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殘水滸 | 上頁 下頁 |
三九 |
|
這一日,早上起來,和吳用見面,彼此都說一個夢。吳用是夢樂和死了,宋江是夢朱武等被殺在山澗裡。〔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想見宋、吳苦心焦慮之甚。〕彼此猜詳之下,忽然到京裡去伏侍樂和的嘍囉來到山泊,報告:「樂和是死了。」 兩人大驚,忙問詳情。那人道:「樂頭領在相府裡住,小人獨自一個住在客店裡。隔三五日,看見樂頭領出來一次,知道太師相待極好,府裡上下人等,都肯照顧。在相府裡住下一月,居然連面皮也白胖許多。〔心廣體胖,想見百合花之得意態度。〕十幾天前,太師府裡宴客,所有大位官員通行在座,叫樂頭領當筵吹笛,眾人歎賞不絕。太師得意之下,吩咐替樂頭領添一座位在旁,親手將金杯斟滿一杯,遞給樂頭領吃了。這一日,賓主盡歡而散。到了半夜,樂頭領忽然肚痛起來。太師府中規矩嚴緊,半夜裡哪能夠去請醫生,捱到天明,便嚥了氣。太師府裡又不許停擱死屍,隨即從花園裡牆洞中拖出來,當時棺殮,抬出郊外便葬。〔從蔡九寫信到樂和暴卒,中間有許多話刪節未敘,此處耐人細想。若縷縷寫來轉覺無意味矣。〕至於所有留下物件行李,在相府中都付火化。小人是第二日才曉得,到相府打聽如此。」 吳用不等說完,跌足道:「罷了,罷了!大事壞了!說甚麼蔡太師蔡丞相,只一個害人的老奸罷了。」 宋江還要問朱武、李雲等等到京的消息,吳用搖手道:「不必問,不必問!自然是到了,不過他不知。」 那嘍囉果然稱不知道。宋江道:「怎見得是到了?」 吳用道:「金珠不到手,他好謀害人麼?據我看來,豈但樂和,連他們七位性命都已難保,〔吳用以為蔡京因金珠到手而殺人,不知京正因金珠未到手而殺人,然而朱武等畢命,卻已料到,畢竟吳用之謀慮過人一等也。〕但中間還不知有無別的情節耳。」 〔吳用只猜透七分,卻猜不到欒廷玉。〕 吳用說著,只見宋江忽地「呵呀」一聲,鮮血直噴,往後便倒。〔扈三娘一氣,程小姐一氣,關勝一氣,到此凡四氣矣,雖然倒下,畢竟耐得住。〕吳用急忙和嘍囉一邊一個,左右架住,一面叫伺候的人,將宋江抬到後邊牀上睡下。〔與宋太公暈倒遙遙相應。〕一面趕緊請安道全。宋太公、宋清聞信都趕到榻前看護。 吳用便抽身帶了嘍囉到忠義堂上,從盧俊義起,到各頭領,都招來議事,〔吳用漸露代宋江之意。〕把樂和的事,先說大略。來的嘍囉,又細說一遍。又將宋江的病重,告訴大家,道:「照此看來,樂和兄弟,死得很是蹊蹺。先前公明哥哥不放心,叫朱武、李雲、朱富、童威、童猛、王定六、郁保四七位兄弟下山打聽,到今也無消息。外間沸沸揚揚,傳說種師道大隊人馬從河北南下,想來朝局已變。我們梁山受兵,只在早晚。朝廷恩旨,是決乎望不到的了。公明哥哥又病到如此。這是一個緊急關頭,小可恐遲誤事機,所以擅自作主,請諸位商酌。」 只見忠義堂上你望我,我望你,一言不發,有幾位只是吱吱喳喳地交頭接耳商量著。〔彼此觀望,竊竊私語,此中包含許多曲折,善讀小說者當從此處理會得。〕 吳用催道:「諸位兄弟,今日須是定個主意,不要等大事臨頭,措手不及才好。」 眾人仍不答話。 過一刻,忽然東邊最後一排挺出一位頭領來,正是沒面目焦挺,搶出人前,問吳用道:「軍師!我們山上也還有十來萬人馬,我們何不就此殺上汴梁城去?替大宋皇帝把那老奸蔡京殺了,卻不是天下太平?」 〔為國除賊,快人快語,正不可目焦挺為唐突也。〕 吳用凝神將他一望,禁不住好笑,〔凝神將他一望,禁不住好笑,吳用神態活現在紙上。〕道:「殺上汴梁城?兄弟,你經過幾回事,見得天子京城,這般容易搶法?」 眾人不覺跟著齊笑起來。〔沒面目總是沒面目。〕那焦挺忍不住怪眼圓睜,叫道:「既不能這樣做,何不就爽爽撇撇逕投官軍。〔這話雖粗糙,卻很厲害。〕蔡丞相那邊縱然不行,種經略那邊有林沖哥哥在彼,我們就順便請他引進,順便在河北那邊割幾個韃子的頭顱,也顯見我們的身手。」〔比段景住的人格高明得多了。〕 此時眾人卻都笑了。吳用也正言厲色向焦挺道:「既如此說法,你可能就向種經略軍前……」 焦挺說:「有甚不能?我們能上梁山投公明哥哥,便能下山投種經略,卻不都是一樣?」 吳用道:「既如此,你去種經略面前,大眾招安的事,便都托在你身上,你擔任得下麼?」 焦挺道:「這個我不會得。我只曉得大家原是一個一個來,今日還是一個一個去,不是甚好!人人都有手有腳,難道不會得自己行動,定要結大幫去擔個招安的名目嗎?」〔焦挺寥寥數語足為武人倒戈的口頭禪。〕 吳用冷笑道:「不錯,不錯!兄弟,你就照此做,也好給榜樣大家看。」 焦挺欣然起身便走。才到階下,忽然回頭望望大家,自己說道:「兄弟們都不去,我一人生辣辣的。」 〔老實得如此,居然也能窘吳用,真勝偽故也。〕 眾人又是好笑。忽地跳出一個人來,正是魯達,叫道:「好,好!你要去,灑家陪你去,灑家認得種經略。」 魯達拱拱手,大踏步下階來;背後武松、施恩連步走下,四人飄然自去。〔四人飄然遠去,明是拆臺主義,梁山大局大去矣。〕弄得吳用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忠義堂一場會議,無結果而散。只神行太保戴宗自告奮勇,下山去尋覓朱武等一干人蹤跡。吳用叫時遷同去,〔還有時遷支配得動。〕道:「先在汴梁京城仔細打聽一番,倘不得消息,便回到曹、鄆一帶探看。只怕欒廷玉那廝作怪,也未可知。」 〔果然不出所料。〕 二人領命而去。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