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國維 > 東山雜記 | 上頁 下頁 |
秦陽陵虎符跋 |
|
羅氏唐風樓藏銅虎符一,長漢尺四尺許,左右二符,膠固為一,金錯篆書,文各十二,曰「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陽陵」,實秦虎符也。按《漢書·景帝紀》:「葬陽陵。」《地理志》雲「左馮翊有陽陵縣。」班氏原注:「故弋陽,景帝更名。」則用陽陵至漢景帝時始有此名。此符疑為漢物,然與漢符不合者有五:一《史記》及《漢書·文帝紀》「二年九月,初與郡國守相為銅虎符、竹使符。」今傳世漢符,其文字皆雲與啣啣太守為虎符,與此符文絕不相同。又陽陵乃縣名,並非郡國名,無與為虎符之理。此與漢制不合者一也。漢符之數,則應劭雲銅虎符第一至第五。今傳世漢符,輒雲啣啣啣啣為虎符左符或右符,其又於肋下雲左啣右啣。其左符右符,皆記數字,不記甲乙。此符雲甲兵之符,與漢制不合者二也。漢符傳世者,其文刻於脊上,合之而後可讀,如周官傅別之制。此符左右文同,皆在脊上,如周官質劑之制。此其不合者三也。《史記正義》引崔豹《古今注》雲:「銅虎符,銀錯書之。」(今《古今注》無此條)崔豹,魏人,所記者當為漢魏之制。又今傳世漢符,皆系刻字。此符獨用金錯。則其不合四也。此符字畫頗肥,而所錯之金極簿,幾與濕金以書者相等。若漢世所錯,如莽貨一刀平五千之一刀二字則字細而金厚。他器亦然。此其不合者五也。若雲秦符,則有四證焉。陽陵雖雲漢景帝所置,然秦之先君有葬于陽者。《史記·秦始皇本紀》:「德公居雍關大鄭宮,葬陽。宣公居陽宮,葬陽。」而秦先王葬處往往稱陵,如惠文王葬公陵,悼武王葬永陵,孝文王葬壽陵。則秦自稱王以後,以陽為二先公所葬,謂之陽陵,其理或有之。又《史記》、《漢書》侯表,高帝時有「陽陵侯傅寬」,今出土封泥之中,有陽陵邑丞印。邑丞,侯國之丞,則高帝時已有陽陵,不自景帝始。其為秦邑,益無可疑。此一證也。此符字數,左右各十二字,共二十四字,皆以六之倍數。按《秦始皇本紀》稱「數以六為紀」,故用六倍數。若漢以五為紀,故印皆用五之倍數,如雲與啣啣太守為虎符左啣是也。此二證也。文字謹嚴寬博,與李斯所書刻石者相似,非漢時人所能仿佛。此三證也。若雲秦符,則其左右二符合並之故,亦可得而言焉。按:秦漢虎符,右常在內,左常在外。《秦始皇本紀》及《高祖本紀》皆雲「秦王子嬰,奉天子璽符,降軹道旁。」蓋于降漢之時,斂左符而合之。秦璽入漢,既為傳國之器,此符雖不復用,亦必藏在內府,為國重寶,合置既久,中生繡澀,遂不可開。否則右符既不常在外,左符亦無入京師之理,二符無自膠固矣。此四證也。惟其長短,頗與《秦本紀》所雲「符、法冠長六寸」者不合。然六寸之符,當指竹使符,漢竹使符亦長六寸,同于秦制。若虎符則發兵之事,貴於慎密,短則易藏而難覓,故僅長四寸許。此又求之事理而可通者也。此符雲甲兵之符,則此外尚有乙丙丁等。按:漢制銅虎符第一至第五,若秦制亦然,則虎符當有自甲至戊五枚,或以訖戊為疑。然秦漢間制度名物,頗有訖於戊者。如衛宏《漢書儀》雲:五夜,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鄭注《周禮·司寤氏》亦曰:「夜時,謂夜早晚,若今甲乙至戊。」則兵符五亦自甲至戊,固不足怪也。李斯書存於今者,僅有泰山十字,琅邪台刻石,則破碎不復能成字矣。即以拓本言之,泰山刻石,亦僅存二十九字,琅邪雖有八十五字,而漫漶過半。此符乃秦重器,必用相斯所書,而二十四字,字字清楚,謹嚴渾厚,經不過數分,而有尋丈之勢,當為秦書之冠。惜系金錯為之,不能拓墨耳。此符「在」字作「十」,猶用古文,不用小篆。若泰山刻石「維初在昔」之「在」,則作「在」字。其鑄符時或猶在巡嶧山之前也。行文半闕之式,古金文中無有也,惟琅邪台刻石,則遇始皇帝成功盛德,及制曰可等字,皆項頂格書,此為抬頭之始。秦虎符左右十二字,分為二行,每行六字,皇帝二字,適在第二行上,亦抬頭之意也。可知此事自秦以來然矣。古代文字頗難作偽,如嶧山刻石文,雖不見於《史記》,然一讀其文,可決其為李斯所作也。秦符雖作十二字,然如「右在皇帝」四字,豈漢以後人所能耶!秦泰山芝罘會稽山刻石,皆三句一韻,一句四字,三句十二字,即六之一倍也。琅邪台刻石,其頌二句一韻,其二百八十八字,六之四十八倍也。後序三句一韻,每句字數不等,其一百二十字,則六之二十倍也。可知秦時文字,皆以六為紀。後世傳秦璽文,所謂「受命於天,既壽永昌」者,獨為八字,與秦文字之例不合,疑為後人假託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