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國維 > 古本竹書紀年輯校 | 上頁 下頁
魏紀


  §武侯

  武侯十一年,城洛陽及安邑、王垣。〈《史記·魏世家》索隱。〉

  宋悼公〈十八年。〉卒。〈《史記·宋世家》索隱。〉

  〈十七年,〉於粵子翳〈三十三年。〉遷於呉。〈《史記·越世家》索隱。〉

  〈十八年,〉〈齊康公二十二年。〉田侯郯立。〈《史記·田敬仲世家》索隱。〉

  〈二十年〉〈於粵子翳三十六年。〉七月,于粵太子諸咎弑其君翳。十月,粵殺諸咎粵滑,呉人立子錯枝為君。〈《史記·越世家》索隱。〉

  〈二十一年,〉于粵大夫寺區定粵亂,立無餘之。〈《史記·越世家》索隱。〉

  齊田午就其君及孺子喜而為公。〈《史記·田敬仲世家》索隱。〉

  【王國維案:《史記·田敬仲世家》索隱:「《紀年》齊康公五年田侯午生,二十二年田侯郯立,後十年齊田午弑其君及孺子喜而為公。」又據索隱引《紀年》,齊宣公薨與公孫會之叛同年。而據《水經·瓠子水注》引,則公孫會之叛在晉烈公十一年,宣公於是年卒,則康公元年當為晉烈公十二年,二十二年當為魏武侯十八年,此事又後十年,當為梁惠成王二年。然索隱又引梁惠王十三年當齊桓公十八年,後威王始見,又案《魏世家》索隱引齊幽公之十八年而成王立,幽公或桓公之訛。則桓公即田午。十八年當惠成王十三年,其自立當在是年矣。年代參錯,未知孰是。】

  韓滅鄭,哀侯入于鄭。〈《史記·韓世家》索隱。〉

  二十二年,晉桓公邑哀侯于鄭,韓山堅賊其君哀侯,而韓若山立。〈《史記·韓世家》索隱。《晉世家》索隱引「晉桓公十五年韓哀侯卒」。〉

  趙敬侯卒。〈《史記·晉世家》索隱引「晉桓公十五年趙敬候卒」。〉

  二十六年,武侯卒。〈《史記·魏世家》索隱。〉

  燕簡公〈四十五年。〉卒。〈《史記·燕世家》索隱。〉

  §梁惠成王

  元年,韓共侯、趙成侯遷晉桓公於屯留。〈《水經·濁漳水注》、《史記·晉世家》索隱。〉

  晝晦。〈《開元占經》一百一。〉

  封公子緩、趙侯種、韓懿侯伐我取蔡,而惠成王伐趙圍濁陽。〈《史記·魏世家》:「初武侯卒也,子瑩與公中緩爭為太子。」索隱引《紀年》曰:「武侯元年,封公子緩、趙侯種、韓懿侯伐我取蔡,而惠成王伐趙圍濁陽,七年,公子緩如邯鄲以作難」云云。案武侯元年當作惠成王元年,據本文自明。《水經·沁水注》引「梁惠成王元年,趙成侯偃、韓懿侯若伐我葵」,《路史·國名紀》己引同,惟「葵」作「鄈」,索隱引作「蔡」,乃字之誤。〉

  鄴師敗邯鄲之師於平陽。〈《水經·濁漳水注》。〉

  二年,齊田壽帥師伐我,圍觀,觀降。〈《水經·河水注》。〉

  魏大夫王錯出奔韓。〈《史記·魏世家》集解。〉

  三年,鄭城邢丘。〈《水經·河水注》。〉

  秦子向命為藍君。〈《水經·渭水注》。《太平寰宇記》雍州藍田縣引「惠王命秦子向為藍田君」,《長安志》引作「梁惠成王命太子向為藍田君」。〉

  四年,河水赤于龍門三日。〈《水經·河水注》。〉

  五年,公子景賈帥師伐鄭,韓明戰于陽,我師敗逋。〈《水經·濟水注》。〉

  六年四月甲寅,徙都于大樑。〈《水經·渠水注》。《漢書·髙帝紀》注臣瓚曰:「《汲塚古文》惠王之六年自安邑遷于大樑。」《史記·魏世家》集解、 《孟子》正義皆引「梁惠成王九年四月甲寅徙都大樑」。〉

  于粵寺區弟思弑其君莽安,次無顓立。〈《史記·越世家》索隱。〉

  七年,公子緩如邯鄲以作難。〈《史記·魏世家》索隱。〉

  雨碧於郢。〈《太平御覽》八百九、《廣韻》二十二昔、《路史·發揮》一注。〉

  地忽長十丈有餘,髙半尺。〈《太平御覽》八百八十。〉

  八年,惠成王伐邯鄲,取列人,伐邯鄲,取肥。〈《水經·濁漳水注》。〉

  雨黍于齊。〈《太平御覽》八百四十二引「惠成王八年雨黍」七字,又八百七十七引全文作《史記》。〉

  雨骨於赤髀。〈《路史·發揮》一注。〉

  齊桓公〈十一年。〉弑其君母。〈《史記·田敬仲世家》索隱。〉

  九年,與邯鄲楡次、陽邑。〈《水經·洞渦水注》。〉

  晉取泫氏。〈《太平御覽》一百六十三、《太平寰宇記》澤州髙平縣條、《路史·國名紀》己注。〉

  王會鄭厘侯于巫沙。〈《水經·濟水注》。〉

  十年,入河水于甫田。又為大溝而引甫水。〈《水經·渠水注》。〉

  瑕陽人自秦導岷山青衣水來歸。〈《水經·青衣水注》。〉

  十一年,鄭厘侯使許息來致地,平丘、戸牖、首垣諸邑及鄭馳道。我取軹道,與鄭鹿。〈《水經·河水注》。〉

  東周惠公傑薨。〈《史記·六國表》集解。〉

  十二年,龍賈帥師築長城於西邊。〈《水經·濟水注》。〉

  楚師出河水以水長垣之外。〈《水經·河水注》。〉

  鄭取屯留、尚子、涅。〈《水經·濁漳水注》。《太平寰宇記》潞州長子縣下引「鄭取屯留、長子」六字。〉

  十三年,王及鄭厘侯盟于巫沙,以釋宅陽之圍,歸厘于鄭。〈《水經·濟水注》。〉

  齊威王立。〈《史記·魏世家》索隱引「齊幽公之十八年而威王立」,又《田敬仲世家》引「梁惠王十三年當齊桓公十八年,後威王始見」 ,今據補。〉

  十四年,魯共侯、宋桓侯、衛成侯、鄭厘侯來朝。〈《史記·魏世家》索隱。〉

  於粵子無顓〈八年。〉薨,是為菼躅卯。〈《史記·越世家》索隱。〉

  十五年,魯共侯來朝。〈《史記·六國表》集解。〉

  邯鄲成侯會燕成侯于安邑。〈《史記·六國表》集解。〉

  遣將龍賈築陽池以備秦。〈《太平寰宇記》鄭州原武縣下。〉

  鄭築長城自亥穀以南。〈《水經·濟水注》:「自亥谷以南,鄭所城矣。《竹書》曰:梁惠成王十五年築也。」〉

  十六年,秦公孫壯帥師伐鄭,圍焦城,不克。〈《水經·渠水注》。〉

  秦公孫壯帥師城上枳、安陵、山氏。〈《水經·渠水注》。〉

  邯鄲伐衛,取漆富丘,城之。〈《水經·濟水注》。〉

  齊師及燕戰于泃水,齊師遁。〈《水經·鮑丘水注》。〉

  邯鄲四曀,室壞多死。〈《開元占經》一百一引作周顯王四年。〉

  十七年,宋景㪨、衛公孫倉會齊師,圍我襄陵。〈《水經·淮水注》。〉

  齊田期伐我東鄙,戰於桂陽,我師敗逋。〈《水經·濟水注》。《史記·孫子呉起列傳》索隱:「王劭案《紀年》梁惠王十七年齊田忌敗我桂陵,與此文異。」又《田敬仲世家》「田臣思」索隱:「《戰國策》作田期思」,《紀年》謂之徐州子期。〉

  東周與鄭髙都、利。〈《水經·伊水注》。〉

  鄭厘侯來朝中陽。〈《水經·渠水注》。〉

  有一鶴三翔於郢市。〈敦煌唐寫本《修文殿御覽》殘卷。〉

  十八年,王以韓師敗諸侯師于襄陵。〈《水經·淮水注》。〉

  齊侯使楚景舍來求成。〈《水經·淮水注》。〉

  王會齊、宋之圍。〈《水經·淮水注》。〉

  趙敗魏桂陵。〈《史記·魏世家》索隱。〉

  十九年,晉取玄武、濩澤。〈《水經·沁水注》。〉

  二十年,齊築防以為長城。〈《水經·汶水注》。《史記·蘇秦傳》正義引「齊」下有「湣王」二字。〉

  〈二十四年,〉楚伐徐州。〈《史記·越世家》索隱。〉

  二十五年,絳中地坼,西絕於汾。〈《水經·汾水注》。〉

  二十六年,敗韓馬陵。〈《史記·魏世家》索隱。〉

  二十七年十二月,齊田肦敗梁馬陵。〈《史記·孫子呉起列傳》索隱。案《魏世家》索隱引「二十八年與齊田肦戰于馬陵」,二十七年十二月在周正為二十八年二月,是《魏世家》索隱已改算為周正也。《田敬仲世家》索隱引「齊威王十四年田肦伐梁戰馬陵」,考《紀年》齊威王以梁惠王十三年立,至此正得十四年。〉

  二十八年,穰苴帥師及鄭孔夜戰于梁赫,鄭師敗通逋。〈《水經·渠水注》。〉

  二十九年五月,齊田肦及宋人伐我東鄙,圍平陽。〈《水經·泗水注》。《史記·魏世家》索隱引作「二十九年五月齊田肦伐我東鄙」。〉

  九月,秦衛鞅伐我西鄙。〈《史記·魏世家》索隱。《商君列傳》索隱引無月。〉

  十月,邯鄲伐我北鄙。〈《史記·魏世家》索隱。〉

  王攻衛鞅,我師敗績。〈《史記·魏世家》索隱。〉

  秦孝公會諸侯于逢澤。〈《史記·六國表》惠王二十九年秦孝公二十年會諸侯于澤,徐廣曰:「《紀年》作逢澤。」《水經·渠水注》引徐說略同。〉

  二十年城濟陽。〈《水經·濟水注》。〉

  秦封衛鞅于鄔,故名曰商。〈《水經·濁漳水注》、《路史·國名紀》己。《後漢書·光武帝紀》注引作「衛鞅封於鄡」。〉

  三十一年三月,為大溝於北郛,以行圃田之水。〈《水經·渠水注》。〉

  邳遷于薛,改名徐州。〈《水經·泗水注》。《史記·魯世家》索隱引「梁惠王三十一年下邳遷于薛」,《孟嘗君列傳》正義引「梁惠王三十年下邳遷于薛,改名徐州」,「三十」下奪「一」字。〉

  〈三十二年,〉與秦戰岸門。〈《史記·秦本紀》索隱。此年據《史記·六國表》補。〉

  三十六年。〈《春秋經傳集解·後序》:「惠王三十六年改元從一年始,至十六年而稱惠成王卒。」〉

  一年。〈《春秋經傳集解·後序》。〉

  〈二年,〉鄭昭侯武薨,次威侯立。〈《史記·韓世家》索隱。〉

  〈九年,鄭〉威侯〈七年。〉與邯鄲圍襄陵。五月,梁惠王會威侯于巫沙。十月,鄭宣王朝梁。〈《史記·韓世家》索隱。〉

  〈十年,〉齊田肦及邯鄲韓舉戰于平邑,邯鄲之師敗逋,獲韓舉,取平邑、新城。〈《水經·河水注》。〉

  〈朱氏右曾曰:此事《水經注》引作晉烈公十年,索隱雲《紀年》敗韓舉當韓威王 八年,計相距七十八歳,不應有兩田肦、兩韓舉。考《趙世家》雲:「肅侯二十三年, 韓舉與齊、魏戰,死于桑丘。」肅侯元年當梁惠王二十二年,下逮後元十年,為肅侯 之二十五年,蓋《趙世家》誤「五」為「三」,《水經注》誤「惠成後元十年」為「晉 烈公十年」也。至《韓世家》以韓舉為韓將,則更舛矣。 〉 十一年,〈會韓威侯、齊威王于〉平阿。〈《史記·孟嘗君列傳》:「田嬰與韓昭侯、魏惠王會齊宣王東阿南,盟而去。」索隱曰:「《紀年》當惠王之後元十一年,作平阿。但齊之威、宣二王文舛互不同也。」案韓昭侯《紀年》亦當作韓威侯。〉

  十三年,會齊威王于甄。〈《史記·孟嘗君列傳》索隱。〉

  四月,齊威王封田嬰于薛。十月,齊城薛。〈《史記·孟嘗君列傳》索隱。〉

  嬰初封彭城。〈《史記·孟嘗君列傳》索隱。〉

  【王國維案:此司馬貞據《紀年》為說,非本文。】

  十四年,薛子嬰來朝。〈《史記·孟嘗君列傳》索隱。〉

  十五年,齊威王薨。〈《史記·孟嘗君列傳》索隱。〉

  十六年,惠成王卒。〈《春秋經傳集解·後序》。〉

  §今王

  〈四年,〉鄭侯使韓辰歸晉陽及向。二月,城陽、向,更名陽為河雍,向為髙平。〈《水經·濟水注》引無年,《史記·趙世家》集解:「徐廣曰:《紀年》雲魏襄王四年改河陽曰河雍,向曰髙平。」據此補。又《秦本紀》集解:「徐廣曰:《汲塚紀年》雲魏哀王二十四年改宜陽曰河雍,向曰髙平。」案《紀年》終於今王二十年,不得有二十四年,「二十」字衍。〉

  碧陽君之諸禦產二龍。〈《開元占經》一百十三。〉

  〈五年,〉燕子之殺公子平。〈《史記·燕世家》索隱。〉

  齊人禽子之而醢其身。〈《史記·燕世家》集解。〉

  趙立燕公子職。〈《史記·六國表》集解。《趙世家》: 「趙召燕公子職于韓,立以為燕王,使樂池送之。」集解:「徐廣曰:《紀年》亦雲爾。」〉

  六年,秦取我焦。〈《路史·國名紀》己。〉

  齊地暴長,長丈餘,髙一尺。〈《太平御覽》八百八十引作周隱王二年。〉 七年,韓明帥師伐襄丘。〈《水經·濟水注》。〉

  秦王來見於蒲阪關。〈《水經·河水注》。〉

  四月,越王使公孫隅來獻乘舟,始罔及舟三百,箭五百萬,犀角、象齒。〈《水經·河水注》。〉

  齊宣王〈八年。〉殺其王后。〈《史記·田敬仲世家》索隱。〉

  楚景翠圍雍氏。〈《史記·韓世家》集解。〉

  秦助韓,共敗楚屈丐。〈《史記·韓世家》集解。〉

  韓宣王卒。〈《史記·韓世家》集解。〉

  齊、宋圍煮棗。〈《史記·韓世家》集解。〉

  八年,翟章伐衛。〈《史記·魏世家》索隱。〉

  秦楮裡疾圍蒲不克,而秦惠王薨。〈《史記·樗裡子列傳》索隱。本不系年,以秦惠王薨年考之列此。〉

  九年,洛入成周,山水大出。〈《水經·洛水注》。〉

  五月,張儀卒。〈《史記·韓世家》及《張儀傳》索隱。〉

  楚庶章帥師來會我,次於襄丘。〈《水經·濟水注》。〉

  十年十月,大霖雨,疾風,河水溢酸棗郛。〈《水經·濟水注》。〉

  十二年,秦公孫爰帥師伐我,圍皮氏,翟章帥師救皮氏圍,疾西風。〈《水經·汾水注》。〉

  十三年,城皮氏。〈《水經·汾水注》。〉

  〈十四年,〉秦內亂,殺其太后及公子雍、公子壯。〈《史記·穰侯傳》索隱。〉

  〈十六年,秦拔我蒲阪、〉 晉陽、封穀。〈《史記·魏世家》「哀王十六年,秦拔我蒲阪、陽晉、封陵。」索隱曰:「《紀年》作晉陽、封穀。」〉

  十七年,邯鄲命吏大夫奴遷于九原,又命將軍、大夫、適子、戍吏皆貉服。〈《水經·河水注》。〉

  十九年,薛侯來,會王於釜丘。〈《水經·濟水注》。〉

  楚入雍氏,楚人敗。〈《史記·韓世家》集解。〉

  二十年。〈《春秋經傳集解·後序》:「今王終二十年。」〉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