甚麼,妙。〕你道好笑麼?〔金夾批:你道,妙。〕〔袁夾批:活現。〕說出這般話來!」 〔金夾批:這般,妙。○凡七句,句句入妙,讀之真欲入其玄中。〕〔容眉批:好圈套。〕 那七個客人說道:「呸!我只道有歹人出來。〔容夾批:妙。〕原來是如此。〔金夾批:一接一落,飄忽之極。〕說一聲也不打緊。〔金夾批:只解一句,如不相關者,下便疾入買酒,真是聲情俱有。〕〔容夾批:妙。〕我們正想酒來解渴,既是他疑心,且賣一桶與我們吃。」 〔金夾批:他們我們,妙。〕 那挑酒的道:「不賣!不賣!」〔金夾批:故作奇波。〕〔容夾批:妙。〕〔袁眉批:越假越做得真。〕 這七個客人道:「你這鳥漢子也不曉事!我們須不曾說你。〔金夾批:也不曉事妙。上文挑酒者罵楊志不曉事,故此反罵之雲也不曉事,接口成文,轉筆如戲。〕你左右將到村裡去賣,一般還你錢,便賣些與我們,打甚麼要緊?看你不道得舍施了茶湯,便又救了我們熱渴。」 〔金夾批:此二語之妙,不惟說過賣酒者,亦已罩定楊志矣。〕〔袁夾批:妙。〕 那挑酒的漢子便道:「賣一桶與你不爭,只是被他們說的不好〔金夾批:此語雖有餘恨未平,然只是帶說,看他疾入下句。〕——又沒碗瓢舀吃。」 〔金夾批:疾入此一句妙,又確是村裡去賣的酒。〕 那七人道:「你這漢子忒認真!便說了一聲,打甚麼要緊?〔金夾批:再為楊志解一句,不便疾入椰瓢,真乃刃利如風。〕我們自有椰瓢在這裡。」〔金夾批:疾。〕只見兩個客人去車子前取出兩個椰瓢來,〔金夾批:明明瓢之與酒從兩處來。〕一個捧出一大捧棗子來。七個人立在桶邊,〔金夾批:欲其見之,妙絕。〕開了桶蓋,輪替換著舀那酒吃,把棗子過口。無一時,一桶酒都吃盡了。 〔餘評:七個客人吃酒,詭計正在此處,楊志無疑矣。〕 七個客人道:「正不曾問你多少價錢?」〔金夾批:何必不問價,只為留得此句作饒酒地也。〕〔袁眉批:後問價,妙。〕 那漢道:「我一了不說價,〔金夾批:一了二字妙絕,確是向村裡主顧分說,忘其為過路客人,入神之筆也。〕五貫足錢一桶,十貫一擔。」 七個客人道:「五貫便依你五貫,只饒我們一瓢吃。」〔金夾批:只用一饒字,便忽接入第二桶,奇計亦複奇文。〕〔容夾批:妙。〕 那漢道:「饒不得!做定的價錢!」〔金夾批:做定妙。〕一個客人把錢還他,〔金夾批:一個還錢。〕一個客人便去揭開桶蓋兜了一瓢,拿上便吃。〔金夾批:一個便吃,以示無他。〕〔容夾批:妙。〕〔袁眉批:妙在便吃。〕那漢去奪時,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裡便去,那漢趕將去。只見這邊一個客人從松林裡走將出來,手裡拿一個瓢,便來桶裡舀了一瓢。〔金夾批:一個然後下藥。〕那漢看見,搶來劈手奪住,〔金夾批:妙。〕望桶裡一傾,〔金夾批:妙。〕便蓋了桶蓋,〔金夾批:妙。〕將瓢望地下一丟,〔金夾批:妙。〕口裡說道:〔金夾批:妙。〕「你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頭識臉的,也這般囉噪!」 〔金夾批:住。○一段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金眉批:此一段讀者眼中有七手八腳之勞,作者腕下有細針婉線之妙,真是不慌不忙,有庠有序之文。〕〔容眉批:機緒甚清,卻做得手忙腳亂,使人眼花,又使人心穩,奇計亦奇文。〕〔袁眉批:好圈套,如何識得破。〕 那對過眾軍漢見了,〔金夾批:疾接過,妙筆。〕心內癢起來,〔容夾批:真。〕都待要吃。數中一個看著老都管道:〔金夾批:如畫。〕「老爺爺,與我們說一聲!那賣棗子的客人買他一桶吃了,我們胡亂也買他這桶吃,潤一潤喉也好,其實熱渴了,沒奈何;這裡岡子上又沒討水吃處。老爺方便!」 〔金夾批:單說棗子客人買過一桶,不說又饒一瓢,寫眾軍是眾軍。〕 老都管見眾軍所說,自心裡也要吃得些,竟來對楊志說:「那販棗子客人已買了他一桶吃,只有這一桶,胡亂教他們買吃些避暑氣。岡子上端的沒處討水吃。」〔金夾批:亦單說棗子客人買過一桶,不說又饒一瓢,寫老兒是老兒。〕楊志尋思道:「俺在遠遠處望這廝們〔金夾批:閑處寫出楊志半日英雄精細。〕都買他的酒吃了;那桶裡當面也見吃了半瓢,想是好的。 〔金夾批:獨說那桶當面亦吃過一瓢,表出楊志英雄精細,超過眾人萬倍。〕打了他們半日,胡亂容他買碗吃罷。」 楊志道:「既然老都管說了,教這廝們買吃了,便起身。」〔金夾批:三字襯後起不來掙不動說不得九字,以為一笑。〕眾軍健聽這話,湊了五貫足錢,來買酒吃。那賣酒的漢子道:「不賣了!不賣了!〔容夾批:妙。〕這酒裡有蒙汗藥在裡頭!」 〔金夾批:故作奇波。○前七個人買時作此一波,實是無藥好酒,故成奇趣,今十五個人買時作此一波,酒中卻已有藥,故又成奇趣,蓋雖一樣波折,而有兩樣翻湧也。〕〔容夾批:妙。〕〔袁眉批:少不得有番顛播。〕 眾軍陪著笑,說道:「大哥,直得便還言語?」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