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殘水滸 | 上頁 下頁 |
四三 |
|
到玉露禪院,天尚未明。官兵中有位書記,識出印文,道:「這是『替天行道』四字,梁山上賊頭的暗記。前回我們在禪院捉強盜時,也曾搜得好幾方,和這個是一樣。」 千總聽了,不敢怠慢,〔哪敢怠慢。〕忙點起三十名兵丁,兵器之外,都帶有軟繩套索、鉤連槍、留客住,直奔村裡來。到得村時,天光恰恰轉亮。 可憐戴宗、時遷兩人,才只披起衣來。戴宗探口袋,裡面東西沒有了,不免有些疑慮,告知時遷:「物件失得奇怪,我們快些打包裹走罷。」 兩人手忙腳亂,紮起包裹。才背了走出廟門,官軍已到,戴、時二人仗著神行符法,飛步跑去。官軍緊緊後追,不下五六里,戴宗回頭一看,官兵已漸漸趕近,心下暗暗叫苦,〔心中暗暗叫苦,這時魂不附體矣。〕只見那軟繩套索、鉤連槍、留客住麻林般上來。兩人急拔防身短劍,且戰且逃。無奈兵器太短,挑撥不開,三十多人伺候他兩位,還有甚不周到處,消得幾分鐘後,都橫拖倒拽過來,麻繩捆得結結實實,就村中喚輛小土牛車子,連人和先前的包裹都裝上去。保正也呈出金葉,官兵在保正家中,吃茶歇息。帶兵的千總人頗明白,獎勵保正幾句,簇擁著解到禪院。添撥人馬,押兩人到曹州去了。 此時梁山上宋江病得昏昏沉沉,吳用一個人苦心維持著,幸喜糧草充足,官軍未來,暫時不至於發生問題。戴、時二人一去杳無消息,索性置之不理。〔索性置之不理,有無可奈何之意。〕這日,忽得皇甫端密信,〔皇甫端未死於關勝刀下,誠屬幸事。〕說大金黏沒喝王子,因朝廷受平州張谷投降,勃然大怒,準備進兵南來。勸宋江、吳用索性棄了山泊,去投那邊,定得重用。吳用覆信:「等宋江病好再說。」 從此皇甫端也不再通消息。原來自從欒廷玉任曹、鄆沿河巡檢使後,梁山上紛紛傳說:「種經略兵來時,便委他做嚮導,好剿滅梁山。」 山上就有許多人怒髮衝冠,要決一死戰。為首的是李應,〔撇清皇甫端,專提李應等的活動,文章的局勢為之一變,並為之一振。〕以下石秀、楊雄等四十多好漢,暗中也結成團體,反對招安。吳用恰探得軍官團和種經略處已經通了聲氣,樂得借此抵制,便暗暗替他們主持籌劃。因為有此靠背,所以不肯輕棄基業,去投北方。從此梁山上暗中兩系,都極力進行,相持得十分急迫。 不料戴、時兩位下山兩個多月之後,忽然時大哥獨自一個,清晨來到忠義堂上。堂上眾人正會議未散,時遷手持一大卷紙片,吳用不及問訊,他早將紙片攤開來,從盧俊義起,每人一張,人人面前,都散遍了。〔正慮時大哥不知去向,忽到忠義堂上散傳單,奇突之至。〕 大眾一時茫然,接過看時,原來是種經略《諭降檄文》,大略說:「果能悔罪,一律不咎既往;願歸田者,准予歸田,願投效者,准予委用。勿得徘徊觀望,以致攻討之下,玉石俱焚」等語。眾人看著,盡有許多交頭接耳。吳用審察情形,估量時遷已經投效官軍,劈口便問:「你在種經略部下當甚軍職?」 時遷道:「現在領迪功郎,還是白衣。」 吳用便不再問。〔便不再問者,以位卑不足道。〕時遷把經過情形說了一遍。 原來〔原來二字一轉,有正是山窮水盡處,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概。〕戴、時兩人當日拿到曹州,恰恰老種經略已到,欒廷玉出城迎接,不曾回來,兩人囚在軍牢。過一日欒廷玉方到,提二人訊問。時遷是早經認識的,審實那一個是戴宗,便不多問,逕押二人到經略轅門稟見。經略聞知被擒的有戴宗在內,便先提戴宗審問。戴宗此時也只道去死不遠,豈知經略顏色十分和藹。偷眼看時,旁邊侍立諸將,林沖、魯達等好幾個人都在其內,心下略寬。便把經略所問的事,從實供出。 問答了許多話,忽然經略問道:「你這神行的法子,是真會,是假會?」 戴宗道:「會是真會,不敢假稱。」〔問的細密,答的有理。〕 經略道:「如此,何以前日偏被他們追捉。」 戴宗道:「這是小人該死,本來神行法,是忌渾的,小人一時忘卻,所帶乾糧,是牛肉粉和米粉,所以符法不靈。」 經略問:「明早到教場試驗,你敢試否?」 戴宗道:「小人今夜吃素,明早可試得。」 經略點頭。又問時遷山泊上事,時遷因山泊上許多秘密,有眾人不曉得的,經略都理會得,便不敢隱瞞,從實說明。經略道:「到也罷。久聞你是走報機密的頭領,便想到你所知道的,必多似別人,果然不差。」 吩咐鬆綁,〔吩咐鬆綁,有意想不到之樂。〕便有手下人將二人帶到旁邊一間耳房內,特地給戴宗一頓素齋,又洗了澡換了衣服,安穩地睡到次日天明。 頭一個推門進來的是林沖,接上史進、魯達、武松連焦挺等好幾個人都來廝會,各人已是按品級穿上軍服。談話之間,戴宗方知經略久經注意到他,此時只要稍有勞績,便當重重提拔。眾人又將經略如何公平嚴正,從頭告知。戴宗聽了,不好說什麼。時遷道:「你們幾位哥哥都是好武藝的人,戴院長又會神行法,自然都不怕沒有效勞之處。似我這等低微的本事,在經略麾下,不見得有用處?」〔倒底賊人膽小心虛。〕 林沖道:「經略的用人,因材而使,你只要到他面前,他多少總看出你的用處來,你且莫慌!」 說著,已聽見鼓角之聲,大家道:「經略到校場了。」 引領著二人,走到校場。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