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魏源 > 海國圖志 | 上頁 下頁
彌利堅國總記下(1)


  卷六十一

  ◎外大西洋

  ○彌利堅國總記下

  育奈士迭者,華言總理部落,非地名也。夷圖及貿易通志,謂之兼攝邦國,又曰聯邦國。其船旗方幅,紅白相間,右角別作一小方黑色,上以白點繪北斗形,故名之曰花旗。南懷仁所雲大銅人,即此之落哀倫島也。蓋其地工作有高千餘丈者雲。

  《地球圖說》:合眾國又名彌利堅,又名花旗國。東界大西洋,南界麥西可海,西界麥西可國,並大東洋,北界英屬國。百姓約有二千萬之數,都城地名瓦升敦。部分三十,每部各立一賢士以為總統。各總統公舉一極正至公之賢士,總攝三十部之全政,名伯理師天德。又各部總統,或一年,或二年為一任。惟總攝國政者,四年為一任。按期退職,公舉迭更。每歲俸銀二萬五千員。七分耶穌教,三分天主教。國內遍設大小書院,不計其數。國之男女,無不能書算者。其衣服、制度、言語、禮款,與英吉利國無異。所習之業,士農工商,又有捕鯨魚等藝,多在西北等處。國內運載貨物,陸則有大車小車,藉馬力以行走。又有火輪車,中可住千人,一時能行百八十裡,故國內多造鐵曆轆之路。在水則有火輪船,往來紛紜,較他國更繁盛。又有多船,不用火輪而用馬牽,亦穩而且利,則內地小河所用也。

  國內有至大之城三:即牛亞爾葛城,撲斯登城,非拉達亞城是也。至大之江三:即米西悉比江,米蘇利江,可倫比江是也。江雖列三處,而其內支分不少。西方有高山,相聯不間,土地大半平坦。道光二十七年,與麥西可國兩相決戰,至二十八年盟約和好矣。土產綿花、布呢、麥米、煙、白糖、綠谷、金、銀、鉛、鐵、煤炭、油、木料,並一切造作之器,熊、狼、虎、野貓、鹿、狐狸、水獺、海虎、海犬累、皮物,至於野馬、野牛不勝其數。

  《地理備考》曰:育奈士迭國,華言合眾國也,即所稱花旗,又曰彌利堅。在亞美裡加州北區之中,北極出地二十五度起,至五十二度止。經線自西七十度起,至一百二十七度止。東枕亞德蘭的海,西界大海暨美詩哥國,南連美詩哥國海灣,北接新北勒達尼。長約一萬里,寬約四千八百五十裡,地面積方三百一十六萬里,煙戶一京七兆餘口。平原廣闊,岡陵延袤,山勢峻峭。其亞巴拉士山,為東山之首。在亞德蘭的海濱,跨越諸地。羅說索山,為西方之冠,兆江源大半出此。河之長者曰米西西比,曰米蘇利,曰哥隆比亞,曰亞巴拉濟哥剌,曰麼比勒,曰德拉瓦勒。湖之大者,曰蘇卑裡約爾,曰呼倫,曰米濟安,曰厄列,曰安達裡約,曰章巴拉音。地氣互異,各有不同,冷熱西南為甚。田土參差不一,物產西南為最。谷果繁衍,人多務農。土產五金、煤、礬、磺、煙、麻、綿花、香料、藥材。不設君位,國人各立官長理事。班次首領正副,權理國政,四載一舉,周而複轉。所奉之教,乃修教也。其餘各教任人尊奉,概不禁止。技藝精良,商賈輻輳,原本國昔為英吉利國兼攝之地,乾隆四十年,國人自立,驅逐英吉利官,別為一國。英吉利國與戰,越八載不克,乃聽其自立,不復統屬。嘉慶十七年,本國複與英吉利國交兵,越三載始息。通國分二十六部,曰賣內,曰新杭曬勒,曰委爾蒙,曰馬薩朱塞,曰羅德島,曰哥內的古,曰新約爾克,曰新,日爾塞,曰奔西瓦尼,曰德拉桑,曰馬黎郎,曰委爾濟尼,曰北加洛磷,曰南加洛磷,曰惹爾裡亞,曰阿拉巴麻,曰米西比,曰盧宜西安,曰音的亞那,曰意黎乃,曰迷蘇利,曰德內西,曰根都基,曰可宜約,曰迷詩安,曰阿爾千薩。都城名瓦盛敦。建于波多麻哥河岸,街衢寬闊,其直如矢,園亭花榭,景色幽佳,匠肆林立,遠方輻輳,為本州富麗第一。其國通商沖繁之地,一名新約爾克,一名非拉德亞,一名波斯敦,一名巴爾麼,一名新爾良,一名劄爾勒斯敦,皆沿海大埠也。

  《外國史略》曰:彌利堅國,南及麥西哥海隅,北連英藩屬地,東及大西洋海,及大東海。廣袤方員四萬二千三十裡,濱海地一千二百里,濱湖地四百里。北極出地自三十二度及五十四度四十分。明朝中間,地尚荒蕪,居民亦罕,住林內,以獵為生,不知開墾。然今日掘出墳墓,似是古時廣大之城邑,或系日本、高麗曾到之地,無從考究。今則為西國之大市,民數少而種類多,語音不一,風俗迥異,時結仇交戰。自明朝時,是班亞開創此州之後,英國亦到此地,欲開埠未果。萬曆十二年後,英民複至不得食物,又遭土民之難,或受是班亞之害,或染煙瘴以斃,皆怨而反。會英國有奉天主教之民,為國中官吏所迫,航海西駛,逃於此地,自設公班衙,招氓開墾獲利。英國亦以其地封五爵,各據荒地。荷蘭、瑞丁等國,亦時調其民在海邊開港,皆不久而服英吉利。別有佛蘭西氓所據之地,久亦歸英。於是英人日繁增,土人遠避山林,其良善者漸向教化,複立議事之公會,有事則調遣其丁壯,日久其民益操自主,敢作敢為,不聽英國之命,英人欲增餉稅,民拒不納,由此肇釁。乾隆三十一年,英官在各港口征餉,居民甯將茶葉盡投於海,不願納稅。英國亦封港口,且調兵前往。其氓複公議,寧死不受苛束,遂糾合部眾,立才能之瓦升屯為將軍,與英兵拒戰,兼赴訴於各國。於是佛蘭西、是班亞、荷蘭等國,合盟助之,英人不能敵。於乾隆四十六年,議聽其自為一國,不受英人節制,遂號為育奈士迭國,自是與英人彼此相安。花旗軍深入麥西哥地,麥民力守,終不肯降,後事尚未定也。

  國內山嶺分三段,一系東方,一系山外之西方,一系米西悉北等谷地,本荒蕪,廣袤十一萬三千八百方裡。其東方地約三千里,沿河多港口,地方蕃盛,沿河各穀,可開六萬四千萬畝,居民五百五十萬口。其西地多磽,瀕海地愈肥,民愈罕。西南牧場遠闊,其湖在英吉利花旗交界,稱為上湖。有熱阿耳義湖,胡倫湖,以利雲他利湖,皆廣如海。入大西洋海之江,曰本孫江,長七十一裡。破他馬江,一百三十六裡。撒瓦那江,一百五十裡。亞拉馬他哈江,一百里。熟貴漢那江,一百里。入麥西海隅之河,曰米西悉比河,六百六十裡。米穌利河,六百二十裡。阿希阿河,三百里。押子薩河,四百七十裡。紅河,三百三十裡。地匿士河,百四十裡。可倫比河,長二百三十裡。俱入大東海。江河甚多,通商甚便,火輪船往來不絕。北方出綿花、煙、穀、薯等物。各國產物,並製造者,鐵條價銀約二千零四萬員,鉛石價銀約五十二萬九千員,石炭價銀一百八十六萬員,石鹽價銀六百六十九萬員,各項玉石價三百六十九萬員。所畜牲馬四百三十三萬隻,牛千四百九十七萬隻,綿羊千九百三十一萬隻,豕二千六百三十萬隻,雞、鴨、鵝價值九百三十四萬員。五穀、煙、薯、麻、綿花、羊毛、蠟、白糖、蠶絲、乳奶餅、油等價三千三百七十八萬員,果子價七百二十五萬員。每年所制造物值二千九百萬員。園蔬菜、花等二百九十四萬員。幹魚、醃魚、魚油、鯨骨等貨一百二十五萬員。捕魚銀一千六百四十二萬員。木料價一千二百萬員。巴馬油等貨六十一萬員。皮貨一百零六萬員。人參等貨價五十二萬員。刀、劍各鐵器價六百四十五萬員。金銀寶物四百七十三萬員。鉛、錫、鐵等各項九百七十一萬員。羽毛呢二千六十九萬員。布匹四千六百三十五萬員。雜物六百五十四萬員。插花旗進本地之船,共七千七百三十五隻,外國載貨入港口四千五百四十八隻。花旗所運進之貨,值一萬一千三百萬員,外國船所運進一千四百七十二萬員。是年所出之船七千七百九十只,外國船出口四千五百五十四隻。花旗船運出之貨價八千零二十五萬員,外國船運出價二千三百萬員。本國納稅一千四百四十八萬員。各湖往來之花旗船,與英人公共船隻,值一百六十六萬員。可見其勤奮興旺。惟其商人銀局失信,故外國人無敢賒賣之也。

  居民一千七百零八萬六十六口,白麵男人七百二十四萬九千,女六百九十三萬九千口,黑面人三十八萬六千口,黑面奴二百四十八萬七千口。白麵人務農三百七十一萬七千口,貿易者十一萬七千口,製造匠七十九萬一千口,航海水手五萬六千人,運內河之人三萬三千人,醫生、教師等六萬五千人,術藝之士共一萬六千二百三十三人,男女學生一百八十四萬五千人。康熙三十九年,所有居民共計二十六萬口。道光十年,即至千二百八十六萬口。大半系英國日耳曼人。其國爵無尊賤定分,但人有才能,善積財則貴耳。其民崇拜上帝,多立禮拜堂,善經營。道光十五年掘運河費九千九百萬員,以鐵造平路,亦費四千六百萬員。多識字讀書,亦廣印書。居民善開墾。凡歐羅巴各國民,有缺乏,即遷居花旗國,如有受害者亦遷此地,故開闢愈廣。其國律例合民意則設,否則廢之。每三年庶民擇一長領統管各部。每年俸二萬五千員。長領外複設戶、兵、刑、水師、驛務諸部大官,俸各六千員。立兩會,一曰尊會,即長領並大官辦重務。一曰民會,論民人所獻之議,所稟求之事。每四萬人擇一人,各國皆同。其水師大戰艦十二隻,載炮七八十及一百二十門,其次載四十四炮,三十六炮,又其次或載十六炮至十炮以下。又火輪船五隻,躉船五隻,軍士六千丁。防禦各境,各部自募民壯。歲收餉五千六百萬員,公費約五千三百萬員。銀局未清理,陸續破敗者一百六十一家。所失本錢一萬三千二百萬員。通行銀票四千三百三十萬員,現銀一千零二十八萬員。通國銀票,六千三百八十四萬員,現銀二千六百八十四萬員。通國銀局十餘年,共失銀不下七萬八千二百萬員,其失信損重,天下未有也。

  東北買尼邦部,天氣甚冷,地產不豐,出木料等物。運出者,每年約值二百萬。居民五十萬餘,皆崇正教。多學館城邑不廣,海多支港,木賤便於建船。公餉約六十一萬員。居民多以捕魚為務。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