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夫之集 > 王船山先生年譜 | 上頁 下頁
三十歲


  順治五年戊子(1648),先生三十歲。

  春夏同居蓮花峰,益講求《易》理。

  《周易內傳發例》自跋雲:「戊子避戎於蓮花峰,益講求之。」

  秋,葬武夷先生于南嶽潛聖峰下。

  《武夷先生墓誌》雲:「先生始終為明征士,遺命不以柩行城市。方隱南嶽潛聖峰下,即蔔其麓以葬。」

  按:潘傳雲:「營葬畢,西走桂林。」今考先生至桂林在是年冬,故知葬期在秋。

  葬元配陶孺人于王衙山。

  《家譜》雲:「配陶氏,葬王衙山,艮山坤向。參憲劉明遇志其墓。」

  按:《沅湘耆舊集》載先生《悼亡七絕》四首,鄧氏謂為元配陶孺人而作。今考第一首雲:「十年前此曉霜天,驚破晨鐘夢亦仙。一斷藕絲無續處,寒風落葉灑新阡。」陶孺人以戊寅來歸,至戊子恰得十年。詩中「新阡」即陶孺人之墓,「曉霜天」及「寒風落葉」皆秋末之語。故知葬期亦在是年秋。

  冬十月,與同年管舍人嗣裘舉兵於衡山,戰敗軍潰,由耒陽、永興、桂陽、郴州走桂林,遂至肇慶。複由湞陽峽過清遠,仍還肇慶。瞿留守式耜特疏奏薦,先生固請終制,桂王深獎許之。

  《永曆實錄·管嗣裘傳》雲:「字冶仲,湖廣衡陽人,中崇禎壬午鄉試。張獻忠陷衡州,購索人士充偽吏。嗣裘走匿深山,獻忠促捕殺之。其見嗣箕為應捕代死,會獻忠去,得免。已而遊廣東,故與蘇觀生善,及是遇觀生於廣州。觀生立唐王聿,授嗣裘給事中。嗣裘竄匿優人舍中,得不拜偽命。遂遁歸南嶽,與行人王夫之舉義兵於衡山,戰敗軍潰,走行在,授中書舍人。」《章靈賦》自注雲:「語雲:孤掌難鳴。《春秋》不諱乾時之戰,言能與仇戰,雖敗猶榮。故涉歷險阻,涓戒同志,枕戈待旦,以有事焉。而孤掌之拊,自鳴自和,至於敗績,雖雲與仇戰者敗亦非辱,而志事不遂,亦何容耶?」又雲:「舉兵不利,遂由郴、桂入粵。先世既以從王起家,胡為釋此不圖,而吝南征之策也?戊子冬,既至行闕,所見尤為可憂。」《行述》雲:「祖棄世,亡考營葬嶽後,旦夕悲號,膺難西走。時前大學士瞿公諱式耜留守桂林,特章引薦。亡考疏乞終喪,得旨雲:『具見孝思,足征恬品。著服闕另議。』」潘傳雲:「大學士瞿式耜特疏薦先生。先生請終制。」

  按:《行述》所雲「膺難」即指戰敗兵潰而言。是年春,桂王在桂林,稱永曆二年。八月,桂王由南寧複至肇慶。十一月,何騰蛟複取衡州。則軍潰當在何軍未至之前。故知以十月舉兵也。先生由衡山至桂林,其途經桂陽、郴州,見《章靈賦》自注。經耒陽、永興,見《五十自定稿》。其由湞陽峽至清遠,亦見《五十自定稿》。當是自肇慶下峽,周覽形勢也。知至清遠後仍還肇慶者,次年春有晨發端州詩,端州系肇慶舊名,若是冬未還肇慶,則來春不得發軔端州矣。

  是年詩除《悼亡四首》外,有分界嶺一首。

  五古。按:此由楚赴粵時所作。

  《湞峽謠》五首。

  《彈子磯》《望夫江》《觀音岩》《飛來寺》《歸猿洞》。

  五絕。

  《月斜》一首。

  按:詩中雲「蕭條秋月橫」,又雲「涼雁過留聲」,蓋作於秋間。

  《永興廖鄧二君邀宿石角山僧閣是侍先君及仲兄硜齋游處》一首。

  按:詩中有「十月寒潭改」之語,知作於十月。

  《清遠城下憶湖湘舊泊》一首。

  按:詩雲「乍放湞江峽,疑運青草湖」,此由湞江順流至清遠之證。以水程核之,必在肇慶謁桂王之後。

  以上五律。

  《耒陽曹氏江樓遲舊遊不至》一首

  七律。詩雲:「野水瑤光上小樓,關河寒色滿樓頭。韓城公子椎空折,楚國佳人橘過秋。淅淅雁風吹極浦,鱗鱗楓葉點江洲。霜華夜覆荒城月,獨倚吳鉤賦遠遊。」按詩中言秋過霜華,必冬初所作。第三句用留侯椎,必作於兵潰之後。

  《河田營中夜望》一首。

  七絕。詩雲:「夜燒連山接暮雲,牙旌高捲管弦聞。負恩自笑夷門客,魂斷邯鄲晉鄙軍。」按此似因舉兵時乞援不應而作。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