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 |
字義 |
員外 |
宋富翁皆買郎外散官,如朝散、朝議、將仕之類。 |
謝娘 |
本謂文女,如謝道蘊是也。今以指妓。 |
勤兒 |
言其勤於悅色,不憚煩也。亦曰「刷子」,言其亂也。 |
行首 |
妓之貴稱。居班行之首也。 |
小玉 |
霍小玉,妓女也。今以指女妓。 |
薄暮 |
母也。「薄」音「博」;「母」,「磨」上聲。薄民綿母,以切腳言。 |
九百 |
風魔也。宋人云:「九百尚在,六十猶癡」。 |
相公 |
唐、宋謂執政曰「相公」。最古。今人改曰「大人」,已俗矣。 |
下官 |
六朝以來,仕者見上,皆稱「下官」,或曰「小官」。最古。 |
奴家 |
婦人自稱。今閩人猶然。 |
使長 |
金、元謂主曰「使長」,今世已呼公侯子、王姬。 |
包彈 |
包拯為中丞,善彈劾,故世謂物有可議者曰「包彈」。 |
虛脾 |
虛情也。五臟為脾最虛。 |
掗擺 |
把持也。今人雲「掗擺不下」,即此二字。 |
動使 |
什物器皿也。見《東京夢華錄》。 |
唓嗻 |
能而大也。或作「𨐃𨰵」,皆俗字。 |
傻角 |
上溫假切,下急了切。癡人也,吳謂「呆子」。 |
評跋 |
以言論人曰「評」,以文論人曰「跋」。 |
波查 |
猶言口舌。北音凡語畢必以「波查」助詞,故雲。 |
入跋 |
入門也。倡家謂門曰「跋限」。 |
妝麼 |
猶做模樣也。古雲「作態」。 |
妝局 |
宋有吉慶事,則聚人治之,謂之「結局」。誆人者,亦曰「騙局」。 |
忐忑 |
上吐敢切,下吞勒切。心不定貌。俗字也。 |
遮莫 |
盡教也。亦曰「折莫」。杜詩:「遮莫鄰雞下五更。」 |
行徑 |
門牆也。猶言家風也。 |
摟羅 |
矯絕也。唐人語曰:「欺客打客當摟羅。」今以目綠林之從卒。 |
尷尬 |
難進難退也。一作「間架」。 |
端相 |
細看也。唐人曰:「端相良之。」作「端詳」者,非。 |
若為 |
怎麼也。李太白:「桃李今若為。」 |
打脊 |
古人鞭背,故詈人曰「打脊」。唐之遺言也。 |
恁的 |
猶言「如此」也。吳人曰「更個」。 |
交加 |
紛亂也。唐人云:「交交加加,進能得會?」 |
畢羅 |
唐人以面為湯餅之名,今謂之整治酒肴。 |
胡柴 |
亂說也。今人云:「被我柴倒」,即此字。 |
畢竟 |
到底也。唐人云:「畢竟不成眠,鴉啼金井寒。」 |
爭得 |
怎得也。唐無「怎」字,借「爭」為「怎」。 |
支吾 |
一作「枝梧」,猶言遮欄也。或云:「鼯鼠五枝,技之淺也。」 |
恁 |
「你每」二字,合呼為恁。 |
掌事 |
今之主管。 |
頂老 |
伎之諢名。 |
輔俏 |
美俊也。 |
辣浪 |
風流爽快也。 |
入馬 |
進步也。倡家語。 |
僝僽 |
憂懷也。 |
世不 |
誓不也。 |
咱 |
「咱們」二字,合呼為咱。 |
解庫 |
今之典鋪。 |
龐兒 |
貌也。 |
喬才 |
狙詐也,狡獪也。 |
奚落 |
遺棄也。〈當作遺落。此恐非遺棄解。〉 |
唧溜 |
精細也。〈是便利之意。孟郊有「不唧溜鈍漢」之語。 〉 |
技 |
本事也。 |
籌兒 |
根株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