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朱熹 > 近思錄 | 上頁 下頁 |
卷二 為學 |
|
(凡一百一十一條。) 此卷總論為學之要。蓋「尊德性」矣,必「道問學」,明乎道體,知所指歸,斯可究為學之大凡矣。 1、濂溪先生曰:聖希天,賢希聖,士希賢。伊尹顏淵,大賢也。伊尹恥其君不為堯舜。一夫不得其所,若撻於市。顏淵「不遷怒不貳過」,「三月不違仁」。志伊尹之所志,學顏子之所學,過則聖,及則賢,不及則亦不失於令名。 2、聖人之道,入乎耳,存乎心。蘊之為德行,行之為事業。彼以文辭而已者陋矣。 3、或問:聖人之門,其徒三千,獨稱顏子為好學。夫詩書六藝,三千子非不習而通也,然則顏子所獨好者,何學也?伊川先生曰:學以至聖人之道也。聖人可學而至與?曰:然。學之道如何?曰:天地儲精,得五行之秀者為人。其本也真而靜,其未發也五性具焉,曰仁義禮智信。形既生矣,外物觸其形而動其中矣。其中動而七情出焉,曰喜怒哀樂愛惡欲。情既熾而益蕩,其性鑿矣。是故覺者約其情,使合於中。正其心,養其性。愚者則不知制之,縱其情而至於邪僻,梏其性而亡之。然學之道,必先明諸心,知所養。然後力行以求至。所謂「自明而誠」也。誠之之道,在乎信道篤。信道篤則行之果,行之果則守之固。仁義忠信,不離乎心。「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出處語默必於是。久而弗失,則居之安。動容周旋中禮,而邪僻之心無自生矣。故顏子所事,則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仲尼稱之,則曰:「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又曰:「不遷怒,不貳過。」「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複行」也。此其好之篤,學之道也。然聖人則「不思而得,不勉而中。」顏子則必思而後得,必勉而後中。其與聖人相去一息。所未至者,守之也,非化之也。以其好學之心,假之以年,則不日而化矣。後人不達,以謂聖本生知,非學可至,而為學之道遂失。不求諸己而求諸外,以博聞強記巧文麗辭為工,榮華其言,鮮有至於道者。則今之學與顏子所好異矣。 4、橫渠先生問于明道先生曰:定性未能不動,猶累於外物,何如?明道先生曰:所謂定者,動亦定,靜亦定,無將迎,無內外。苟以外物為外,牽己而從之,是以己性為有內外也,且以性為隨物於外,則當其在外時,何者為在內?是有意於絕外誘而不知性之無內外也。既以內外為二本,則又烏可遽語定哉?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萬物而無心。聖人之常,以其情順萬事而無情。故君子之學, 莫若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易》曰:「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明從爾思。」苟規規於外誘之除,將見滅於東而生於西也。非惟日之不足,顧其端無窮,不可得而除也。人之情各有所蔽,故不能適道。大率患在於自私而用智。自私則不能以有為為應跡,用智則不能以明覺為自然。今以惡外物之心,而求照無物之地,是反鑒而索照也。《易》曰:「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孟氏亦曰:「所惡于智者,為其鑿也。」與其非外而是內,不若內外之兩忘也。兩忘則澄然無事矣。無事則定,定則明,明則尚何應物之為累哉?聖人之喜,以物之當喜。聖人之怒,以物之當怒。是聖人之喜怒,不系於心,而系於物也。是則聖人豈不應於物哉?烏得以從外者為非,而更求在內者為是也?今以自私用智之喜怒,而視聖人喜怒之正為如何哉?夫人之情易發而難制者,惟怒為甚。第能于怒時遽忘其怒,而觀理之是非,亦可見外誘之不足惡,而於道亦思過半矣。 5、伊川先生答朱長文書曰:聖賢之言不得已也。蓋有是言則是理明,無是言則天性之理有闕焉。如彼耒耜陶冶之器,一不制則生人之道有不足矣。聖賢之言,雖欲已得乎?然其包涵盡天下之理,亦甚約也。後之人始執卷則以文章為先。平生所為動多於聖人。然有之無所補,無之靡所闕,乃無用之贅言也。不止贅而已,既不得其要,則離真失正,反害於道必矣。來書所謂欲使後人見其不忘乎善,此乃世人之私心也。夫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者,疾沒身無善可稱雲爾,非謂疾無名也。名者可以厲中人。君子所存,非所汲汲。 6、內積忠信,所以進德也。擇言篤志,所以居業也。知至至之,致知也。求知所至而後至之。知之在先,故可與幾。所謂「始條理者,智之事也。」知終,終之力行也。既知所終,則力進而終之。守之在後,故可與存義。所謂「終條理者,聖之事也。」此學之始終也。 7、君子主敬以直其內,守義以方其外。敬立而內直,義形而外方。義形於外,非在外也。敬義既立,其德盛矣。不期大而大矣,德不孤也。無所用而不周,無所施而不利。孰為疑乎? 8、動以天為無妄,動以人欲則妄矣。無妄之意大矣哉!雖無邪心,苟不合正理,則妄也,乃邪心也。既已無妄,不宜有往。往則妄也。故無妄之彖曰:「其匪正有𤯝,不利有攸往。」 9、人之蘊蓄,由學而大。在多聞前古聖賢之言與行。考跡以觀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識而得之,以蓄成其德。 10、鹹之象曰:「君子以虛受人。」傳曰:「中無私主,則無感不通。以量而容之,擇合而受之,非聖人有感必通之道也。」其九四曰:「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傳曰:「感者,人之動也。」故鹹皆就人身取象。四當心位而不言鹹其心,感乃心也。感之道無所不通。有所私系,則害於感通,所謂悔也。聖人感天下之心,如寒暑雨暘無不通無不應者,亦貞而已矣。貞者,虛中無我之謂也。若往來憧憧然,用其私心以感物,則思之所及者,有能感而動,所不及者不能感也。以有系之私心,既主於一隅一事,豈能廓然無所不通乎? 11、君子之遇艱阻,必自省於身,有失而致之乎?有所未善則改之。無歉於心則加勉。乃自脩其德也。 12、非明則動無所之,非動則明無所用。 13、習,重習也。時複思繹,浹洽於中,則說也。以善及人而信從者眾,故可樂也。雖樂於及人,不見是而無悶,乃所謂君子。 14、古之學者為己,欲得之於己也。「今之學者為人」,欲見之於人也。 15、伊川先生謂方道輔曰:聖人之道,坦如大路。學者病不得其門耳。得其門,無遠之不到也。求入其門,不由於經乎?今之治經者亦眾矣。然而買櫝還珠之蔽,人人皆是。經所以載道也。誦其言辭,解其訓詁,而不及道,乃無用之糟粕耳。覬足下由經以求道,勉之又勉。異日見卓爾有立於前,然後不知手之舞,足之蹈,不加勉而不能自止矣。 16、明道先生曰:脩辭立其誠,不可不子細理會。言能脩省言辭,便是要立誠。若只是脩飾言辭為心,只是為偽也。若脩其言辭,正為立己之誠意,乃是體當自家「敬以直內,義以方外」之實事。道之浩浩,何處下手?惟立誠才有可居之處。有可居之處,則可以脩業也。「終日乾乾」大小大事,卻只是忠信所以進德,為實下手處。脩辭立其誠,為實脩業處。 17、伊川先生曰:志道懇切,固是誠意。若迫切不中理,則反為不誠。蓋實理中自有緩急,不容如是之迫。觀天地之化乃可知。 18、孟子才高,學之無可依據。學者當學顏子,入聖人為近,有用力之處。又曰:「學者要學得不錯,須是學顏子。」 19、明道先生曰:且省外事,但明乎善,惟進誠心。其文章雖不中,不遠矣。所守不約,氾濫無功。 20、學者識得仁體,實有諸己,只要義理栽培。如求經義,皆栽培之意。 21、昔受學于周茂叔,每令尋顏子仲尼樂處,所樂何事。 22、所見所期,不可不遠且大,然行之亦須量力有漸。志大心勞,力小任重,恐終敗事。 23、朋友講習,更莫如「相觀而善」工夫多。 24、須是大其心,使開闊。譬如為九層之台,須大做腳始得。 25、明道先生曰:自舜發於畎畝之中,至百里奚舉於市,若要熟,也須從這裡過。 26、參也,竟以魯得之。 27、明道先生以記誦博識為「玩物喪志」。 28、禮樂只在進反之間,便得性情之正。 29、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無所逃於天地之間。安得天分不有私心,則行一不義,殺一不辜,有所不為。有分毫私,便不是王者事。 30、論性不論氣,不備;論氣不論性,不明。二之則不是。 31、論學便要明理,論治便須識體。 32、曾點漆雕開已見大意,故聖人與之。 33、根本須是先培壅,然後可立趨向也。趨向既正,所造淺深,則由勉與不勉也。 34、敬義夾持,直上達天德自此。 35、懈意一生,便是自棄自暴。 36、不學便老而衰。 37、人之學不進,只是不勇。 38、學者為氣所勝,習所奪,只可責志。 39、內重則可以勝外之輕,得深則可以見誘之小。 40、董仲舒謂「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孫思邈曰:「膽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圓而行欲方。」可以為法矣。 41、大抵學不言而自得者,乃自得也。有安排佈置者,皆非自得也。 42、視聽思慮動作,皆天也。人但於其中要識得真與妄爾。 43、明道先生曰:學只要鞭辟近裡,著己而已。故「切問而近思,則仁在其中矣。」「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裡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夫然後行。」只此是學質美者明得盡,查滓便渾化。卻與天地同體。其次惟莊敬持養。及其至則一也。 44、「忠信所以進德,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者,乾道也。「敬以直內,義以方外」者,坤道也。 45、凡人才學,便須知著力處。既學便須知得力處。 46、有人治園圃,役知力甚勞。先生曰:蠱之象:「君子以振民育德。」君子之事,惟有此二者,餘無他焉。二者為己為人之道也。 47、「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何以言「仁在其中矣」?學者要思得之。了此便是徹上徹下之道。 48、弘而不毅,則難立。毅而不弘,則無以居之。 49、伊川先生曰:古之學者,優柔厭飫,有先後次序。今之學者,卻只做一場話說,務高而已。常愛杜元凱語,「若江海之浸,膏澤之潤,渙然冰釋,怡然理順。然後為得也。」今之學者,往往以游夏為小,不足學。然游夏一言一事,卻揔是實。後之學者好高。如人游心於千里之外,然自身卻只在此。 50、脩養之所以引年,國祚之所以祈天永命,常人之至於聖賢,皆工夫到這裡則有此應。 51、忠恕所以公平,造德則自忠恕,其致則公平。 52、仁之道,要之只消道一「公」字。公只是仁之理,不可將公便喚做仁。公而以人體之故為仁。只為公則物我兼照。故仁所以能恕,所以能愛。恕則仁之施,愛則仁之用也。 53、今之為學者,如登山麓。方其迤邐,莫不闊步。及到峻處便止。須是要剛決果敢以進。 54、人謂要力行,亦只是淺近語。人既能知,見一切事皆所當為,不必待著意。才著意便是有個私心。這一點意氣,能得幾時了! 55、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古人此個學,是終身事。果能顛沛造次必於是,豈有不得道理? 56、古之學者一,今之學者三,異端不與焉。一曰文章之學,二曰訓詁之學,三曰儒者之學,欲趨道舍儒者之學不可。 57、問作文害道否?曰:害也。凡為文不專意則不工,若專意則志局於此,又安能與天地同其大也?《書》曰:「玩物喪志。」為文亦玩物也。呂與叔有詩雲:「學如元凱方成癖,文似相如殆類俳。獨立孔門無一事,只輸顏氏得心齋。」此詩甚好。古之學者,惟務養情性。其他則不學。今為文者,專務章句悅人耳目。既務悅人,非俳優而何?曰:古學者為文否?曰:人見六經便以謂聖人亦作文,不知聖人亦攄發胸中所蘊,自成文耳。所謂「有德者必有言」也。曰:游夏稱文學,何也?曰:游夏亦何嘗秉筆學為詞章也?且如「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豈詞章之文也。 58、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 59、莫說道將第一等讓與別人,且做第二等。才如此說便是自棄。雖與不能居仁由義者差等不同,其自小一也。言學便以道為志,言人便以聖為志。 60、問:「必有事焉」,當用敬否?曰:敬是涵養一事。「必有事焉」,須用集義。只知用敬,不知集義,卻是都無事也。又問:義莫是中理否?曰:中理在事,義在心。 61、問:敬義何別?曰:敬只是持己之道,義便知有是有非。順理而行,是為義也。若只守一個敬,不知集義,卻是都無事也。且如欲為孝,不成只守著一個孝字。須是知所以為孝之道,所以侍奉當如何,溫凊當如何,然後能盡孝道也。 62、學者須是務實,不要近名方是。有意近名,則是偽也。大本已失,更學何事?為名與為利,清濁雖不同,然其利心則一也。 63、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只是無纖毫私意。有少私意便是不仁。 64、「仁者先難而後獲。」有為而作,皆先獲也。古人惟知為仁而已,今人皆先獲也。 65、有求為聖人之志,然後可與共學。學而善思,然後可與適道。思而有所得,則可與立。立而化之,則可與權。 66、古之學者為己,其終至於成物。今之學者為物,其終至於喪己。 67、君子之學必日新。日新者,日進也。不日進者,必日退。未有不進而不退者。惟聖人之道,無所進退。以其所造者極也。 68、明道先生曰:行靜者可以為學。 69、弘而不毅則無規矩,毅而不弘則隘陋。 70、知性善以忠信為本,此先立其大者。 71、伊川先生曰:人安重則學堅固。 72、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五者廢其一,非學也。 73、張思叔請問,其論或太高。伊川不答。良久,曰:累高必自下。 74、明道先生曰:人之為學,忌先立標準。若循循不已,自有所至矣。 75、尹彥明見伊川後,半年方得《大學》《西銘》看。 76、有人說無心。伊川曰:無心便不是,只當雲無私心。 77、謝顯道見伊川。伊川曰:近日事如何?對曰:「天下何思何慮?」伊川曰:是 則是有此理,賢卻發得太早。在伊川直是會鍛鏈得人。說了又道「恰好著工夫也」。 78、謝顯道雲:昔伯淳教誨,只管著他言語。伯淳曰:與賢說話,卻似扶醉漢。救得一邊,倒了一邊。只怕人執著一邊。 79、橫渠先生曰:「精義入神」,事豫吾內,求利吾外也。「利用安身」,素利吾外,致養吾內也。「窮神知化」,乃養盛自至,非思勉之能強。故崇德而外,君子未或致知也。 80、形而後有氣質之性。善反之,則天地之性存焉。故氣質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 81、德不勝氣,性命於氣。德勝其氣,性命於德。窮理盡性,則性天德,命天理。氣之不可一變者獨死生脩夭而已。 82、莫非天也。陽明勝則德性用,陰濁勝則物欲行。「領惡而全好」者,其必由學乎! 83、大其心,則能體天下之物。物有未體,則心為有外。世人之心,止於見聞之狹。聖人盡性,不以見聞梏其心。其視天下無一物非我。孟子謂「盡心則知性知天」以此。天大無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 84、仲尼絕四,自始學至成德,竭兩端之教也。意,有思也。必,有待也。固,不化也。我,有方也。四者有一焉,則與天地為不相似矣。 85、上達反天理,下達徇人欲者歟。 86、知崇,天也,形而上也。通晝夜而知,其知崇矣。知及之而不以禮性之,非己有也。故知禮成性而道義出,如天地位而易行。 87、困之進人也,為德辨,為感速。孟子謂「人有德慧術智者,常存乎疢疾」以此。 88、言有教,動有法,晝有為,宵有得,息有養,瞬有存。 89、橫渠先生作訂頑曰:乾稱父,坤稱母。予茲藐焉,乃混然中處。故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長其長。慈孤弱,所以幼其幼。聖其合德,賢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殘疾惸獨鰥寡,皆吾兄弟之顛連而無告者也。于時保之,予之翼也。樂且不憂,純乎孝者也。違曰悖德,害仁曰賊。濟惡者不才,其踐形惟肖者也。知化則善述其事,窮神則善繼其志。不愧屋漏為無忝,存心養性為匪懈。惡旨酒,崇伯子之顧養。育英才,潁封人之錫類。不弛勞而底豫,舜其功也。無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體其受而歸全者,參乎!勇於從而順令者,伯奇也!富貴福澤,將厚吾之生也。貧賤憂戚,庸玉汝于成也。存吾順事,沒吾寧也。 又作《砭愚》曰:戲言出於思也,戲動作於謀也。發於聲,見乎四支,謂非己心,不明也。欲人無己疑,不能也。過言非心也,過動非誠也。失于聲,繆迷其四體,謂己當然,自誣也。欲他人己從,誣人也。或謂出於心者,歸咎為己戲;失於思者,自誣為己誠。不知戒其出汝者,歸咎其不出汝者。長傲且遂非,不智孰甚焉! 90、將脩己,必先厚重以自持。厚重知學。德乃進而不固矣。忠信進德,惟尚友而急賢。欲勝己者親,無如改過之不吝。 91、橫渠先生謂范巽之曰:吾輩不及古人,病源何在?巽之請問。先生曰:此非難悟。設此語者,蓋欲學者存意之不忘,庶遊心浸熟,有一日脫然如大寐之得醒耳。 92、未知立心,惡思多之致疑。既知所立,惡講治之不精。講治之思,莫非術內。雖勤而何厭!所以急於可欲者,求立吾心於不疑之地。然後若決江河以利吾往。「遜此志,務時敏,厥脩乃來。」雖仲尼之才之美,然且敏以求之。今持不逮之資,而欲徐徐以聽其自適,非所聞也。 93、明善為本。固執之乃立,擴充之乃大,易視之則小。在人能弘之而已。 94、今且只將尊德性而道問學為心,日自求于問學者有所背否?於德性有所懈否?此義亦是博文約禮,下學上達,以此警策一年,安得不長?每日須求多少為益。知所亡,改得少不善。此德性上之益。讀書求義理。編書須理會有所歸著,勿徒寫過。又多識前言往行。此問學上益也。勿使有俄頃間度。逐日似此,三年,庶幾有進。 95、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道,為去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96、載所以使學者先學禮者,只為學禮則便除去了世俗一副當。習熟纏繞,譬之延蔓之物,解纏繞即上去。苟能除去了一副當,世習便自然脫灑也。又學禮則可以守得定。 97、須放心寬快,公平以求之,乃可見道。況德性自廣大。易曰:「窮神知化,德之盛也。」豈淺心可得? 98、人多以老成則不肯下問,故終身不知。又為人以道義先覺處之,不可複謂有所不知,故亦不肯下問。從不肯問,遂生百端欺妄人我,寧終身不知。 99、多聞不足以盡天下之故。苟以多聞而待天下之變,則道足以酬其所嘗知。若劫之不測,則遂窮矣。 100、為學大益,在自求變化氣質。不爾,皆為人之弊,卒無所發明,不得見聖人之奧。 101、文要密察,心要洪放。 102、不知疑者,只是不便實作。既實作則須有疑。必有不行處是疑也。 103、心大則百物皆通,心小則百物皆病。 104、人雖有功,不及於學,心亦不宜忘。心苟不忘,則雖接人事即是實行,莫非道也。心若忘之,則終身由之,則是俗事。 105、合內外,平物我,此見道之大端。 106、既學而先有以功業為意者,於學便相害。既有意,必穿鑿創意作起事端也。德未成而先以功業為事,是代大匠斵,希不傷手也。 107、竊嘗病孔孟既沒,諸儒囂然,不知反約窮源,勇於苟作。持不逮之資,而急知後世。明者一覽,如見肺肝然。多見其不知量也。方且創艾其弊,默養吾誠。顧所患日力不足,而未果他為也。 108、學未至而好語變者,必知終有患。蓋變不可輕議。若驟然語變,則知操術已不正。 109、凡事蔽蓋不見底,只是不求益。有人不肯言其道義,所得所至不得見底。又非於「無言無所不說」。 110、耳目役於外。攬外事者,其實是自墮,不肯自治。只言短長,不能反躬者也。 111、學者大小不宜志小氣輕。志小則易足,易足則無由進。氣輕則以未知為已知,未學為已學。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