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曾國藩 > 曾國藩文集 | 上頁 下頁
武會試錄序


  道光二十有七年秋九月,武會試外圍既畢事,兵部臣以內場考官,請上命臣國藩偕臣王慶雲司其事。伏念臣楚南下士,至陋極愚,仰荷聖慈,逾格由翰林洊陟卿陪。負乘之占,夙夜兢惕。複膺簡命,承乏於茲,益用廩廩,如不克勝。謹偕臣慶雲,悉心核閱,取士如額,恭繕試錄,進呈御覽。臣例得颺言簡端。

  臣聞宋臣張舜民之言曰:「自古守邊選將,未必專以攻戰為事,要在精神折衝而已。」

  臣嘗深繹其言。若廉、藺在趙,強秦不敢加兵;魏尚守雲中,匈奴不敢南牧。及夫衛、霍、三明之徒,亦威棱四際,所在立功。彼其名將之精神,足以震懾萬里之外。而人主之求將,亦以精神感而召之。所謂戰勝廟堂者也。自唐宋以後,招致將才,不可必得,乃按圖而索驥。於是有武舉之科,有武學之額,有賜及第出身之目。宋慶皇間,定武舉以策為去留,弓馬為高下。祿利之途一開,爪牙之士稍稍驤首。元明以來,循是不廢。然上以名求,下之人因襲是名而巧弋之。其以弓馬得者,不過挽強引重,市井之粗材,而以策試中者,亦皆記錄章句,瑣瑣無用之學。散論者謂人才之興,不盡由於科目。理固然也。我朝定鼎以來,威無外。

  自虎賁宿衛,八旗禁旅,往往有熊羆不二心之臣,肩比而鱗萃。而各行省山澤猛士,又羅之以科舉,所以儲采干城之選,至周且當。顧循行既久,向之所謂市井挽強、記錄無用者,多亦儳乎其中。而臣之所職,又唯校此默寫孫吳之數行,無由觀其內志外體,與其進退翔舞之節。而欲使韜鈐之材之必入於此,不遺於彼,臣誠不敢以自信。獨念聖天子神武震爍,臣等憑藉寵光,亦足增長剛氣,而以精神與多士相感召,庶幾廉、藺、魏尚之輩或出於此。區區之忱,不勝至願。《傳》曰:「同明相照,同氣相求」。雖不能必,志之而已。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