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夫之 > 春秋家說 | 上頁 下頁
隱公九論六


  義之制在心,如利斧之析,可否破而無有縈迴其間者也。故以讓制者遠避於受,泰伯、虞仲是已。以攝製者不疑而讓攝,舜、周公是已。惡有持君父之家國,中立於辭受,退不避其榮,進不任其重,縈迴兩端以交喪哉!隱公之可有國,與其不可有國,一惟制之審耳。其不可有,即其可有而欲不有,則如泰伯、虞仲,離之千里,而興廢之故不再與聞,可矣。如其可有,則固有之,居大位,守大器,握大魁,流放竄殛惟所施;定宗禮,翦商、奄,誅二叔,唯所用義不得複聽之他人矣。今所不避者榮也,所不任者重也。公子豫不告而伐衛,行矣;公子翬固請而伐鄭,行矣;先期而伐宋,從之矣。乃若曰吾攝也,弗執焉以自任可也。以君父之國家,倒權而授之臣下,而魯公室之不有威福自此而始,豈徒喪其身之足以償責乎?嗟乎,於肅湣之不免於禍,天也,人已盡矣。持大制而行乎不中正之途,荏苒逡巡,禍固不可避,而咎隨之矣。《易》曰:「過涉滅頂,凶,無咎。」君子之免于咎也,滅頂之不恤,而況其他乎!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