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殘水滸 | 上頁 下頁
三五


  蔡縧道:「哥哥如此相信他,能保住狼子不野心嗎?」

  蔡攸道:「你不聽見父親說麼?他特地自己投到,正是俠義之士,〔一則曰狼子野心,一則曰義俠之士可靠,可見彼此爭持已各走極端矣。〕如何難保?」

  蔡縧道:「就算保得樂和,能保得宋江嗎?」

  蔡攸平時本來和蔡縧不睦,閒常嗔著父親偏護。此刻見兄弟層層駁詰,格外生氣,不顧父親在上,厲聲道:「我保得!我以全家百口保他。」

  蔡縧回顧蔡京道:「大哥休以百口保宋江,父親和孩兒都在百口之內,孩兒好怕啊!」

  梁世傑怕丈人下不去,解勸道:「事要做穩些,倒也不錯,內兄不須平空爭論,還是叫樂和來問一問罷?」

  蔡京吩咐傳樂和來。

  樂和見眾人,總是叩頭認罪。說到兗州的事情,道:「原先不知是九公子治下,後來甫經曉得,宋江隨即退出,不敢逗留。」

  梁世傑問起劫生辰綱的事,樂和一發碰頭道:「這是當日晁蓋為首做的。現在梁山泊首領乃是宋江,晁蓋死去已久。〔生辰綱遇劫,梁世傑當然傷心,歸罪晁蓋,都是死人倒霉,未見不顧心之所安矣。〕至於劫去的物件,只要奉到太師恩命,他們敢不加倍認罰!」

  蔡京見蔡攸一力擔承,曉得在皇帝面前說話非他不可,不好拗違。當下吩咐樂和通信到梁山,問清宋江意思再說。〔仍是捨不得金珠耳,宰相如此,可笑可憐。〕樂和得了蔡京的命令,自然趕著寫信到梁山。宋江自是歡喜,不免因段景住的事,有點戒心,和吳用商量,設法疏通大家一下子。吳用道:「這是名正言順的事,要疏通做甚,〔你都自命不凡,要疏通做甚。〕只消在忠義堂將來信朗朗宣佈便是。至於蔡京那方面的需索,好在樂和照我的計策,另紙寫來。這一張暫不宣佈,省得他們又說我私行賄賂。」

  當下商量妥當,便將盧俊義請來,把信看過,就請他在忠義堂上宣佈。盧俊義一口答應,卻問吳用道:「軍師,樂和不是說到外家去看病麼?怎地倒是在京裡串起戲來?雖然蔡京是被義氣感動,但這件事和段景住北邊的話頭,前後不過幾天,真成騎兩頭馬似的。軍師也要預備一番話才好!」

  〔似乎幫助,實是挑眼,員外也漸漸露出點鋒芒來。〕

  吳用沉吟道:「這都是公明哥哥的苦心,〔招出來了。〕總該被大家原諒的。」

  〔帶病串戲,可謂滑稽之至矣。附金而又歸宋,是騎雙頭馬也,咄咄怪事。〕

  盧俊義無語,隨鳴鐘擊鼓,在忠義堂上會集眾多豪傑,〔彼自以為堂皇正大也。〕盧俊義當場念完了信,吳用起身道:「蔡太師當朝首相,他既有此好意,定然朝廷恩旨,不日就要下來。大家弟兄們看如何?小弟料想都承認的。」

  堂上許多頭領,果然不約而同的齊聲承認。只劉唐一個高叫:「公明哥哥,且慢!」

  宋江問道:「慢什麼?」

  劉唐道:「我們當初起事,為劫生辰綱,便是對蔡京那廝的。你哥哥不在內,彼此不妨,如何叫我們好投降蔡京?〔吳用、劉唐都是參加劫生辰綱者,劉唐便說不可投降蔡京,人品自在吳用之上。〕宋江道:「劉兄弟不要著急,我們不是投降蔡京,是替朝廷效力。蔡京不過是在皇帝面前,替我們傳達的人,決不得叫我們受委屈,儘管放心。」

  劉唐還要想說話,眾頭領拖他坐下。吳用又道:「這是我們自己刷新的機會,且不管朝廷是什麼人,我們但過了這一關,便不被人家看成綠林豪傑,可以放手做事。但是小可心想有兩點,請大家預先留意:〔第一點、第二點大有漢高約法三章之意,其自命不凡之概可知。〕第一點,朝廷既是招安,便不見得許我們仍舊住在水泊裡邊,必定要調出去,用國家軍制來改編。那時我們弟兄,固然個個是朝廷的人;可是官職的大小,和部隊的分劃,都要聽從朝廷作主。各人地位,不見得都照山泊上舊職分,所有小小不如意之處,大家須忍耐著,不要任意放言,引出嫌疑。〔此言為國家為大眾,都是不錯,豈知是封住大家,不要出頭,好由他擺佈。〕第二點,我們既受招安,就不得不遵國家法度。過去的恩怨,固然休提;就是眼前有點難過,大家要想著自己前程,不要計較。現在正當用兵之際,燕山未下,金人舉動,也很難測。倘諾調我們去打前敵,不管那氣候的荒寒,胡騎的勁悍,都要努力向前,不可推諉,不受調度。這是小可替大家奉獻點意思,還望大家採納。」

  眾人稱是。〔這是吳用占宋江面子第一次。〕

  忠義堂散後,宋江同吳用回到機要室裡,叫蔣敬來商議,盤算倉裡的糧草,還有多少;庫裡的銀錢,還有多少;預備整治二十萬金珠,十萬作為賠償生辰綱,五萬作為進奉;再有五萬,供各方面的敷衍。蔣敬道:「山寨上所有,足夠供給全部人馬九個月糧餉。金珠高俅有一筆款,盡可抵用。」

  蔣敬退出,吳用教請戴宗來到,商量將金珠先行送到京城。戴宗道:「我這神行法,只能夠同一兩人,不能多人。二十萬金珠太重了,怕帶不去。」

  吳用想一想道:「既如此,煩院長先帶一封信,和忠義堂上眾人履歷冊,另外節略一份,〔此中說些什麼?〕送交樂和。再叫他設法,請一張護照來,免得金珠在路上,被關隘盤查。」

  〔護照要緊,我恐怕沒有多大的效力。〕

  戴宗領命即日下山,吳用又叮囑切莫洩漏。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