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周敦頤 > 通書 | 上頁 下頁
太極通書後序


  (建安本)

  右周子之書一編,今舂陵、零陵、九江皆有本,而互有同異。長沙本最後出,乃熹所編定,視他本最詳密矣,然猶有所未盡也。蓋先生之學,其妙具於太極一圖。通書之言,皆發此圖之蘊。而程先生兄弟語及性命之際,亦未嘗不因其說。觀通書之誠、動靜、理性命等章,及程氏書之李仲通銘、程邵公志、顏子好學論等篇,則可見矣。故潘凊逸志先生之墓,敘所著書,特以作太極圖為稱首。然則此圖當為書首,不疑也。然先生既手以授二程本,因附書後。祁寬居之雲。傳者見其如此,遂誤以圖為書之卒章,不復厘正。使先生立象盡意之微旨,暗而不明。而驟讀通書者,亦複不知有所總攝。此則諸本皆失之。而長沙通書因胡氏所傳篇章,非複本次,又削去分章之目,而別以「周子曰」者加之,于書之大義雖若無所害,然要非先生之舊,亦有去其目而遂不可曉者。如理性命章之類。又諸本附載銘、碣、詩、文,事多重複。亦或不能有所發明于先生之道,以幸學者。故今特據潘志置圖篇端,以為先生之精意,則可以通乎書之說矣。

  至於書之分章定次,亦皆複其舊貫。而取公及蒲左丞、孔司封、黃太史所記先生行事之實,刪去重複,合為一篇,以便觀者。蓋世所傳先生之書、言行具此矣。潘公所謂易通,疑即通書。而易說獨不可見,向見友人多蓄異書,自謂有傳本,亟取而觀焉,則淺陋可笑。皆舍法時舉子葺綴緒餘,與圖說、通書絕不相似,不問可知其偽。獨不知世複有能得其真者與否?以圖、書推之,知其所發當極精要,微言湮沒,甚可惜也!

  熹又嘗讀朱內翰震進易說表,謂此圖之傳,自陳搏、種放、穆修而來。而五峰胡公仁仲作通書序,又謂先生非止為種、穆之學者,「此特其學之一師耳,非其至者也」。夫以先生之學之妙,不出此圖,以為得之於人,則決非種、穆所及;以為「非其至者」,則先生之學,又何以加於此圖哉?是以嘗竊疑之。及得志文考之,然後知其果先生之所自作,而非有所受於人者。公蓋皆未見此志而云云耳。然胡公所論通書之指曰:「人見其書之約,而不知其道之大也;見其文之質,而不知其義之精也;見其言之淡,而不知其味之長也。人有真能立伊尹之志,修顏子之學,則知此書之言包括至大,而聖門之事業無窮矣。」此則不可易之至論,讀是書者所宜知也。因複掇取以系於後雲。

  乾道己醜六月戊申、新安朱熹謹書。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