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詩詞歌賦 > 宋詞三百首箋注 | 上頁 下頁 |
揚州慢 |
|
〔姜夔〕 淳熙丙申①至日,余過維揚。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入其城則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余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②以為有黍離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③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④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⑤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⑥詞工,青樓⑦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⑧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評箋】 陳廷焯云:「猶厭言兵」四字,包括無限傷亂語,他人累千百言,亦無此韻味。(《白雨齋詞話》) 姜虯綠云:考千岩老人曾參議湖北,公客武陵,殆客蕭邸耶?傳謂蕭以兄子妻公,雖未定何年,大約丙申後、丙午前十年間事也。(《白石道人詩詞年譜》) 阮閱云:蜀岡者,維揚之地也。蜀岡之南,有竹西亭,修竹疏翠,後即禪智寺也。取杜牧之:「斜陽竹西路,歌吹是揚州。」自蜀岡以南,景氣頓異,北風至此遂絕。(《詩話總龜》) 先著云:「無奈苕溪月,又喚我扁舟東下。」是「喚」字著力。「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是「蕩」字著力。所謂一字得力,通首光采,非煉字不能,然煉亦未易到。(《詞潔》) 許昂霄云:「豆蔻梢頭二月初」及「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皆杜牧句。(《詞綜偶評》) 鄭文焯云:紹興三十年,完顏亮南寇,江淮軍敗,中外震駭;亮尋為其臣下殺於瓜州。此詞作於淳熙三年,寇平已十有六年,而景物蕭條,依然有廢池喬木之感,此與《淒涼犯》當同屬江淮亂後之作。(鄭校《白石道人歌曲》) 【注解】 ① 丙申:宋孝宗淳熙三年。 ② 千岩老人:蕭德藻,字東夫,閩清人,紹興三十一年進士。 ③ 竹西:亭名,在揚州城北五里。 ④ 胡馬:紹興三十年,完顏亮南寇,江淮軍敗,中外震駭。亮不久為臣下弑於瓜州。 ⑤ 杜郎:杜牧。 ⑥ 豆蔻:見秦觀《滿庭芳》注。 ⑦ 青樓:妓院也。杜牧詩:「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⑧ 二十四橋:在江蘇省江都縣城西門外。杜牧詩:「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揚州畫舫錄》:「二十四橋,一名紅藥橋,即吳家磚橋,古有二十四美人吹簫于此,故名。」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