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國維 > 王國維文存 | 上頁 下頁
敦煌漢簡跋一☆


  制詔酒泉太守:敦煌郡到戍卒二千人,發酒泉郡。其假口如品!司馬以下將卒長吏將屯要害處,屬太守。察地刑,依阻險,堅辟壘,遠候望,母(第一簡)

  (上闕)陳卻適者,賜黃金十斤。□口元年五月辛未下。(第二簡)

  右二簡書法相似。又自其木理觀之,乃一簡裂為二者。第二簡「斤」字之半尚在第一簡末,可證也。此宣帝神爵元年所賜酒泉太守制書。《獨斷》雲制書「其文曰制詔」三公、刺史、太守、相,又雲:「凡制書,有印,使符,下遠近皆璽封,尚書令重封。」故漢人亦謂之「璽書」。《漢書·武五子傳》元康二年,遣使者賜山陽太守璽書,曰,制詔山陽太守,。」《陳遵傳》:宣帝賜陳遂璽書,曰「制詔太原太守」,《趙充國傳》:「上賜書曰,制詔後將軍,。」下文目為進兵璽書。則璽書之首,例雲「制詔某官」。此簡雲「制詔酒泉太守」,則賜酒泉太守書也。案《趙充國傳》神爵元年,先零羌反。遣後將軍趙充國擊之(《宣帝紀》在四月)。酒泉太守辛武賢奏言:「屯兵在武威、酒泉、張掖萬騎以上,皆羸瘦。可益馬食,以七月上旬齎三十日糧,並出張掖、酒泉,合擊罕、幵在鮮水上者。,於是即拜武賢為破羌將軍(《宣帝紀》在六月),而以書敕讓充國曰:「今詔破羌將軍武賢將兵六千一百人,敦煌太守快將二千人,長水校尉富昌、酒泉侯奉世將婼、月氏兵四千,亡慮二千人。齎三十日糧,以七月二十二日擊罕羌,入鮮水北句廉上1云云。後從充國計,兵不果出。均與此詔情事合。但此詔下于五月辛未(二十一日),尚在武賢拜破羌將軍之前,此時酒泉太守即系武賢。又其時敦煌戍卒已至酒泉,武賢奏言屯「兵在武威、張掖、酒泉萬騎以上」可證也。後從武賢大舉之議,故敦煌戍卒二千人別以敦煌太守快領之。此時太守未行,故令司馬以下與將卒長吏將屯要害處,受酒泉太守節度也。司馬與將卒長吏皆統兵之官,將卒長吏即將兵長史。古「史」、「吏」二字通用。

  《漢書·百官公卿表》郡守有丞,邊郡又有長史,掌兵馬,秩皆六百石。」《續漢書·百官志》郡當邊戍者,應為長史。」是邊郡有長史,又稱將兵長史。《後漢書·和帝紀》永元十四年五月丁未,初置象郡將兵長史官。,班超傳》:「建初八年,拜超為將兵長史。」(《章帝紀》稱為「西域長史,《班勇傳》元初六年,敦煌太守曹宗遣長史索班將千余人屯伊吾。」蓋皆敦煌郡之將兵長史也。

  後延光二年,以班勇為西域長史,自是訖於漢末,常置此官以領西域各國,如都護故事。實則本敦煌郡吏,後乃獨立,不屬敦煌,然長史之名,猶郡吏之故號也。此詔乃神爵元年物,已有將卒長史。後漢謂「卒」為「兵」,故改稱「將兵長史」,其實則一也。雲「神爵元年五月辛未下」者,亦制詔舊式。《隸釋·中常侍樊敏碑》所載詔書,末署「延熹元年八月廿四日丁酉下,魏下豫州刺史修老子廟詔,末署「黃初三年十月十五日□子下,木簡有新莽詔,末署「始建國三年五月己醜下」,皆是也。此詔本下酒泉太守,其出於敦煌塞上者,蓋由酒泉傳寫至此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