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曾國藩 > 經史百家雜鈔 | 上頁 下頁 |
吳質·答東阿王書 |
|
質白:信到,奉所惠貺,發函伸紙,是何文采之巨麗,而慰喻之綢繆乎!夫登東嶽者,然後知眾山之邐迤也;奉至尊者,然後知百里之卑微也。自旋之初,伏念五六日,至於旬時。精散思越,惘若有失。非敢羨寵光之休,慕猗頓之富。誠以身賤犬馬,德輕鴻毛,至乃曆玄闕,排金門,升玉堂,伏虛檻於前殿,臨曲池而行觴。既威儀虧替,言辭漏渫,雖恃平原養士之懿,愧無毛遂擢穎之才;深蒙薛公折節之禮,而無馮諼三窟之效;屢獲信陵虛左之德,又無候生可述之美。凡此數者,乃質之所以憤積於胸臆,懷眷而悁邑者也。 若追前宴,謂之未究,欲傾海為酒,舉山為肉,代竹雲夢,斬梓泗濱,然後極雅意,盡歡情,信公子之壯觀,非鄙人之所庶幾也。若質之志,實在所天,思投印釋黻,朝夕侍坐,鑽仲父之遺訓,覽老氏之要言,對清酤而不酌,抑嘉肴而不享,使西施出帷,嫫母侍側,斯盛德之所蹈,明哲之所保也。若乃近者之觀,實蕩鄙心,秦箏發徽,二八迭奏,塤蕭激于華屋,靈鼓動於座右,耳嘈嘈于無聞,情踴躍於鞍馬。謂可北懾肅慎,使貢其楛矢;南震百越,使獻其白雉,又況權、備,夫何足視乎。 還治諷采所著,觀省英瑋,實賦頌之宗,作者之師也。眾賢所述,亦各有志。昔趙武過鄭,七子賦詩,《春秋》列載,以為美談。質小人也,無以承命。又所答貺,辭醜義陋,申之再三,赧然汗下。此邦之人,閑習辭賦,三事大夫,莫不諷誦,何但小吏之有乎? 重惠苦言,訓以政事,惻隱之恩,形乎文墨。墨子回車,而質四年雖無德與民,式歌且舞。儒墨不同,固以久矣,然一旅之眾,不足以揚名;步武之間,不足以騁跡。若不改轍易禦,將何以效其力哉?今處此而求大功,猶絆良驥之足,而責千里之任;檻猿猴之勢,而望其巧捷之能者也。不勝見恤,謹附遣白答,不敢繁辭。吳質白。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