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夫之集 > 王船山先生年譜 | 上頁 下頁
三十三歲


  順治八年辛卯(1651),先生三十三歲。

  春正月雨霽,自永福水砦挈家由間道歸楚,擬省母疾。及至衡陽,譚太孺人已葬於南嶽潛望峰下,合祔武夷先生之墓。

  《譚太孺人行狀》雲:「遺命介之,更無餘語,惟歸葬先君子之右,遠腥穢而不曆城市,協于先君子清泉白石之心而已。」《武夷先生暨譚太孺人合葬墓誌》雲:「有明征士武夷先生暨配譚太孺人先後合葬於此。閱三十七年,塚子介之已卒,不孝季男夫之年七十矣,乃克志焉。」《家世節錄》雲:「嗚呼!無始安再造之功,永天水當歸之痛,此夫之含恨沒齒而不慊者也。哀哉!」潘傳雲:「聞母病,間道歸衡,至則母已沒。」

  按:是年先生三十三歲。「閱三十七年」,正值七十歲。故知譚太孺人合葬必在是年。《五十自定稿》辛醜歲《嶽峰悼亡四首》第一首雲:「不愁雲步滑,慊慊故慵來。多病霜風路,餘生隔歲回。」既有「隔歲」之語,則先生與鄭孺人抵衡陽必在是年春間。第四首雲:「岳阡初甃罷,君此拜姑嫜。」鄭孺人甫抵家即拜姑嫜于岳阡,則譚太孺人業已合葬無疑。

  又按:《五十自定稿》是歲《偶悶自遣》詩雲:「雞聲殘月夜如何,水級危輪又一過。」當是在永福水砦將啟行時覘探道途之作。辛醜歲《來時路》三首自注雲:「悼亡。」第一首雲:「來時苦大難,寒雨飛瀼瀼。」第三首雲:「迢迢荒原路,曲曲粵楚甸。匪羊亦匪牛,窮日曆郊箐。藥苦梅複酸,宛轉遂所綣。凜矣秋霜心,哀哉白日變。」即追敘鄭孺人隨先生由粵返楚備嘗險阻艱難之境也。又辛醜歲《續哀雨詩》第一首雲:「寒煙撲地濕雲飛,猶記餘生雪窖歸。泥濁水深天險道,北羅南鳥地危機。同心雙骨埋荒草,有約三春就夕暉。簷溜漸疏雞唱急,殘燈炷落損征衣。」蓋雨甫霽即啟行也。先生聞母病而未知母沒,故有「三春夕暉」之語,與潘傳可以互證。

  又按:《鼓棹二集》「憶舊」《鳳凰臺上憶吹簫》雲:「楚塞天遙,灕江雨冷,煙雲濕透征衣。指數峰殘雪,候雁先歸。堪歎生生死死,今生事莫遣心違。家山裡,一枝棲穩,碧草春肥。依依舊家枝葉,夢不到峴山,風雪霏微。念鏡中霜鬢,人老漁磯。指點棠梨春雨,猶應化白蝶雙飛。孤飛也。寒煙冪曆,燈火荊扉。」今考「峴山舊家」謂鄭孺人為襄陽望族。「灕江雨冷」即桂山哀雨之意。「楚塞家山」即衡陽南嶽。「候雁先歸」在春初正月。「煙雲濕透征衣」言初霽即行。「一枝棲穩,碧草春肥」則歸裡以後也,與詩集亦可互證。

  遂決計隱遁。

  潘傳雲:「其後瞿式耜殉節于桂林,嚴起恒受害于南寧。先生知勢愈不可為,遂決計林泉矣。」《沅湘耆舊集》小傳雲:「崎嶇楚、粵、滇、黔間,備曆艱險,後以母病間道歸,遂不復出。」

  按:忠宣殉節時先生尚未歸衡,潘傳小誤。先生未嘗至雲、貴,鄧傳亦誤。

  又按:《儒林傳稿》采餘傳雲:「明桂藩在肇慶,瞿式耜薦之為行人司行人,旋以母病歸衡山。」雖刪節筒略,然較潘、鄧兩傳更為核實。

  夏間僑居祁陽,與劉舍人惟贊所居鄰近,時相往還。

  《五十自定稿》是年有《小霽過楓木嶺至白雲庵雨作觀劉子參新亭紋石留五宿》五古二首。《永曆實錄·嚴起恒傳》雲:「永曆二年春,楚師敗于湘潭,何騰蛟被害。楚兵四十余萬,失主洶亂,蹂衡、永、寶、郴間。永州舉人劉惟贊徒步詣行在,疏言往者孤倚一騰蛟,其勢已危,今騰蛟且已矣,而諸帥之所共為尊信者,自輔臣起恒而外,四顧更無其人。疏入,下廷議,起恒不果出。已而諸軍無統,兵益暴,民益怨,以趨於盡,卒如惟贊言。」《沅湘耆舊集·劉惟贊小傳》雲:「惟贊字子參,祁陽人,崇禎己卯舉人。癸未之亂,與衡州同知鄭逢元謀督義勇殲賊魁。國變後以中書屢征不就,隱居西舂之石門庵,榜曰『白雲』。其地在祁、邵之交,宅旁有鯉魚山。所嘗往還者,王船山、鄒艮崖、郭季林諸人外,莫能見也。日坐崖中,吟詠自適,與世事絕。一夕夢陳忠潔公遺以書,撫膺涕泣曰:『澹元其召我矣。』未幾遂卒。」

  按:《行狀》敘先生隨地托跡雲:「或在浯。」潘傳言先生浪遊于浯溪、郴州、耒陽、晉寧、漣、邵之間。浯即浯溪,正在永州祁陽。先生僑居當與子參之白雲庵相近,故得常相過從,留宿賦詩也。第一首雲:「松級偶晨登,樾館聊夕止。輕裾挾餘滋,溪煙宛方起。」又雲:「流耳延雨聲,驚華粲石理。架閣微霄,初英散新紫。」又雲:「淹宿有餘清,實歸載留喜。」當是夏間所作。第二首雲:「三歲度嶺行,薄言觀世樞。壯心銷流丸,林泉聊據梧。歸心存醉石,取似在枌榆。」題末自注:「劉雲亭下石門石座似端州醉石,遂有次作。」蓋子參徒步上疏時曾與先生相晤于肇慶,故回憶醉石而感慨系之也。

  又按:《六十自定稿》庚戌歲《懷入山來所棲伏林穀得二十九首》,就中《青溪石門》《西石門》《松紋石亭》《塢雲庵》四題自注雲:「右祁、邵之間。」今考子參所居正在祁、邵之交,青溪石門、西石門即石門庵所由名也,松紋石亭即所謂新亭紋石也,塢雲庵即白雲庵之別名也。《西石門》詩雲:「循壁渡泉橋,知有幽人宅。」幽人即子參也。

  又按:《五十自定稿》庚寅年《康州謠》題中有「鄒、管二中舍」之語,鄧氏謂鄒即艮崖。《南窗漫記》摘錄郭秀林《涉園草》,有《過劉子參山亭》七絕一首。《沅湘耆舊集·鄒舍人統魯小傳》雲:「字大系,一字近野,號艮崖,酃人。崇禎乙亥拔貢廷試第一,壬午舉人。衡州陷,乃單騎亡之粵,上書總督沈猶龍,卒導總兵宋紀出楚疆,複郴、衡各郡。桂王稱號,授中書舍人。後隱居祁、邵山中,所在常載書簏十數以從,岩棲穀隱,人莫得其蹤跡也。」據此,則艮崖與先生及季林同年友善,並以高蹈著節,宜其與子參相善也。

  冬,複還衡陽。

  《五十自定稿》是年有《過涉園問季林疾遣作早梅詩》四首。

  按:季林與先生同邑,其隱居石獅嶺,仍在衡陽,涉園即其隱居之地。先生以早梅開時過涉園,疑冬初還衡陽。第二首雲:「晚香消盡寒香接,無日無花不早開。」當是十月所作。第四首雲:「先機買隱君能早,後著投生我自癡。」則因己醜歲先生度嶺,季林作詩懷之,以「南原耦耕」相諷也。

  是年詩有《遊子怨哭劉母》四首。

  第一首雲:「遊子豈不知,遐心蕩憑軾。」第二首雲:「憑軾日以遠,流光日以晚。」第三首雲:「昔為倚閭歎,今為絕命思。」第四首雲:「三年九春絕,衰草淩霜靡。」

  按:此詩列于《白雲庵觀劉子參新》之前,詩中所言遊子情事,頗與子參相近,「三年九春絕」之語亦與彼詩「三歲度嶺行」年數相合,然究未得確證,附記俟考。

  《小霽過楓木嶺至白雲庵雨作觀劉子參新亭紋石留五宿》二首。

  以上五古。

  《落日遣愁》一首。

  五律。

  按:詩中有「晴山添雪色,遠樹緩霜鴻」之語,當作於冬月。

  《偶悶自遣》一首。《過涉園問季林疾遣作早梅詩》四首。

  以上七絕。

  是年攸縣劉孝廉自煜有《寄王而農山中》詩。

  《南窗漫記》雲:「劉杜三自煜有寄予山中詩,亦足增人愴然之懷。『病鶴無枝帶箭飛,經年蕪穢惜漁磯。繞床行腳同香飯,哀築當筵仍故衣。築室喜聞名士並,望門真被酒傭非。一蛇霧隱南天遠,綿上何人問割腓。』」《沅湘耆舊集·劉行人友光小傳》雲:「字杜三,攸人,前明丙子舉人。入國朝,為沙河知縣,升行人,未赴卒。原名自煜。」

  按:「綿上一蛇」用介子推事以喻從桂王於嶺表。是歲桂王在南寧,稱永曆五年,詩所謂「南天遠」也。「築室喜聞名士並」,謂與劉子參卜鄰。「行腳香飯」即指白雲庵。故知當在是年。

  又按:《沅湘耆舊集》載杜三《將入閩應召徑衡夜宿前溪寄故人王而農》五律一首。《南窗漫記》所述亦同,「前溪」下注「去郡三十裡」五字。今考:入閩應召當在唐王建號之時,惟未審其在乙酉秋冬,抑在丙戌春夏與初秋。附記俟考。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