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國維 > 宋元戲曲史 | 上頁 下頁
元戲曲家小傳(1)


  (今取有戲曲傳於今者為之傳)

  一 雜劇家

  關漢卿,不知其為名或字也。號己齋叟,大都人。金末,以解元貢於鄉,後為太醫院尹;則亦未知其在金世歟?元世歟?元初大名王和卿,滑稽佻達,傳播四方。中統初,燕市有一蝴蝶,其大異常,王賦﹝醉中天﹞小令,由是其名益著。漢卿與之善,王嘗以譏謔加之;漢卿雖極意還答,終不能勝。王忽坐逝,而鼻垂雙涕尺餘,人皆歎駭。漢卿來弔唁,詢其由,或曰:「此釋家所謂坐化也。」複問鼻懸何物,又對曰:「此玉箸也。」漢卿曰:「我道你不識,不是玉箸,是嗓。」鹹發一笑。或戲漢卿雲:「你被王和卿輕侮半世,死後方還得一籌。」凡六畜勞傷,則鼻中常流膿水,謂之嗓;又愛訐人之過者,亦謂之嗓,故雲爾。(《錄鬼簿》,參《輟耕錄》、《鬼董跋》、《堯山堂外紀》。)

  高文秀,東平人,府學生,早卒。(《錄鬼簿》)

  鄭廷玉,彰德人。(同上)

  白樸,字太素,一字仁甫,號蘭穀,隩州人。後居真定,故又為真定人焉。祖元遺山為作墓表,所謂善人白公是也。父華,字文舉,號寓齋,仕金貴顯,為樞密院判官,《金史》有傳。仁甫為寓齋仲子,於遺山為通家姓。甫七歲,遭壬辰之難,寓齋以事遠適。明年春,京城變,遺山遂挈以北渡。自是不茹葷血,人問其故,曰:「俟見吾親則如初。」嘗罹疫,遺山晝夜抱持,凡六日,竟於臂上得汗而愈。蓋視親子侄不啻過之。數年,寓齋北歸,以詩謝遺山雲:「顧我真成喪家狗,賴君曾護落巢兒。」居無何,父子卜築于滹陽。律賦為專門之學,而太素有能聲,為後進之翹楚。遺山每遇之,必問為學次第,嘗贈之詩曰:「元白通家舊,諸郎獨汝賢。」未幾,生長見聞,學問博覽。然自幼經喪亂,倉皇失母,便有滿目山川之歎。逮亡國,恒鬱鬱不樂,以故放浪形骸,期於適意。中統初,開府史公將以所業薦之於朝,再三遜謝,棲遲衡門,視榮利蔑如也。至元一統後,徙家金陵,從諸遺老放情山水間,日以詩酒優遊,用示雅志,詩詞篇翰,在在有之。後以子貴,贈嘉議大夫,掌禮儀院大卿。著有《天籟詞》二卷。(《金史·白華傳》、《錄鬼簿》、《元遺山文集》,王博文、孫大雅《天籟集序》。)

  馬致遠,號東籬,大都人,任江浙行省務官。(《錄鬼簿》)

  李文蔚,真定人,江州路瑞昌縣尹。(同上)

  李直夫,女直人,居德興府,一稱蒲察李五。(同上)

  吳昌齡,西京人。(同上)

  王實甫,大都人。(同上)

  武漢臣,濟南府人。(同上)

  王仲文,大都人。(同上)

  李壽卿,太原人,將仕郎除縣丞。(同上)

  尚仲賢,真定人,江浙行省務官。(同上)

  石君寶,平陽人。(同上)

  楊顯之,大都人,與漢卿莫逆交。凡有珠玉,與公校之。(同上)

  紀君祥(一作天祥),大都人,與李壽卿、鄭廷玉同時。(同上)

  戴善甫,真定人,江浙行省務官。(同上)

  李好古,保定人,或雲西平人。(同上)

  張國賓(一作國寶),大都人,即喜時營教坊句管。(同上)

  石子章,大都人,與元遺山、李顯卿同時。(《錄鬼簿》、《遺山集》、《寓庵集》。)

  孟漢卿,亳州人。(《錄鬼簿》)

  李行道(一作行甫),絳州人。(同上)

  王伯成,涿州人,有《天寶遺事》諸宮調行於世。(同上)

  孫仲章,大都人,或雲姓李。(同上)

  岳伯川,濟南人,或雲鎮江人。(同上)

  康進之,棣州人,一雲姓陳。(同上)

  狄君厚,平陽人。(同上)

  孔文卿,平陽人。(同上)

  張壽卿,東平人,浙江省掾史。(同上)

  李時中,大都人。(同上)

  楊梓,字□□,海鹽人。至元三十年二月,元師征爪哇,公以招諭爪哇等處宣慰司官,隨福建行省平章政事伊克穆蘇,以五百餘人、船十艘先往招諭之。大軍繼進,爪哇降,公引其宰相昔剌難答吒耶等五十餘人來迎。後為安撫總使,官至嘉議大夫,杭州路總管。致仕卒,贈兩浙都轉運使,上輕車都尉,追封弘農郡侯,諡康惠。公節俠風流,善音律,與武林阿裡海涯之子雲石交善。雲石翩翩公子,所制樂府散套,駿逸為當行之冠,即歌聲高引,可徹雲漢。而公獨得其傳。雜劇中有《豫讓吞炭》、《霍光鬼諫》、《敬德不伏老》,皆公自製,以寓祖父之意,特去其著作姓名耳。其後長公國材,少公次中,複與鮮於去矜交好。去矜亦樂府擅場,以故楊氏家僮千指,無不善南北歌調者;由是州人往往得其家法,以能歌名於浙右雲。(《元史·爪哇傳》、元姚桐壽《樂郊私語》、明董谷《續澉水志》。)

  宮天挺,字大用,大名開州人。曆學官,除釣台書院山長。為權豪所中,事獲辨明,亦不見用,卒於常州。(《錄鬼簿》)

  鄭光祖,字德輝,平陽襄陵人,以儒補杭州路吏。為人方直,不妄與人交。病卒,火葬于西湖之靈芝寺。伶倫輩稱鄭老先生,皆知其為德輝也。(同上)

  范康,字子安,杭州人。明性理,善講解,能詞章,通音律。因王伯成有《李太白貶夜郎》,乃編《杜子美遊曲江》,一下筆即新奇,蓋天資卓異,人不可及也。(同上)

  曾瑞,字瑞卿,大興人。自北來南,喜江浙人才之多,羨錢唐景物之盛,因而家焉。神采卓異,衣冠整肅,優遊於市井,灑然如神仙中人。志不屈物,故不願仕,自號褐夫。江湖之達者,歲時饋送不絕,遂得以徜徉卒歲。善丹青,能隱語、小曲,有《詩酒餘音》行於世。(同上)

  喬吉(一作吉甫),字夢符,號笙鶴翁,又號惺惺道人,太原人。美容儀,能詞章,以威嚴自飭,人敬畏之。居杭州太乙宮前,有題西湖﹝梧葉兒﹞百篇,名公為之序。江湖間四十年,欲刊行所作,竟無成事者。至正五年,病卒於家。嘗謂:「作樂府亦有法,鳳頭、豬肚、豹尾是也。大概起要美麗,中要浩蕩,結要響亮;尤貴在首尾貫串,意思清新,能若是,斯可以言樂府矣。」明李中麓輯其所作小令,為《惺惺道人樂府》一卷,與《小山樂府》並刊焉。(《錄鬼簿》,參《輟耕錄》)

  秦簡夫,初擅名都下,後居杭州。(《錄鬼簿》)

  蕭德祥,號複齋,杭州人,以醫為業。凡古文俱櫽括為南曲,街市盛行。所作雜劇外,又有南曲戲文等。(同上)

  朱凱,字士凱,所編《昇平樂府》及《隱語》、《包羅天地謎韻》,皆大樑鐘嗣成為之序。(同上)

  王曄,字日華,杭州人。能詞章樂府,所制工巧。又嘗作《優戲錄》,楊鐵崖為之序雲:「侏儒奇偉之戲,出於古亡國之君。春秋之世,陵鑠大諸侯,後代離析文義,至侮聖人之言為大劇,蓋在誅絕之法。而太史公為滑戲者作傳,取其談言微中,則感世道者實深矣。錢唐王曄,集歷代之優辭有關於世道者,自楚國優孟而下,至金人玳瑁頭,凡若干條。太史公之旨,其有概於中者乎!予聞仲尼論諫之義有五,始曰譎諫,終曰諷諫,且曰:吾從者諷乎!蓋以諷之效,從容一言之中,而龍逢、比干不獲稱,良臣者之所不及也。及觀優之寓於諷者,如『漆城』、『瓦衣』、『雨稅』之類,皆一言之微,有回天倒日之力,而勿煩乎牽裾、伏蒲之勃也。則優戲之伎,雖在誅絕,而優諫之功,豈可少乎?他如安金藏之刳腸,申漸高之飲酖,敬新磨之免戮疲令,楊花飛之易亂主于治,君子之論,且有謂台官不如伶官。至其錫教及于彌侯解愁,其死也,足以愧北面二君者,則優世君子不能不三唶於此矣。故吾於曄之編為書如此,使覽者不徒為軒渠一噱之助,則知曄之感,太史氏之感也歟!至正六年秋七月序。」(《錄鬼簿》、《東維子文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