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詩詞歌賦 > 宋詞三百首箋注 | 上頁 下頁
曲玉管

〔柳永〕

  ▌柳永

  永,字耆卿,初名三變,字景莊,崇安人。景祐元年進士,為屯田員外郎。以樂章擅名,有《樂章集》一卷,見《六十家詞》刊本;又三卷,續添曲子一卷,見《彊村叢書》刊本。

  《藝苑雌黃》云:柳三變喜作小詞,薄於操行,當時有薦其才者,上曰:「得非填詞柳三變乎?」曰:「然」。上曰:「且去填詞。」由是不得志,日與儇子縱遊倡館酒樓間,無複檢率。自稱云:「奉聖旨填詞柳三變。」(《苕溪漁隱叢話》引)

  曾敏行云:柳耆卿風流俊邁,聞于一時。既死,葬于棗陽縣花山,遠近之人,每遇清明日,多載酒肴飲於耆卿墓側,謂之「吊柳會」。(《獨醒雜誌》)

  祝穆云:范蜀公嘗曰:「仁宗四十二年太平,鎮在翰苑十餘載,不能出一語詠歌,乃於耆卿詞見之。」仁宗嘗曰:「此人任從風前月下淺斟低唱,豈可令仕宦!」遂流落不偶,卒於襄陽。死之日,家無餘財,群妓合金葬之于南門外。每春日上塚,謂之「吊柳七」。(《方輿勝覽》)

  葉夢得云:永初為上元辭,會「樂府兩籍神仙,梨園四部弦管」之句傳禁中,多稱之,後因秋晚張樂,有使作《醉蓬萊》詞以獻,語不稱旨。後改名三變,終屯田員外郎,死旅,殯潤州僧寺,王和甫為守時,求其後不得,乃為出錢葬之。(《避暑錄話》)

  張宗云:《漁洋山人精華錄》:「殘月曉風仙掌路,何人為吊柳屯田。」今儀真西地名仙人掌,與《獨醒雜誌》、《方輿勝覽》所載柳葬處不合,俟更考之。(《詞林紀事》)

  吳曾云:仁宗留意儒雅,務本向道,深斥浮豔虛華之文。初,進士柳三變好為淫冶謳歌之曲,傳播四方,嘗有《鶴沖天》詞云:「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及臨軒放榜,特落之,曰:「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景祐元年方及第。後改名永,方得磨勘轉官。(《能改齋漫錄》)

  黃昇云:永為屯田員外郎,會太史奏老人星見,時秋霽,宴禁中,仁宗命左右詞臣為樂章,內侍屬柳應制,柳方冀進用,作此詞奏呈。上見首有「漸」字,色若不懌。讀至「宸遊鳳輦何處」,乃與禦制《真宗挽詞》暗合,上慘然。又讀至「太液波翻」,曰:「何不言太液波澄?」投之於地,自此不復擢用。又云:耆卿長於纖豔之詞,然多近俚俗。(《花庵詞選》)

  歐陽凱云:錦為耆卿之腸,花為耆卿之骨,名章雋語,笙簧間發。王元澤追慕其才,亦有「賴有樂章傳樂府,落落驪珠照古今」之句。劉屏山有歌云:「屯田詞,考功詩,白水之白鐘此奇。鉤章棘句淩萬象,逸興高情俱一時。」屯田指三變,考功指翁挺也。(《崇安縣誌》)

  劉克莊云:耆卿有教坊丁大使意。(《後村詩話》)

  陳振孫云:柳詞格固不高,而音律諧婉,詞意妥帖,承平氣象,形容盡致,尤工於羈旅行役。(《直齋書錄解題》)

  徐度云:劉季高侍郎,宣和間嘗飯于相國寺,因談歌詞,力詆柳耆卿,旁若無人。有老宦者聞之,默然而起,徐取紙筆,跪于季高之前請曰:「子以柳詞為不佳,盍自為一篇示我乎?」劉默然無以應,而後知稠人廣眾中慎不可有所臧否也。(《卻掃篇》)

  李之儀云:耆卿詞鋪敘展衍,備足無餘,較之《花間》所集,韻終不勝。(《姑溪詞跋》)

  孫敦立云:耆卿詞雖極工,然多雜以鄙語。(《歷代詩餘》引)

  葉夢得云:柳耆卿為舉子時,多遊狹邪,善為歌辭,教坊樂工,每得新腔,必求永為辭,始行於世,於是聲傳一時。余仕丹徒,嘗見一西夏歸朝官云:「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避暑錄話》)

  張炎云:柳詞亦自批風抹月中來,風月二字,在我發揮,柳則為風月所使耳。(《詞源》)

  羅大經云:海陵閱柳永《望海潮》詞,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句,遂起立馬吳山之志。(《鶴林玉露》)

  項安世云:杜詩、柳詞,皆無表德,只是實說。(《平齋雜說》)

  陳師道云:柳三變作新樂府,天下詠之。(《後山詩話》)

  王士禛云:柳七葬真州仙人掌,僕嘗有詩云:「殘月曉風仙掌路,何人為吊柳屯田。」(《漁洋山人精華錄》)

  彭孫遹云:柳七亦自有唐人妙境,今人但從淺俚處求之,遂使金荃蘭畹之音,流入掛枝黃鶯之調,此學柳之過也。(《金粟詞話》)

  宋翔鳳云:柳詞曲折委婉,而中具渾淪之氣,雖多俚語,而高處足冠群流,倚聲家當屍而祝之。如竹垞所錄,皆精金粹玉,以屯田一生精力在是,不似東坡輩以餘力為之也。(《樂府餘論》)

  《四庫全書提要》云:張端義《貴耳集》亦曰:「項平齋言:『詩當學杜詩,詞當學柳詞;杜詩、柳詞,皆無表德,只是實說』云云。」蓋詞本管弦冶蕩之音,而永所作旖旎近情,使人易入,雖頗以俗為病,然好之者終不絕也。(《樂章集》提要)

  周濟云:柳詞總以平敘見長,或發端,或結尾,或換頭,以一二語勾勒提掇,有千鈞之力。(《宋四家詞選》)又云:耆卿為世訾謷久矣,然其鋪敘委婉,言近意遠,森秀幽淡之趣在骨。又云:耆卿樂府多,故惡濫可笑者多,使能珍重下筆,則北宋高手也。(《介存齋論詞雜著》)

  馮煦云:耆卿詞曲處能直,密處能疏,奡處能平,狀難狀之景,達難達之情,而出之以自然,自是北宋巨手。然好為俳體,詞多媟黷,有不僅如《提要》所雲以俗為病者。(《六十一家詞選例言》)

  況周頤云:柳屯田《樂章集》為詞家正體之一,又為金、元已還樂語所自出。(《蕙風詞話》)

  劉熙載云:耆卿詞細密而妥溜,明白而家常,善於敘事,有過前人,惟綺羅香澤之態,所在多有,故覺風期未上耳。(《藝概》)

  陳銳云:詞源于詩而流為曲,如柳三變純乎其為詞矣乎。又云:屯田詞在院本中如《琵琶記》,美成詞如《會真記》。屯田詞在小說中如《金瓶梅》,美成詞如《紅樓夢》。(《袌碧齋詞話》)

  鄭文焯云:屯田北宋專家,其高渾處不減清真,長調尤能以沉雄之魄,清勁之氣,寫奇麗之情,作揮綽之聲。又云:冥探其一詞之命意所注,確有層折,如畫龍點睛,其神觀飛越,只在一二筆,便爾破壁飛去也。(《大鶴山人詞論》)

  ▼曲玉管

  隴首雲飛,江邊日晚,煙波滿目憑闌久。一望關河蕭索,千里清秋,忍凝眸。

  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別來錦字終難偶。斷雁無憑,冉冉飛下汀州,思悠悠。

  暗想當初,有多少、幽歡佳會;豈知聚散難期,翻成雨恨雲愁。阻追游,每登山臨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場消黯,永日無言,卻下層樓。

  【注解】

  ① 隴首:高邱上面。

  ② 難偶:難以相會。

  ③ 消黯:黯然消魂。

  ④ 永日:長日。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