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匯評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
第五回 九紋龍翦徑赤松林 魯智深火燒瓦官寺(2) |
|
那幾個老和尚趕出來,搖著手,悄悄地指與智深,〔金夾批:畫。〕道:「這個道人便是飛天夜叉邱小乙!」 智深見指說了,便提著禪杖,〔金夾批:禪杖六。〕隨後跟去。那道人不知智深在後面跟去,只顧走入方丈後牆裡去。智深隨即跟到裡面〔金夾批:入去。〕看時,〔金夾批:七個看時。〕見綠槐樹下放著一條桌子,鋪著些盤饌,三個盞子,三雙筷子。〔金夾批:八字異樣色澤。〕當中坐著一個胖和尚,生得眉如漆刷,臉似墨裝,疙瘩的一身橫肉,胸脯下露出黑肚皮來。〔袁眉批:畫出生鐵佛。〕邊廂坐著一個年幼婦人。那道人把竹籃放下來,也坐地。 智深走到面前,那和尚吃了一驚,〔金夾批:寫突如其來,只用二筆,兩邊聲勢都有。〕跳起身來便道:「請師兄坐,同吃一盞。」 智深提著禪杖道:〔金夾批:禪杖七。〕「你這個如何把寺來廢了!」 那和尚便道:「師兄,請坐。聽小僧……」〔金夾批:其語未畢。〕智深睜著眼道:「你說!你說!」〔金夾批:四字氣岔如見。〕〔袁夾批:寫狀寫聲,是活智深。〕「……說。。在先敝寺〔金夾批:說字與上聽小僧,本是接著成句,智深自氣忿忿在一邊,夾著你說你說耳。章法奇絕,從古未有。〕十分好個去處,田莊又廣,僧眾極多,只被廊下那幾個老和尚吃酒撒潑,將錢養女,〔金夾批:三個盞子,一個婦人,偏偏說出此八字來,而魯達亦覆信之,所以為魯達也。〕長老禁約他們不得,又把長老排告了出去;因此把寺來都廢了,僧眾盡皆走散,田土已都賣了。小僧卻和這個道人新來住持此間,〔金夾批:新來住持四字妙。前雲在先敝寺,後雲在先檀越,此卻雲新來住持,明是情慌無本之辭也。〕正欲要整理山門,修蓋殿宇。」〔袁眉批:胖和尚亦有急智,會得說作的,決是敗壞佛門的。〕〔餘評:和尚答智深之言,若非老和尚千明,則被賊禿漫過了。〕智深道:「這婦人是誰?卻在這裡吃酒!」〔金夾批:佛。只問兩句,使前八字齊倒。〕那和尚道:「師兄容稟:這個娘子,他是前村王有金的女兒。〔金夾批:王有金,奇名。〕在先他的父親是本寺檀越,如今消乏了家私,近日好生狼狽,家間人口都沒了,丈夫又患了病,因來敝寺借米。小僧看施主檀越之面,取酒相待,別無他意。師兄休聽那幾個老畜生說!」〔容眉批:說得沒理,亦沒趣。〕智深聽了他這篇話,又見他如此小心,〔金夾批:此句要。〕便道:「叵耐幾個老僧戲弄洒家!」 提了禪杖,〔金夾批:禪杖八。〕再回香積廚來。〔金夾批:出來。〕這幾個老僧方才吃些粥。正在那裡……〔金夾批:正在那裡下,還有如何若何許多光景,卻被魯達忿忿出來,都嚇住了。用筆至此,豈但文中有畫,竟謂此四字虛歇處,突然有魯達跳出可也。〕〔袁夾批:又找方才意,句情急縮,似有人突出。〕看見智深忿忿的出來,指著老和尚,道:「原來是你這幾個壞了常住,猶自在俺面前說謊!」〔容眉批:魯和尚好不明白。〕 老和尚們一齊都道:「師兄休聽他說,見今養一個婦女在那裡。〔金夾批:只須一句破的。〕〔容夾批:真。〕著他恰才見你有戒刀、禪杖,他無器械,不敢與你相爭。你若不信時,再去走一遭,看他和你怎地。師兄,你自尋思:他們吃酒吃肉,我們粥也沒的吃,〔金夾批:已足。〕〔容夾批:是。〕恰才還只怕師兄吃了。」〔金夾批:又補此一句,妙。〕 智深道:「說得也是。」〔容夾批:方才明白。〕〔袁眉批:可見是非難斷,真性人聽言,更須虛心平氣,不可一往。〕倒提了禪杖,〔金夾批:禪杖九。〕再往方丈後來,〔金夾批:又進去。〕見那角門卻早關了。智深大怒,只一腳開了,搶入裡面看時,〔金夾批:八個看時。〕只見那生鐵佛崔道成仗著一條樸刀,從裡面趕到槐樹下來搶智深。智深見了,大吼一聲,輪起手中禪杖,〔金夾批:禪杖十。〕來鬥崔道成。兩個鬥了十四五合,那崔道成鬥智深不過,只有架隔遮攔,掣仗躲閃,抵當不住,卻待要走。這邱道人見他當不住,卻從背後拿了條樸刀,大踏步搠將來。智深正鬥間,忽聽得背後腳步響,〔金夾批:急殺。○奇文。〕卻又不敢回頭看他,〔金夾批:急殺。○奇文。〕不時見一個人影來,知道有暗算的人,〔金夾批:寫得毛寒骨抖,真是急殺。○真正奇文。〕叫一聲:「著!」 那崔道成心慌,只道著他禪杖,托地跳出圈子外去。〔金夾批:寫魯達應變之才,如火如錦。〕〔容眉批:畫。〕智深恰才回身,正好三個摘腳兒廝見。〔金夾批:急殺。○奇文。〕〔袁眉批:腳步斯見,亦不草草。〕崔道成和邱道人兩個又並了十合之上。智深一來肚裡無食,〔金夾批:此回主意。〕二來走了許多程途,三者當不得他兩個生力;〔金夾批:此句便伏史進。○此三句與後得過且了史進,吃得飽了一段,遙對作章法。〕〔餘評:智深敵雀丘二人不過,乃肚饑力倦,非囗不敵。〕只得賣個破綻,拖了禪杖便走。〔金夾批:禪杖十一。○寫禪杖,不必寫到定是贏,卻早已十分出色,是耐庵方有此筆。〕兩個撚著樸刀直殺出山門來。〔金夾批:又出來。〕智深又鬥了幾合,掣了禪杖〔金夾批:禪杖十二。〕便走。〔金夾批:凡寫兩句便走,筆力掘搊之極。○亦有此日,此後怎了?〕兩個趕到石橋下,坐在欄幹上,再不來趕。 〔金夾批:索性趕過橋來,圖個死並,便完事矣,卻不過來,偏坐在橋上便住,行文奇絕,讀者遭閃不小。〕 智深走得遠了,喘息方定,尋思道:「洒家的包裹放在監齋使者面前,只顧走來,不曾拿得,路上又沒一分盤纏,又是饑餓,如何是好?……」〔金夾批:如此說,定應轉達去。〕待要回去,又敵他不過。──「他兩個並我一個,枉送了性命。」〔金夾批:如此說,定不應轉去也。〕信步望前面去,行一步,懶一步。走了幾裡,見前面一個大林,都是赤松樹。 〔金夾批:此一段另是一樣筆法。一路只管丟開去,竟似無後半截文者,令人心驚氣絕。〕 魯智深看了,道:「好座猛惡林子!」 觀看之間,只見樹影裡一個人探頭探腦,望了一望,吐了一口唾,閃入去了。〔金夾批:前文正未得完,反於此處別生出一個由頭來,令人心驚氣絕。〕智深道:「俺猜這個撮鳥是個翦徑的強人,正在此間等買賣,見洒家是個和尚,他道不利市,吐了一口唾,閃入去了。〔袁夾批:隨語作解,不作說書人口氣。〕那廝卻不是鳥晦氣!撞了洒家,洒家又一肚皮鳥氣,正沒處發落,〔袁眉批:有此一番憤怒,所以卒急認不得史大郎。〕且剝這廝衣裳當酒吃!」〔金夾批:筆力左攀右掣,真是絕世奇事。〕提了禪杖,〔金夾批:禪杖十三。〕逕搶到松林邊,喝一聲「兀!那林子裡的撮鳥!快出來!」 那漢子在林子聽得,大笑道:「我晦氣,他倒來惹我!」〔金夾批:絕世奇文。〕就從林子裡,拿著樸刀,背翻身跳出來,〔金夾批:背翻身三字妙,言非劈面相迎也。〕〔袁眉批:只背翻三字,寫人活,寫事無病。〕喝一聲:「禿驢!你自當死!不是我來尋你!」 智深道:「教你認得洒家!」〔金夾批:認得二字,七玲八瓏,前與李忠戰時,亦用此法作照耀也。〕輪起禪杖,〔金夾批:禪杖十四。〕搶那漢。那漢撚著樸刀來鬥和尚,恰待向前,〔金夾批:每用此一筆作勢。〕肚裡尋思道:「這和尚聲音好熟。」〔金夾批:見是史進心醉之人。○此一段與前李忠文同,是極大章法。〕〔袁眉批:吞炭為啞,惟友識之,削髮為僧,亦惟友識之。頻提聲音好熟,妙妙。〕便道:「兀,那和尚,你的聲音好熟。你姓甚?」〔金夾批:少名誰二字者,那漢正問到此,卻被智深性發,搶出下句來,遂不得畢其辭,故止問得姓甚二字也。看他又鬥十四五合後,畢竟又完全問一句姓甚名誰,以表前文之奇妙,真正如花似錦。〕智深道:「俺且和你鬥三百合卻說姓名!」 〔金夾批:是著惱後語。〕〔袁夾批:有此一語,頓挫有興,又將憤怒振前禿索之氣極妙生髮。〕 那漢大怒,仗手中樸刀,來迎禪杖。兩個鬥到十數合後,那漢暗暗喝采道:「好個莽和尚!」〔金夾批:十四五合也,卻分十合在前,四五合在後,中間用一頓,筆法妙絕。〕又鬥了四五合,那漢叫道:「少歇,我有話說。」〔金夾批:寫史進眼中出群。〕兩個都跳出圈子外來。那漢便問道:「你端的姓甚名誰?〔袁眉批:前問姓甚即時住,智深急鬥,語不能畢,今複出全句,始知前文之妙。〕聲音好熟。」〔金夾批:與前姓甚二字,映耀出妙筆來。○前聲音在姓名前,此聲音在姓名後,此書雖極不經意處,必換轉文法,不肯苟且如此。讀者細細求之,自今不更說也。〕智深說姓名畢,那漢撇了樸刀,翻身便翦拂,〔金夾批:與前李忠一樣章法。〕說道:「認得史進麼?」 〔金夾批:讀此一句,分外眼明。○山門外石橋邊事,令讀者憂得好苦,忽讀此句,將軍從天而降也。〕 智深笑道:「原來是史大郎!」 兩個再翦拂了,〔金夾批:前是一個獨拜,今是兩個同拜,何等手法。〕同到林子裡坐定。智深問道:「史大郎,自渭州別後,你一向在何處?」〔金夾批:先問。○好漢口中,出此苦語,然而千古苦語,定出好漢口中也。〕史進答道:「自那日酒樓前與哥哥分手,次日,聽得哥哥打死了鄭屠,逃走去了,有緝捕的訪知史進和哥哥齎發那唱的金老,〔金夾批:亦補前文所無,正與李忠符同。〕〔袁眉批:又與李忠說話照應一番。〕因此,小弟亦便離了渭州,尋師父王進。直到延州,又尋不著。〔金夾批:八字藏過幾回好書。○此八字結煞王進,永遠已畢。○回向天下萬世,自此八字已後,王進二字更不見於此書也。〕〔金眉批:王進到底不見。〕回到北京住了幾時,盤纏使盡,以此來在這裡尋些盤纏。〔金夾批:名曰尋盤纏。〕不想得遇哥哥。緣何做了和尚?」〔金夾批:次問。○李中性無問次敘,此先敘次問,俱用換轉法。〕智深把前面過的話從頭說了一遍。〔金夾批:省。〕 史進道:「哥哥既肚饑,小弟有幹肉燒餅在此。」便取出來教智深吃。〔金夾批:並不以五召為意,所以為史進也。〕 史進又道:「哥哥有既包裹在寺內,我和你討去。若還不肯時,何不結果了那廝?」 智深道:「是!」 當下和史進吃得飽了,〔金夾批:一回主意。○肚中饑時雖以魯達之勇,亦不能鬥,此豈作者寓言邊事耶?〕各拿了器械,再回瓦官寺來。〔金夾批:筆之既去如龍入海,筆之複來如虎下山。如龍入海,非網纜之可牽;如虎下山,非藩籬之可隔。讀之真是駭絕常情,拓開文膽。〕到寺前,看見那崔道成,邱小乙,二個兀自在橋上坐地。 〔金夾批:若不還在橋上,則回到寺去,必然先殺那幾個老和尚矣。一者不武,二者于正傳無謂,故只用一句兀自坐地,便省卻一段閑文字,非是虛寫二人吃力光景也。〕 智深大喝一聲道:「你這廝們,來!來!今番和你鬥個你死我活!」 那和尚笑道:「你是我手裡敗將,如何再敢廝並!」 智深大怒,輪起鐵禪杖,〔金夾批:禪杖十五。〕奔過橋來;鐵佛生嗔,仗著樸刀,殺下橋去。智深一者得了史進,肚裡膽壯;二乃吃得飽了,那精神氣力越使得出來。〔金夾批:與前一者肚中無食,二者走路方乏,三者兩個生力句遙對,看他章法。〕兩個鬥到八九合,崔道成漸漸力怯,只辦得走路。那飛天夜叉邱道人見了和尚輸了,便仗著樸刀來協助。這邊史進見了,便從樹林裡跳將出來,大喝一聲:「都不要走!」 掀起笠兒,〔金夾批:此句不是寫史進一時性發,蓋為前文林子中鬥至十四五合,其在史進,固為魯達出家,不好廝認;若在魯達,則即使氣忿性急,亦何至不認史大郎耶?讀者頗有此難。殊不知作者胸中自隱然有個氈笠蓋著大郎,而于前文中,偏故意不說出。直到此處,方輕輕放得一句掀起笠子,彼真不顧世眼也。〕挺著樸刀,來戰邱小乙。──四個人兩對廝殺。智深與崔道成正鬥到深澗裡,智深得便處,喝一聲「著」,只一禪杖,〔金夾批:禪杖十六。○至此方寫得禪杖飽滿快活。〕把生鐵佛打下橋去。那道人見倒了和尚,無心戀戰,賣個破綻便走。史進喝道:「那裡去!」 趕上,望後心一樸刀,撲地一聲響,道人倒在一邊。史進踏入去,掉轉樸刀,望下面只顧胳肢胳察的搠。〔餘評:二人倂力刺死丘乙、崔成,亦天理也。〕智深趕下橋去,把崔道成背後一禪杖。〔金夾批:禪杖十七。○更飽滿,更快活。〕可憐兩個強徒,化作南柯一夢。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