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曾國藩 > 奏稿 | 上頁 下頁 |
由金陵回皖沿途查閱並近日軍情折 |
|
(同治二年二月二十七日) 奏為微臣由金陵回皖,沿途查閱,恭報近日軍情,仰祈聖鑒事。 竊臣行抵金陵,曾將兩岸軍情於本月十二日具陳梗概在案。十五日,由大勝關赴九洑洲。該處江路狹隘,與南岸草鞋夾列壘對峙。是日風霾蔽塞,瞭望不甚明晰。即於次日回舟西上,十八日入金柱關小河,查閱龍山橋、三汊河、查家灣等處。 十九至二十二等日,由東西梁山入裕溪口小河,查閱雍家鎮、運漕、石澗埠、無為州等處。二十三日由神塘河出江,現在舟抵大通,不日即可旋省。北岸之賊,十六日續陷江浦縣城新河口營壘,迤邐西竄,徘徊於巢、含、全椒之間,未遽深入。其偽忠王蹤跡,據李鴻章函稱:該酋因浙東肅清,調集群賊並守杭省,而自留蘇州未出。據蕭慶衍稟稱:該逆實已北渡,於十三日入巢縣城。據各路生擒賊供:偽天王令忠酋力攻西梁、無為州,圖取廬州、和州之米;令侍酋力攻蕪湖、金柱關,圖取甯國、太平之米;欲還昔歲之舊觀,以保金陵之巢穴各等語。逆謀詭秘,其確情不得知也。臣所調劉連捷三營,已到石澗埠,與毛有銘共紮十一營。地勢寬曠,尚嫌兵單。此外如西梁、運漕、無為、廬洲等處,亦僅力能自固,非俟李續宜、江忠義到皖,難以輕進。南岸自甯國屢捷後,惟金柱關侍逆一股爭戰不休。 初一、十六等日,兩次猛撲查家灣。該逆雖大受懲創,我軍亦疊有傷亡。正擬令鮑超攻取金寶圩,進剿東壩,以固皖南之藩籬,而抄侍逆之後路。乃徽州、青陽兩處,連日警報頻至。石埭之賊,黃文金、古隆賢等並犯青陽。太平之賊,分竄徽州各嶺。又有花旗、譚星兩股,由浙江敗回,麇集徽境。唐義訓初三日擊退歙南一路,其東、北兩路愈來愈眾,繞過郡城之西。十五日,唐義訓帶隊出剿,從富塌橫至岩寺街,頗有擒斬。而別股從黃山南來,十五日猛撲休寧縣城。唐義訓以休城僅留三營,不敷守禦,添派王華雲一營,十六日入城協守。至祁、黟一帶,王文瑞於初十日擊退竄擾石坑、南湖之賊,其大洪,禾戍等嶺,時有逆蹤窺伺,防不勝防。 臣本擬令朱品隆回援徽州,因青陽吃緊,該軍不能抽動,不得已令鮑超暫緩東壩之行,而先從南陵馳救青陽,以解目前之急。左宗棠肅清浙東,即慮敗逆回竄皖南,亦派劉典一軍援應徽州。群逆皆窮餓之餘,無巢可歸,蓄意闖入善地,就食江西。若徽、休、青陽等城幸得保全,該逆或由祁西以竄饒、景、或由歙南以竄婺源,均為江西北邊之患。臣時時警惕,並函告沈葆楨預為防範,合力維持。所有微臣回皖行程,及近日各路軍情,謹繕折具陳大概。其詳細戰狀,仍俟分案續奏,伏乞皇太后、皇上聖鑒訓示。謹奏。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