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魏源 > 海國圖志 | 上頁 下頁
水勇小舟攻擊情形疏


  (將軍奕山等)

  道光二十一年八月二十八日,奉上諭:給事中朱成烈奏拒炮之法,以牛革兩片聯而為一,使尖其脊,如蛤之開,負于背後,高出於首。賊如開炮,則群伏于地,牛革上窄下寬,炮子必皆滾落,此陸戰之法。若與水戰,則以木驢置於小舟之上,亦以牛革為之,如船篷式而尖其脊,炮子到脊,滑不能住,皆從兩旁滾入水中。且小舟高不過一尺,木驢高不過三尺,大炮自六七尺以上,飛過不能擊及,可操必勝之權等語。現在逆焰兇惡,全恃炮火,我兵於避炮之法,不可不博采眾論,加意講求。著該將軍參贊,及沿海各將軍督撫體察情形,該給事中所陳禦炮之法,是否可行據實具奏,將此各諭令知之。臣等當即如法,用牛革雙層,上窄下寬,制就蛤形,傍設二環在內,左右分執,以便開合起伏,于常操時,用抬炮遙試,鑼鳴即伏,可躲避。惟兩手持牌,不能執持槍械,又不能遮身後之人,夷人炸炮落地,始行轟裂四擊,毒火滿地,即使牌可護身,不能前進,夷人闖至,徒手亦不能殺賊。至木驢載以小船,加牛皮三層,臣等親放至海面,使快蟹船以子母炮演放,二百步外,兩層俱透,五百斤炮中之連船俱覆。春間在燕塘製造護船擋牌,以大木為架,用藤笆二層,棉胎二層,牛皮三層,用一千斤大炮在三百步外試之,中皆洞徹。詳細體察情形,以此禦夷,皆不得力。惟粵省現制長牌,下綴雙輪,以藤為托,以棉絮厚鋪其上,幔以牛皮,覆以濕被,牌上留孔,以紅糖鹽水灌透,永不乾燥。以二人執之在前,行則護炮,止則為營,植牌時牌尖向後斜立,火箭抬炮,俱可自上溜過,陸戰尚屬可用。該給事中又稱水戰,則以牛皮木驢置於小舟之上,而尖其脊,炮子到脊滑不能住等語,該給事中意在以小勝大,以卑避高,誠不易之論,粵中水勇亦用此法。惟船上不用木驢,系用八人以槳蕩扒龍小艇,旋轉如飛,駛進賊船,即覆舟下水,以首戴之而行,一近賊船,即反船超上,拋擲火彈火炮。得勢則鉤船而上,不得勢仍覆舟荷之而行,大炮下擊,子必落水,且人在水中,萬不能中。但此等人非真習水性者不能驅使,陸續廣為招徠,現在僅得二百餘人。隨火船出沒或可乘間制勝。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