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曾國藩 > 曾國藩文集二 | 上頁 下頁 |
催完錢糧告示 |
|
為嚴催早完國課事。照得粵匪稱亂以來,糜費國帑四千余萬。皇上省宮中之服用,發內府之帑項,不惜罄其所藏,冀為生民除害。即王公大臣、文武官員,無一人不裁減廉俸,無一人不捐助軍餉。而獨于百姓格外體恤,田不加賦,戶不抽丁。不特不加賦已也,水旱偏災之縣,又有蠲緩之條;賊匪經過之區,複有寬免之典。不特不抽丁已也,被脅之良民,免其罪而資遣之;被兵之難民,憫其窮而撫恤之。凡在百姓,想亦共聞之而共知之矣。自古以來,治日常少,亂日常多。或十餘年而一遇兵戈,或數十年而一逢劫數。獨至我朝,二百餘年同享升平之福。高曾祖父,未曾見於戈鋒鏑之場;老弱壯丁,未曾經轉徙流離之苦。雍正、乾隆年間,普免天下錢糧四次。嘉慶、道光年間,豁免民間積欠六次。咸豐元年正月,亦豁免民間積欠錢糧。合計十八省州縣之賦,共免三千萬積欠之銀。上考秦漢,下至前明,孰有如我朝之國泰民安?孰有如我朝之深仁厚澤乎?百姓欲報天家之德,必須早完維正之供。 乃近聞民間完納國課,每多遲延抗玩。或下忙已過,而上忙未輸;或前年積欠,而今年猶展。或藉口於旱澇之微災,而以為可緩;或藉口於書差之浮收,而以為可減。或賄差役,不使帶人人城,以免追比之苦;或詭換冊名,不使糧戶之有著,以免追呼之煩。種種抗延,殊堪深恨!尤有可為痛恨者,一種無賴之遊民,滋事之痞棍,聚集村市,三五成群。動稱世界已亂,不必完錢糧。愚民無知,將信將疑。亦或將應完之課,故為遲延。不可不嚴行諭禁。 為此示諭,仰我省紳民人等知悉。務當互相督勸,早完錢糧。族長戒其一族,團總催其一團。無因書差稍有浮收,遂並本分而不交;無因家資稍覺艱難,遂並正供而不納。子貧而斷父母之養膳者,必非孝子;民貧而欠皇家之錢漕者,必非良民。本部堂既以好言告誡於前,即以刑法懲責於後。如有不趕緊完納者,飭各州縣三日一比,嚴刑重責。幽之囹圄之中,治以軍流之罪。如有遊民、痞棍倡為莠言,謂世界已亂不必完糧者,一經拿獲,即行正法。非本部堂之過嚴也,造此言者,即從賊之亂民也。 爾紳民人等,敬聽餘言,互相傳述。聖朝之恩,斷不可負;抗欠之罪,斷不少寬。凜之,慎之,無違。特示。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