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國維 > 王國維文存 | 上頁 下頁
書吳縣蔣氏藏唐寫本《唐韻》後


  吳縣蔣伯斧郎中藏唐寫本《唐韻》,存去、入二聲,去聲首又闕一送、二宋、三用、四絳、五真、六至、七志及八未之半,中間又闕十九代之小半,廿廢、廿一震、廿二槨、廿三問、廿四掀及廿五願之大半。曩蔣君跋此書,以此為陸法言《切韻》原本,又以為長孫訥言初箋注之本。然余則以此為孫愐書,此有數證焉。蔣本廿三線「艦」字下注雲陸無訓義。」五十五證「瞪」字下注雲:「陸本作,眙,。」廿麥「鎘」字下注雲:「陸人格韻。」凡三引陸《韻》,則此本非陸《韻》也。世鐸「強」字下注雲開元十三年置擴騎。」案長孫《箋注》成於儀鳳二年,而此有開元十三年事,則此本非長孫氏《箋注》也。其為孫愐書,亦有數證。隋唐韻書皆曰「切韻」,獨孫愐取《周易》、《周禮》之乂勒成一,書,名曰《唐韻》,見於《自序》。此本卷五如題尚存,曰「《唐韻》卷第五」,與孫《序》合。是為孫書之證一也。孫《序》雲:「州縣名號亦據今時。」又雲武德以來創置(及)[迄]開元三十年並列注中。」蔣君《跋》中舉未韻之「暨」字,《廣韻》注雲諸暨縣,在越州。」此本雲「在會稽」。霽韻之「薊」字,《廣韻》注雲:「縣名,又州。」開元十八年以漁陽為薊州。此本直雲「縣名」。代韻之「代」字,《廣韻》注雲:州名。」此本雲郡名。」緝韻之「汲」字,《廣韻》注雲:「縣名,在衛州。」此本雲:「郡名,在衛。」謂郡縣之沿用隋名者,即以此為法言書之證。

  余謂此正孫書之證也。《舊唐書·玄宗紀》天寶元年二月,天下諸州改為郡,刺史改為太守。」唐時建置,以此及乾元元年複郡為州為最大。孫《序》所雲「開元三十年」,即天寶元年(開元無三十年)。越州之為會稽郡,薊州之改為漁陽郡而僅存薊縣,代州之為代郡,汲縣之為汲郡,皆(開元三十)[天寶元]年事,與隋無涉。又此本注中說水、地所在凡五十餘科,皆舉郡名,不舉州名,正《序》中所謂「州、縣名號悉用今時」者。惟「歙」字下注雲「縣名,在歙州」,不雲「新安郡,「鄭」字下注雲「縣名,在鄭州」,不雲「文安郡」,「鄣」字下注雲「新息縣,在豫州」,不雲「汝南郡」;「鄴」字下注雲「縣名,在襄(當作「相,州」,不雲「鄴郡」。然舉郡名者五十餘科,而舉州名者僅四科,自系偶爾疏失。且「歙」字、「鄭」字下均雲縣名,不雲州名,尤為是時已無歙州、鄭州之證。此其為孫書之證二也。魏鶴山《唐韻後序》雲:「今書升藥、鐸于麥、陌、昔之前,置職、德於錫、緝之間。」所謂「今書」,謂《禮部韻略》,是鶴山所見《唐韻》藥、鐸、職、德亦如此本之次。是此本為孫書之證三也。

  孫《序》又雲:「其有異聞、奇怪傳說、姓氏原由,備載其間,皆引馮據。」又列其引據書目,關乎姓氏者有《姓苑》、《風俗通》、賈執《姓氏英賢傳》、王僧孺《百家譜》等。是韻書中詳注姓氏,始于孫愐。此本注中,姓氏雖不如《廣韻》之詳,然每字之為古姓氏者,已概舉無遺。此其為孫書之證四也。《封氏聞見記》雲:「陸法言《切韻》凡一萬二千一百五十八字。爾後有孫愐之徒,以字書中閑字釀於《切韻》,殊不知為文之要,匪是陸之略也。」(稚雨堂刊本「要」、「匪」二字誤倒)今此本所增之字,皆注雲「加」,又多雲「出《說文》」、「出《字林》」、「出《音譜》」云云,即封《記》所謂「以字書中閑宇釀於《切韻》」者。封氏雖雲「孫愐之徒」,不專指一家,而此書正與之同。此其為孫書之證五也。《廣韻》三鐘「恭」字下注雲:「陸以恭、嫩、縱等入冬韻,非也。」考之大徐《說文》,則「恭」,倶容切,「縱」,即容切;「嫌」,息恭切,皆在鐘韻。

  大徐《說文》用孫愐音,則孫愐始改此數字入鐘韻。《廣韻》此注必系《唐韻》舊文。今此本麥韻「鎘」字下注雲「陸入格韻。」與《廣韻)「恭」字下注例同。此其為孫書之證六也。《廣韻)一書!兼采諸U《切韻》,然首載陸法言、長孫訥言、孫愐三《序》,是以陸、孫二《韻》為藍本之證。考《倭名類聚鈔》引諸家《切韻》,中有孫愐《切韻》二十五條,《唐韻》三百八十四條。其字見於此殘本者,多與此本合,與《廣韻》合者亦十之八。其與此本異者,則《廣韻》多合於此本,而異於《倭名鈔》所據之本。此由《倭名鈔》已經後人增改(見日本稻葉通邦《倭名類聚鈔序》),故有此不合。此其為孫書之證七也。前蔣君跋此書,謂書中于太宗諱「世」字,睿宗諱「旦」字,皆闕筆,代宗以後之諱則否。玄、肅二宗之諱,皆在乎韻,不可考。餘細檢全書,見九禦中「豫」字(代宗諱),四十榪「槎」字注中「豫」字,十三末中「括」字(德宗諱),均不闕筆。然三十一條「□字下注中豫州之「豫」作「豫」,闕末二筆。則此書當是肅、代之間寫本。當寫第四卷時,肅宗未崩,比寫至第五卷末,則已聞代宗更名及登極之詔(均在四月)。故不闕于前而闕於後,不闕于大字而闕於小注也。是歲距孫氏書成已十年,其所寫者為孫氏書無疑。此八證也。此本既得證明為孫氏書,則《唐韻》種種疑問均可迎刃而解。惜蔣君墓已宿草,不能複起而與討論此事也。

  孫氏《唐韻》,唐、宋二志著錄均雲「五卷」。蔣氏所藏殘本,入聲首亦題「《唐韻》卷第五」。惟魏鶴山《唐韻後序》雲:其《部敘》於一東下注雲:「德紅反。濁,滿口聲。自此至三十四乏皆然。於二十八刪、二十九山之後,繼之以三十先、三十一仙。上聲、去聲亦然」云云。則似魏氏所藏《唐韻》,平聲不分上、下卷。余謂魏氏所謂「部敘」,蓋於每卷首分目之外,別為一總目,其下分注清、濁,以明所以分析之故。其平聲本是同類,故二十八刪、二十九山之後,即繼以三十先、三十一仙。至於本書,則分卷仍與陸《韻》同,自當雲「一先、二仙」,不得雲「三十先、三十一仙」也。今《大宋重修廣韻》孫愐《序》後尚有「論曰」一段,凡一百五字,專論以五音清、濁分韻之理,此即孫氏《部敘》後之總論。有目,故雲「部,有論,故雲「敘」。《部敘》自為一篇,冠於書首,與分卷無涉。惜《廣韻》刪其目而存其論,致使孫氏所分之清、濁不可複考,而其論亦不能知為孫氏所作。微鶴山之言,無由知孫書之審於音理如是矣。孫愐既審於音理,故于陸《韻》部目頗有修正。魏鶴山《唐韻後序》曰:「此書別出,栘,臡二字為一部。」注雲陸與齊同,今別。」又以殘本去、人二韻求之,去聲代十九、願廿五,是中間闕五韻,當有[韻。而入聲有術韻,是捧之去入也。去聲有換韻,入聲曷、末亦分為二,是桓之去、入也。去聲箇後有過韻,是戈之去。則別諄於真,別桓於寒,別戈於歌,皆始于孫氏。又韻中之紐,紐中之字,亦頗有移易。《廣韻》惟齊、栘不分,用陸氏本。其餘皆從孫本,此外別無增損也。

  唐人盛為詩賦,韻書當家置一部。故陸、孫二《韻》當時寫本,當以萬計。陸《韻》即巴黎所藏三本,已有異同。孫《韻》傳之後世可考見者,除鶴山所藏外,如歐陽公見吳彩鸞書葉子本(《歸田錄》)。黃山谷所見凡六本(《山谷題跋》)。鮮于伯機藏一卷(《雲煙過眼錄》)。傳寫既多,故名稱、部目不能盡同。《倭名鈔》所引,有《唐韻》,有孫愐《切韻》。遼希麟《續一切經音義》又引孫愐《廣韻》。而唐段公路《北戶錄》(卷一)引《廣韻》一條(據明影宋鈔本。陸氏刊本作《唐韻》),唐僧慧琳《一切經音義》卷八十引《廣切韻》一條,並見於蔣氏所藏殘本中。蓋孫氏書本因法言《切韻》而廣之,故亦名《廣切韻》,略之則或稱《切韻》或稱「廣韻」。而據其《自序》,則確名「唐韻」。是其書名已自不同。又《倭名鈔》所引《唐韻》及孫愐《切韻》,與《淨土三部經音義》所引孫愐說,以《唐韻》殘本所有者校之,頗有不合。即大徐《說文》所用孫愐反切,亦與《唐韻》殘本有異同。蓋傳寫既多,寫者往往以意自為增損,即部目之間亦不免小有分合。如夏英公《四聲韻》所據之《唐切韻》,與《唐韻》相去尤近,即視為《唐韻》別本為後人增加者,亦無不可。學者苟一思《唐韻》寫本之多,則不必疑其參池不合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