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夫之 > 春秋世論 | 上頁 下頁
文公十三論十


  厥貉之次,晉失鄭于楚,逮于蕭魚,而後得鄭者五十五年。陽轂之會,晉失魯于齊,逮於斷道,而後得魯者二十年。鞍之戰,晉亦憊矣,然後僅勝而得魯。伐鄭之師十五舉,傾國以與楚戰者再,晉亦殆矣,然後僅勝而得鄭。失之如瓦解之不留,得之如牽羊之不進。藉終不得魯與鄭,則晉莫能以自固,而況為諸侯長邪!

  當趙盾之世,天下三分,而晉最為下。無魯,則無東諸侯也;無鄭,則無陳、蔡也;晉僅保者,宋而已矣。夫晉之失諸侯也,何歸乎?歸於弑父之商臣,弑君之商人也。舉固有之諸侯,委之亂賊而不能收,晉於是曾亂賊之不若矣。故天下之所必侮者,慝心為上,賊行次之。賊行者,惡已昌也,猶麏麚之屈於豺虎也;慝心者,內自喪也,鼠雖有豺虎之心,無能為于白日也。趙盾懷攘晉之心,而固不敢昌,有所護於亂賊,而姑為之討,一若進爭,一若退讓,盱睢姝暖,周章避就於名實之間,以利用其圖君之秘計。彼亂賊者顧得恣其無複忌憚之威,以獵天下於其手,盾之非其敵也久矣。盾心一藏其陰鷙,而天下趨歸於梟獍。始乎履霜,終乎玄黃之血,亦可畏哉!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