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夫之 > 相宗絡索 | 上頁 下頁
六位心所


  識之本體為心王。王猶主也,統領當位心所也。心王所發之作用為所。

  一「遍行」

  八識皆有。遍者,遍四一切心也。

  (一)「遍一切性」。善惡無記皆因觸受而生,作意而起,想思而成。

  (二)「遍一切識」。謂八位識皆以此五種心所而為其體用。若此五心不動,止是無覆之光,識體不立,識用不行。自七識以下七位識所有遍行,皆是第八遍行流注。識雖有八,遍行無二。當其瞥爾與根身器界相緣起識者,即是八識遍行。觸八識相分而受之,因作意認為自內我,增長想思,即是七識遍行。於觸受作意想思上諸分別,即於所觸受等更增分別觸受等相,而始終以此五為分別主,即是六識遍行。其八識一動,即分注五根,如一油透五鐙草,相緣起諸苦樂舍等違順觸受作意想思,即是前五遍行。

  (三)「遍一切地」。謂三界九地,有此識則有此遍行心所。初地八識遍行俱全,二地以上除鼻舌二識遍行,六地以上唯八識遍行常住不滅。

  (四)「遍一切時」。謂自無始之始至究竟之終,其餘心所或有間斷,唯此五種心(「心」下應有所字)貫徹八位識中,刹那不停,浩劫不息。有所緣,則緣別境以下五位;無所緣,則守其本位,而自爾分明。此一位乃唯識之本領,萬法之根苗,未到金剛道後識體,此心所無可脫離,行於五位,終不休息,所謂一波才動萬波隨也。此心所凡具五品,一發俱發。一「觸」,初與所緣相觸,覺有彼境也。二「受」,引所觸以為自受之憂喜苦樂舍也。三「作意」,念方動之機也。四「想」,有此能想之靈,可入事理也。五「思」,有此能思,可自起作為也。緣觸生受,緣受作意,緣作意而成想思,故《成唯識論》以觸為首。凡所觸所受,作意乃知,想思皆作意現行,故《規矩》以作意為首。

  二「別境」

  十遍行中起諸心法,各各緣境而別成境界,不得一時俱有,或一品孤行,或相緣而成二成三乃至成五。此心所第八無有,以第八於根身器界但有觸受,具可作意想思之能,未緣境故,無別注而立一思量之境界。第七有第八相分可緣,內緣根身,遂於見分中起慧,自信為審知明瞭。而餘四必待第六意起方生,故但有慧。第六全,無境合故,緣所忻所求所喜之境而有「欲」;於素所信可之境見為是處而印可之,而有「勝解」;于曾所慣習之境見為利益而記憶系戀,則有「念」;于所印可系心之境一心專注不妄,則有「定」;因而于中展轉思維,智巧從之而生,則複生「慧」。此五以慧為生起之囚;以欲故而立勝解,或以所信為勝解而欲之;以欲解故而成念;以念而成定;於所定而生慧。或展轉緣生,或一類孤行,於善於染皆有,而無記之成有覆,亦因慧而起,因余四而盛。

  三「不定」

  不定者,無有決定之心,不得安隱,乃善惡交持之際,有此心所,是比非二量之所互成,於獨影境不得自在,唯第六意識有此四心。(「心」下應有「所」字)前五現量決定,無此不定。第七堅執非量,亦無此心。(「心」下應有「所」字)意發不恒,當其習於惡而意忽不安,則有「惡作」;其欲向於善而心忽倦怠,則有「睡眠」;其修習善品而善不現前,則旁徨急求而為「尋」,凝神待觀而為「伺」。從此猛勇解脫,則純乎善;從此放散馳求,則墮於染,意識善惡之分,在此而決。

  四「善十一」

  第八為種于含藏之識,雖諸善品,亦其五遍行所成,而非藏中所有。第七純為染根,即使或成善品,亦但法執,不成為善。唯第六全具,以一切善染皆由意造也。前五有同時意識和合,又為諸善之所成就,意中善染,至前五乃發見於事為,如眼見美色不為欣慕留連等,是其無貪。余識餘品,例此可知。然前五識勝劣不等,如鼻舌二識,於信勤不放逸行舍諸品現行,非其勝用。《規矩》言善十一者,統五識言之,非一一識皆具也。十一品中以無貪無嗔無癡三品為戒定慧淨行根本,餘八皆以此三善增善防惡,其與根隨二惑對治。思之可見,不須刻意分別。

  五「根本煩惱」

  八識雖有俱生二執、異熟二障為煩惱種子,而未起七識,不成現行,故無此根本六惑。第七雖未髮露,而執第八為自內我,貪戀隙光,癡迷不晤,怠慢不求還滅,失正法眼而墮邪見,植根深固,蘊毒在中,作前六煩惱之因。至第六則以貪癡慢邪故,不得則生嗔,聞正法而與己異則生疑。至前五功用短劣,雖不能起邪慢疑等見,而貪嗔癡倍為粗猛。根本者,隨惑三品皆由此而生,此為根也。貪嗔癡屬煩惱障,疑邪屬所知障,通雲煩惱,所知必成煩惱也。

  六「隨煩惱」

  隨者,隨根本煩惱而起成諸惡也。凡一切違善順惡,成自惱惱他現行,總以根本六惑為根,隨根隨境相隨不舍。五趣雜生地熾然充滿,二地以上粗能折伏,不能斷絕,乃諸惡之綱宗。而謂之隨者,見過非自此而招,亦不在此折伏,如大盜,持仗把火者為從,根本惑乃其主謀為首也。第八無根本惑,故亦無隨惑。第七有四根惑,成大隨,染有覆無記性為無明。第六三隨二十品全具,以一切煩惱皆從意生,意識備六本惑,則諸惡相隨,無所不至。前五作根依境,不留不結故。無忿恨等蘊毒深重之小隨。又大隨隨癡而起,七六前五俱有癡故,故所同具。中隨隨癡嗔二分而起,第七無嗔,故無。小隨忿恨惱害嫉依嗔,慳依貪癡,覆依疑,誑諂依邪,僑依慢,六惑皆依,故唯六識具有。大中小者,隨惑有三種義:

  (一)「自類俱起」。不信與懈怠放逸等同時俱起,不相妨礙;無慚無愧本同一念,同時俱起。此義大中二隨俱有。若忿則不諂,僑則不覆,乃至乍然之忿必有。(有應作無)深遠之恨,小隨專,注一心不得俱起,此義無。

  (二)「遍染二性」。謂不善、有覆二性。大隨中隨即不成惡,亦有此心,(「心」下應有「所」字)是無明非獨煩惱故。小隨專是惡性,非無記故。此義無。

  (三)「遍諸染心」。若大隨於無慚無愧及忿恨等,皆依此不信等心而遍互相染,由違善故順於不善。若中隨於大小二隨十八種心。(「心」下「所」應有字。)不必皆染,雖不信等未必定無慚愧,若忿恨等尤屬慚愧心變成之惡。若小隨等一念蘊結成毒,全不與大中二隨相應,故皆無此義。故曰皆具名大,具一名中,俱無名小。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