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曾國藩 > 曾國藩書劄9 | 上頁 下頁
複李中堂 同治十年三月二十日


  接誦二月二十日惠書,具聆一一。並以鄙人添孫致慶,曷任紉戢!就諗勳履增綏為頌。

  敏齋赴津相助議約,自經尊處疏調,廷旨即飭傳催。青帥及恩竹樵先後過此,國藩均與商及。竹樵不日即可履新。僕前函囑敏齋交卸藩篆,暫時毋接臬印,以便隨時北行。昨得敏齋函,言卸篆後只候倭使到滬,遂當起程應召。倭性狡黠,未可傾我腹心為彼所,亦敏齋書內之言,似已得其要領。各國雖有仇隙,而其交涉中國則仍並力以圖。雖東洋與泰西風馬牛不相及,而未始不狼狽相依。我若寇其一而媾其一,適為彼所潛窺而匿笑耳。來示「慎之於始」,想亦從此等處著眼。閣下之儀觀詞令,必懾彼於無形。

  津郡兩河之間築一小城,集事較易。然有事之際向使舊城不保,則新城亦岌岌可危。似不如去城稍遠築一小堡,平日儲軍火糧食於中,有事則主帥率數十人駐之,或者需費更少,戰守更便。

  陳荔秋等續議幼童出洋學習各條,較前簡省,尚屬可行。已囑其用吾兩人名擬一函稿商之總署,容再寄稿至津奉商。

  美國兵船前往朝鮮,意欲脅令通商立約。頃閱新聞紙內美國商船上年經過朝鮮屬境曾被劫害,申告朝鮮執政,未為雪理。此次似欲耀兵,冀伸前恥。惟朝鮮向頗堅韌,而美人不甚好戰,或不至遽爾稱兵。

  海運漕糧,南省糧道徑解通州,亦須在天津剝船。同一剝船,則無分津道、蘇浙糧道皆難除弊。尊論明透,確不可易。茂文亦非耐勞任重之才,見山持之稍堅,若臺端與之從長熟計,或亦前卻無定耳。

  令兄入都展覲,前聞將由東路言旋一視珂鄉,並許枉駕過我。後又聞正月二十八九太夫人小有不適,未知果迂道東來否?

  淮南鹽務,目下存瓜存泰,在場在途,共堆積五十余萬引。兩湖片引不銷,運商不肯買鹽出運,場商貧苦號痛,無力收買春產。自官紳以至煎丁、捆役、船戶、挑夫,數十萬人皇皇焉不可終日,紛紛稟請拯救。不得已奏請由部定一「川淮分銷之法」,意欲筱泉竭力助我一番,容即抄諮冰案。

  自鹽務外,此間近狀諸稱安謐。春雨亦透,麥收可望。上月皖境建平、廣德一帶,土匪滋事,比經兵役擒剿,即已鼠竄。現聞首匪關汶貴隱匿浙境孝豐山中,已派劉鎮啟發四處密擒。渠善於購線,務求弋獲,不使漏逸為患。鄙人目光昏霿,近更增發疝氣。內子初患溫病,繼則手腳疼痛,日內腿腫奇疼,十分沉重。適令兄贈送建昌花板,已製成矣。歐陽定果押解留鄂炮位航海至津,日前抵此,十八日業已起行赴滬,知注並及。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