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國維 > 王國維文存 | 上頁 下頁
說殷


  殷之為洹水南之殷虛,蓋不待言。然自《史記》以降,皆以殷為亳,其誤始于今文《尚書·書序》訛字,而太史公仍之。《書序》盤庚五遷,將治亳殷。」(馬、鄭本古文同)束皙謂:孔子壁中《尚書》,作,將始宅殷V,孔疏謂:「,亳,字摩滅,容或為,宅,。壁內之書,安國先得,,治,皆作,亂,其字與,始,不類,無緣誤作,始,字。」段氏《古文尚書撰異》謂:「,治,之作,亂,,乃偽古文。」束廣微當晉初,未經永嘉之亂,或孔壁原文尚存秘府,所說殆不虛。,《隋書·經籍志》:「晉世秘府所存,有古文《尚書》經文。」束皙所見,自當不誣。且「亳、殷」二字,未見古籍。《商頌》言「宅殷土茫茫」,《周書·召誥》言「宅新邑」,「宅殷」連言,於義為長。

  且殷之於亳,截然二地。《書疏》引汲塚古文雲:盤庚自奄遷于殷,在鄴南三十裡,《史記索隱》汲郡古文:盤庚自奄遷于北蒙,曰殷虛,去鄴三十裡。」《今本紀年》作「自奄遷于北蒙,曰殷」,無「在鄴南三十裡」六字)束皙以《漢書·項羽傳》之「洹水南殷虛」釋之(見《書》孔疏)今龜甲、獸骨出土皆在此地,蓋即盤庚以來殷之舊都。《楚語》白公子張曰「昔殷武丁,能聳其德,至於神明,以入於河。自河阻亳」,蓋用逸書說命之文(今偽古文《說命》襲其語)。《書·無逸》稱高宗「舊勞於外」,當指此事。然則小乙之時,必都河北之殷,故武丁徂亳,必先入河,此其證也。

  《史記》既以盤庚所遷為亳殷,在河南,而受辛之亡,又都河北,乃不得不以去亳徙河北歸之武乙,《今本紀年》襲之。然《史記正義》引《古本竹書紀年》雲:「自盤庚徙殷,至紂之亡,七百七十三年更不遷都。」雖不似《竹書》原文,必隱托本書為之,較得事實。乃《今本紀年》于武乙三年書「自殷遷于河北」,又於十五年書「自河北遷於沫」,則又勦《史記》及《帝王世紀》之說,必非汲塚本文也。

  要之,盤庚遷殷,經無「亳」字;武丁阻亳,先入於河;洹水之虛,存于秦世。此三事已足正《書序》及《史記》之誤。而殷虛卜辭中所祀帝王,訖于康祖丁、武祖乙、文祖丁。羅參事以康祖丁為庚丁,武祖乙為武乙,文祖丁為文丁,其說至不可易(見《殷虛書契考釋》)。則帝乙之世,尚宅殷虛,《史記正義》所引《竹書》獨得其實。如是,則商居殷最久,故亦稱殷。《詩》、《書》之文,皆「殷」、「商」互言,或兼稱「殷商」。然其名起于地名之殷,而殷地之在河北,不在河南,則可斷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