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曾國藩 > 曾國藩文集 | 上頁 下頁
唐鑒墓誌銘


  唐確慎公墓誌銘

  公諱鑒,號鏡海,唐氏。先世自江西豐城徙居湖南之善化。四傳至諱煥者,以舉人官至山東平度州知州,公之祖也。生子仲冕,以進士即用知縣,官至陝西布政使,公之父也。平度君以子貴,誥贈通奉大夫。配李氏、譚氏,俱封夫人。譚夫人沒而葬于山東之肥城。布政君及配甯夫人皆踵葬肥城。公以父命,徙籍山東,故又為肥城人焉。

  少而邁異精勤,嗜學如渴,以廩生入貲為臨湘縣訓導。嘉慶十二年舉於鄉,十四年成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又二年,授職檢討;又六年,補浙江道監察禦史,充甲戌科會試同考官,戊寅科順天鄉試同考官。坐論淮鹽引地一疏,吏議鐫級,以六部員外郎降補,會宣宗登極,詔中外大臣各舉所知。諸城劉文恭公鐶之薦公,由是有廣西知府之命。厥後再為平樂府知府,一為安徽甯池太廣道,量移江安十府糧道,拜山西按察使,遷貴州按察使,擢浙江布政使,遷江寧布政使。揚曆于外,蓋二十年。

  其守平樂也,亭平民猛之獄而解其仇,屢磔劇盜,境內肅然。是時布政君解組東歸,僑居金陵。公聞母病,即引疾去官,省親江南。既遭內外之艱,皆北葬肥城,廬墓讀禮。服闋,以例仍發廣西,再守平樂。道光十二年,廣東、湖南生猛為亂,公出防邊圉,內譏奸宄,往來富川、賀縣,安撫熟猩,獸擾而兒蓄之。設立五原學舍,延師教讀,群猛大悅。擒郡中煽亂者譚於先等十餘人,立斬以徇;而貰其脅從千餘,火其名籍,一無所問。其按察貴州也,平反疑獄,歸美令長,曰:「非吾能正之,某縣尹來省自易之耳。」

  其在江寧,拯災修廢,百度畢張。時總督陶文毅公澍寢疾,公代行使院政事,文牘如山,賓僚填咽,昧爽而勤職,丙夜而不休,忘寢輟餐,形神交瘁。而言者乃劾其多病近藥,廢擱公事,又雜摭他端以相訾毀。朝廷遣使者按問,率無左驗。宣宗知公端謹,一切弗論。忌者或憚其方嚴。未幾,內召為太常侍卿,道光二十年四月也。

  公潛研性道,宗尚洛閩諸賢,所至以是敕其躬,亦以牖於人,亦時時論著以垂於後。在翰林時,著有《朱子年譜考異》、《省身日課》、《畿輔水利》等書;在廣西著《讀易反身錄》,居喪著《讀禮小事記》。官平樂時,延納人士入署,親與講授。設立義塾,誨誘寒睃。官貴州時亦如之,官江寧亦如之。及人為九卿,又著《易牖》、《學案小識》等書,扶掖賢俊,倡導正學。時如今相國倭仁艮峰、侍郎吳廷棟竹如、侍禦竇垿蘭泉、何文貞公桂珍輩,皆從公考德問業。國藩亦追陪幾杖,商榷古今。觀其陋室危坐,精思力踐,年近七十,斯須必敬。蓋先儒堅苦者亞,時賢殆不逮也。

  已而致仕南歸,主講金陵書院。文宗踐阼,有詔召公赴闕。凡進對十有五次,中外利弊,無所不罄。諭旨以其力陳衰老,不復強之服官。令還江南,矜式多士。公至金陵,學徒益盛。以賊犯湖南,急欲歸展先塋。

  咸豐三年,乃自浙還湘,卜居於寧鄉之善嶺山,深衣疏食,泊然自怡。晚歲著《讀易識》,編終《朱子全集》,別為義例,以發紫陽之蘊。十一年辛酉正月十八日疾卒,春秋八十有四。其家函封遺疏,郵寄東流軍中。國藩以聞,天子軫悼,予諡確慎。

  配王氏、楊氏,皆封夫人,前卒。無子,以弟子爾藻嗣。女四人,適某某。孫男三人,某某。孫女三人。

  某年月日,葬公某縣某鄉某山。又八年,國藩始追為之銘。銘曰:

  俗學徇時,行與名釣。孰捐其華,而練其要?
  唐公翼翼,與世殊趨。懼明戒旦,篤信程朱。
  有譏其隘,或諷以迂,浩然不顧,履我康衢。
  顯皇初政,詔征國老;造膝前陳,嘉謨要道。
  願致吾君,上躋軒昊。進退以禮,斂茲宏抱。
  宦遊所至,我求童蒙;晚居京國,群彥景從。
  何才不育,有金皆熔。以善孳善,偕之大同。
  播此芬韻,昭示無窮。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