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魏源 > 海國圖志 | 上頁 下頁
西海諸島


  《萬國地理全圖集》曰:亞默利加西海之隅,群島棋布,皆被歐羅巴列國所據,買黑面人墾種之,是以居民稠密。惟中多火峰,屢次地震,狂風輒作,走石飛沙。其島之形勢如弓彎。北極出自一十度至二十六,偏西自六十至八十四度。南及可危等國,北至縛即花旗國之半地。其小嶼在南,北向益增。內有加勒島,和暖豐產,同於南海群島,出白糖酒珈琲珂珂子棉花等物。但因開墾勞費,所出貨價貴昂,是以生意不盛。西班牙國初尋新地之時,到此等島即開馬頭,攻逐土蠻,又買黑奴以耕墾,由此販賣人口之弊起。及西班牙人後到南海大地之金山,遂棄此群島猶敝蹤,不復管轄。由是海賊群赴島港藏匿,攻擊是班牙國之商船,如此英佛荷丁瑞各國,又乘亂據占其地。及佛國大變之時,其藩屬之黑奴即動干戈,將其白主一切戮殺,致萬有餘人受害。嗣後土酋自立為主,是以英國民人,仰體聖書福音之理,知販賣人口,不合律例,明背上帝,是以論飭所有藩屬,島內各黑奴一概釋放。而頒銀六百萬兩,賞還買黑奴之價,共放五十三萬七千之奴,此等仁行殊屬可贊焉。英國在此洲內所據之,島如牙買加。有山下溪澗,灌溉田土,其農甚盛。而其會城京敦,被地震滅,且飄風毀壞。又安地禺亞吉等島,古時歸英國。而多米尼加山地多巴曾被地震,大半敗壞,居民死者數千。地雖廣而民憚勞,所運出之產,價銀二百七十萬兩。荷蘭在此洲內所居之島,止兩處,雖不緊要,其居民多發財。丁抹國,在此洲內所屬島,亦止兩處,專務教其黑奴而釋放之。瑞國亦據小島,在北方,但其生意微少(原無今補)。

  《地理備考》曰:海地島國在美裡加州北區之東南。北極出地十八度起,至二十度止,經線自西七十一度起,至七十七度止。四面枕海,東向波爾多黎各島,西對矮買物、古巴二島,東界安的列斯海,北接大西洋海。長約千五百里,寬約五百五十裡,地面積方六萬里,煙戶一兆餘口。本國地勢,山陵平原相間,海濱陡峭,河道甚多,其長者七。湖則無幾。其最大者曰索馬士,曰英黎幾洛,曰多塞。田土膏腴,谷果豐饒,土產銅、鐵、沉香、綿花、煙葉、藍靛、甘蔗、加非、牙蘭米等物。地氣潮濕,民性不馴,不設君位,國人自立官長以理事。所奉之教,乃羅馬天主公教也。工商皆少。明孝宗宏治五年,為意大裡亞國人所據,越數載,其東土為大呂宋國所取,西土為佛蘭西國所獲。乾隆五十六年,見花旗國自立之後,於是西土黑人首叛佛蘭西國,其後東土之人亦接踵效尤,遂于道光二年合為一國,不受統屬。國分六府,曰西府波爾德比零塞,乃本國都也,建于哥那威海灣。曰南府,曰東府,曰北府,曰東北府,曰東南府。

  《地理備考》曰:本洲之地,隸瑞西國兼攝者,曰桑巴爾多羅美,乃安的列斯島之一也。居緯度北十七度五十五分,經度西六十五度十分。回環約五十裡,煙戶一萬六千餘口。田土肥饒,樹木上品,泊所穩便,舳艫相繼,首邑名古斯達維亞。

  《外國史略》曰:南默利加海隅內,洲嶼棋布星羅。自弗利他半地,延及南亞默利加島嶼,廣袤方圓四千三百八十方裡,與亞西亞之南方相連。其地水多急溜,船率入之必遭危險。各島之山高僅八丈,天氣甚熱,所產惟糖加非南果綿花,而罕谷米。是班亞初到此島時,居民無多,不知工作,是班亞即在列島開埠,廣種植,買黑奴來此代耕。其後他國雲集,或攻擊是班亞而奪其嶼,或開荒蕪而設邦國,島中居民多黑面,約二百九十萬口,或兩洋列國苗裔是巴亞人三十五萬口,英吉利人六十萬,佛蘭西人三十萬,荷蘭人六千五百,地方約二千一百里,居民八十三萬口,其中黑奴三十萬口,白主之黑人十萬口。英國所管者七十五萬口,其中黑面人五十九萬七千口。佛蘭西所管者方圓六十裡,居民二十三萬三千口。荷蘭所管者方圓十三裡,居民二萬一千六百口,大半系黑奴。大尼國所管者八裡,居民四萬五千口。瑞丁所管者二裡半,居民千六百口。黑面人所管者方圓千三百八十五裡,居民約一百萬口。其中佛蘭西人三萬口。最大之島曰海地,昔屬佛蘭西。乾隆五十八年佛國之叛奴,原聽其自主,後叛亂,黑面人皆驅佛國官吏兵士遂自立為王。效花旗國,擇首領管國務,佛國屢攻伐不能克。軍士四萬五千,民壯十一萬三千,水師小船六隻。國帑收六百萬兩,公欠項四百萬兩。當佛國攝權之際,運出加非白糖數百萬兩,自亂後產物遂減。其都曰京港。又是班亞所屬之古巴島,長百五十裡,闊三十五裡,居民七十三萬口,黑奴居三分之一。高山連亙,出金銀石炭,多支河下流。進口之船,千八百八十九隻,運出之白糖二十五萬石,加非五十萬三千石,運入之物共計千八百五十三萬圓,運出之物一千三百萬圓。其煙為眾國所貴。其都系合瓦那,內有大禮拜堂,甚煌耀,費銀十六萬。貴港嶼,亦屬是班亞。廣袤百八十二裡,居民二十八萬八千,其園圃五千七百畝。所出者木料、白糖、綿花、米粟並加非、胡椒、煙、樹膏,每年運入之貨甚多,所出者亦然。

  英人所據之島,計共七所,別有他洲所據。牙買加島之百姓,每年通商利銀約六千萬圓,運入者二千一百萬圓,運出者二千八百萬圓,出銀二百一十萬圓。守兵士三千三百,民壯一萬八千一百。又巴哈馬群洲,每年商利銀二百一十萬圓,運入者六十四萬圓,運出者五十三萬圓,公帑收銀一十三萬三千圓,出十四萬圓。守兵士二百五十,民壯六百。又拉巴突等嶼,每年商利銀三千三百九十圓,運入之貨四百六十六萬圓,運出者千四百八萬圓,國帑收銀三十八萬五千圓,出三十七萬八千圓。守兵五百,民壯六千九百。又安地吳亞等島,百姓所收千二百三十二萬圓,運入之貨二百一萬圓,運出之物三百九十九萬圓,入公帑二十一萬三千圓,出公帑二十一萬九千圓。守兵八百五十,民壯四千八百。又路齊亞島,每年商利銀二百一十萬圓,運進之物四十五萬五千圓,運出者五十八萬一千圓,收公帑七萬六千圓,所出均同。守兵三百,民壯六百。又三位島,每年商利銀九百三十二萬五千圓,運入者二百一十萬圓,運出者一百七十五萬圓,公帑所收二十四萬五千圓,出帑均同。守兵一千一百,民壯四千五百。又北母他等洲,每年商利銀百一十二萬圓,運進之貨二百五十六萬圓,運出者十八萬九千圓,公帑收七萬圓,出七萬五千圓。兵士二百,民壯六百。此島豐磽不一,產白糖、加非等。此藩屬地,若無災難,實海外最美之區。英人派官管理此島,白麵人不多,其黑面人則遍處散聚,有耶穌之教師,各處教之。又大尼荷蘭等國,所據之洲甚微,今不悉敘。

  《外國史略》:巴他峨尼地之南,所稱火地之矮人,悉缺食物。終年冰雪,由大西洋望大東洋所駛之各船,隨所稱焉,義蘭海峽,往來風甚烈。法蘭島,英人據之,以捕鯨魚、海馬、海牛,天氣雖冷,尚有牧場,足養牲畜,並出各項食物,居民罕少,再南則冰雪之地,全無居人矣。

  案:承平既久,人滿為患,奸宄日作,財用匱乏,一切便宜苟且,比於剜肉醫瘡,勢如養癰,終必潰敗。彼昏不知,方藉口庶哉之,歎生聚之,謀而不知,時勢迥殊,後之轍,非前之跡也。歐羅巴人極意搜求新地,得片土即經營墾拓,遂使萬古窮荒之僻島,畢獻精華,壯哉,南極未開新地附錄。

  《職方外紀》曰:先是閣龍諸人,既已覓得南亞墨利加矣。西土以西把尼亞之君複念地為圓體,徂西自可達東,向至亞墨利加,而海道遂阻,必有西行入海之處。於是治海舶,選舟師,裹餱糧,裝金寶,繕甲兵,命一強有力之臣名墨瓦蘭者,載而往訪。墨瓦蘭既承國命,沿墨利加之東偏紆回數萬里,展轉經年歲,方茫然未識津涯,人情厭斁,輒思返國,墨瓦蘭懼功用弗成,無以覆命,拔劍下令舟中曰:「有言歸國者斬」於是舟人震懾,賈勇而前。己盡亞墨利加之界,忽得海峽,亙千餘裡,海南大地,又複恍一乾坤。墨瓦蘭率眾巡行,間關前進,只見平原漭蕩,杳無涯際,入夜則磷火星流,彌漫山谷而已。因命為火地,而他方或以鸚鵡名洲者,亦此大地之一隅。其後追厥所自,謂墨瓦蘭實開此區,因以其名命之曰墨瓦蠟,為天下之第五大州也(《四庫全書總目》辨此雲,中國地數萬里。為一州,此海峽僅千餘裡,亦指為一州,豈非荒誕。源案此書,言過海峽後始見海南大地,又恍一乾坤,非即以海峽為一州也。猶西洋來中國者必繞過大浪山海峽,始至阿細亞洲,非即以大浪山峽為州也。海南大地,據地球儀器考之,亦必確有數萬里之地,在南極左右。但西人初至其地無人可訪,又無暇周繞測量,是以僅言其略。實無以海峽當一洲之說。蓋西人書所謂峽者有三焉,兩洲相接細地相連如西紅海之峽是也,兩島中斷舟過其間如小瓜哇與下港之峽是也,海岸鬥出海中形如箕舌,若南洋滿剌加南印度戈什峽,小西洋大浪山之峽是也。是峽於後二者必居其一)。墨瓦蘭既逾此峽,遂入太平大海,自西複東,業知大地已周其半,竟直抵亞細亞馬路古界。度小西洋,越利未亞大浪山,而北折遵海以還報本國,遍繞大地一周。四過赤道之下,曆地三十萬餘裡,從古航海之績,未有若斯盛者。因名其舟為勝舶,言戰勝風濤之險,而奏巡方偉功也。其人物、風俗、山川、畜產,與夫鳥獸蟲魚,俱無傳說,即南度極數道裡遠幾何皆推步未周,不敢漫述,以俟後之君子。

  《澳門新聞錄》曰:道光庚子,有佛蘭西二船,往南極考察地方,船主阿威厘統理之。正月十九(即十九年十二月十五日),直至南極之六十六度,遙望已見有地方,第三日離南極地不過五六裡,遂遣小船向無冰處登岸上,拾取石塊。地甚大,一望無邊,阿威裡本欲細心考察。第五日,忽見離岸一帶皆已成冰,不得已即回,第六日忽遭暴風,西厘船險幾撞破,更不敢向南極駛去。南極下地方寒冷可畏,並不見有走獸等物,即海騾亦不見一隻。阿威厘今既考察出此地,其名已列于本國行船之館矣。

  又雲考察出南極地方之事,始于米利堅船而佛蘭西人阿威厘今亦已考察至此,於一千八百二十三年,有捕獲海騾之人名吻特厘,曾駕船駛至南極之七十四度,並無險阻,更為溫暖。於一千八百三十九年六月十九(即十九年五月初九日),阿威厘曾寫信與噶拉巴之才藝館,辨駁此事,雲吻特厘所說,果真何不駕船直向南極駛去。阿威厘自言於二月十五(即十九年正月初二日),駛至紐耶蘭島,同山威治島之間,尚未到吻特厘所說之處,即見有冰山,阻其去路,一望無邊,欲尋一縫隙前進,亦不能得。或者吻特厘到彼處時,適值冰山盡消,故無阻礙,得到七十四度,亦未可定。但每年額連蘭島出海漁船不少,豈無間遇冰消可至七十四度者乎,此阿威厘辨駁之語。但以理度之,愈近南極,天氣應愈溫暖,何以反天寒冰大,是天氣之冷暖,並不全系乎度數之遠近,況船主巴裡亦曾駕船到過南邊七十五度之墨威厘島,而船上之夥長人等亦仍在船面行走,二三點鍾之久,始覺微寒而已。是巴裡所到之處,比吻特厘更近南極一度,而天氣亦不覺十分寒冷,更見吻特厘所言之可信,而阿威厘天寒冰大之說可疑(案:兩極下皆太陽行度所不到,皆冷帶也,距熱帶溫帶甚遠,是冰阻無人物之說,甚確而南極下溫暖之說,全無此理)。

  又雲考察南極地方之事,雲有新回來之,阿彌利堅洲育奈士迭國溫先呢士船,船主名威厘機士。此船離腮呢島已八十日,正月十九(即十九年十二月十五日),直駛至南極之六十四度二十分,見有地土,此船曾繞著南極海岸,遊行七百里。因離岸稍近,常致擱淺,常為冰山所環繞,並曆暴風不少,幸船未撞破。現在帶有南極地方之石回來,有重至百餘棒者,考察出此地,雖無益於貿易之事,然可以釋眾人欲知南極有無地土之疑心。現在三船會合,即要到紐耶蘭島去,若幸得回紐耶蘭,即在往南極考察。

  《海島逸志》曰:和蘭欲胥南洋之地,開擴州府。以甲板船四,各持三載糧,從南海覓地方,望南迅發,窮極涯際,不見島嶼。經一年餘,至昏黑之處,雲霧繞船,不辨天海,毒魚怪鳥,窺人不避,日月無光,晝短只二三時,餘則長夜矣。駭懼而返,及至葛留巴,四舟僅存其二焉。

  《每月統紀傳》曰:地球面上,惟近中帶者最為溫熱,離中帶偏南北兩邊,皆有冬夏之別,寒熱不等,至更遠離中帶兩邊,則寒凍尤甚,常有永不消之冰,英佛等國多有船到南北冰洋,勘察新地,因極南多過冰成大山,不無破船,是以先未察悉。去年有一船游奕南洋露出一大洲,在非利加及米利加二大洲之南,見有等島,名為大風,此外無他生物,亦無果蔬可食,想其地極寒,恐種谷麥不生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