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曾國藩 > 奏稿 | 上頁 下頁
參李元度片


  (同治元年二月二十二日)

  再,新授浙江按察使李元度,咸豐十年八月徽州失守案內,經臣奏奉諭旨革職拿問。該員並不靜候審訊,擅自回籍,與浙江候補道鄧輔綸往返函商,求巡撫王有齡奏調赴浙。十一年二月初九日奉上諭:

  「已革徽甯池太廣道李元度,著曾國藩飭令前赴浙江交瑞昌、王有齡差遣委用,其應得罪名,仍著曾國藩查辦!欽此。」

  李元度並不具稟請示,即行募勇赴浙,名曰「安越軍」。旋于義寧案內,經官文奏奉諭旨:「李元度著賞還按察使原銜,其失守一案,仍著曾國藩訊明分別辦理等因,欽此。」

  又於奉新、瑞州案內,經毓科奏奉上諭:

  「李元度著賞加布政使銜,其徽州失守之案,應否免其查辦,仍著曾國藩酌核具奏等因。欽此。」

  查義寧、奉新、瑞州皆臣所統轄之地,系賊匪先自退出,李元度並無打仗克城之事。臣所派鮑超一軍,與李元度同抵瑞州,亦未報曾見一賊,曾接一仗。李元度屢報克復,冒稟邀功,實出情理之外。本年正月十四日,皇上棄瑕錄用,補授該員鹽運使,茲又擢授浙江按察使,諭旨令臣等轉飭該員奮勇立功,以贖前愆。臣查該員李元度自徽州獲咎以後,不候訊結,而擅自回籍,不候批稟,而逕自赴浙,於共見共聞之地,並未見仗,而冒稟克復。種種悖謬,莫解其故。

  臣所以遲回隱忍,不遽參奏者,因其軍以安越為名,冀其顧名思義,積愧生奮,或能拼命救浙,有裨時局也。乃李元度六月至江西,八月抵廣信,九月抵衢州,節節逗留。任王有齡羽檄飛催,書函哀懇,不一赴杭救援。是該員前既負臣,後又負王有齡,法有難寬,情亦難恕。所有該員補授浙江鹽運使、按察使及開復原銜加銜之處,均請飭部注銷,仍行革職。姑念其從軍多年,積勞已久,免其治罪,交左宗棠差遣。該員治軍,一味寬縱,多用親族子弟,平日文理尚優,帶勇非其所長。其所部安越軍八千人,臣當與左宗棠熟商,或全行遣撤,另派差使;或酌留二三千人,令守城池。俟立有功績,再由左宗棠奏請開複,仰副聖朝寬大之意。臣奏保在前,咎亦難辭,應請將臣交部議處。所有疊奉諭旨,飭臣酌核查辦之處,理合附片複奏。伏乞皇上聖鑒訓示。謹奏。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