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魏源 > 海國圖志 | 上頁 下頁 |
北土魯機國沿革(3) |
|
布牙裡,系廣地,東及黑海,北連瓦拉基,廣袤方圓千七百四十裡,居民百八十萬,東方平坦,出牛、羊、五穀、葡萄、鐵、鋼、蜜糖。居民所崇之教與前不異,其都曰所非亞。北方有堅城,四面環之。 亞巴尼部,在亞得利亞海邊,廣袤方圓七百里,居民三十萬,語音各異,崇希臘之教。屢次叛逆。海邊多支港,海賊所叢入。 土耳基最要之部曰路米裡,廣袤方圓四千四百里,居民六百八十萬,多山磐腴田。君士旦,居民六十五萬,本古城也,山水若仙界,昔所立天主禮拜堂,甚宏麗,今為回回會處。其城在七山下,有海峽,其街狹,宮殿大而不美,海港極廣,多風,無巨浪。亞得利亞邑,居民十萬。牙利邑,在海峽,居民八萬。撒羅尼,居民七萬,大半崇回教,惟希臘人能勤,土耳基人則惰。 群島之最大者曰千地亞,廣袤方圓八十八裡,居民二十七萬,周朝時極旺相,居民百二十萬,久服希臘國,後意大裡威尼得據之,此康熙四年也。山水甚美,山峰高七百二十丈,地豐盛,居民萬二千,畏土耳基之酷,不敢墾作,其城與島同名,居民萬二千。道光年間,土耳基虜掠百姓,戮者不勝數。其他島雖小,各出橄欖油、葡萄等物,多水師,為海賊所懼。古時,此島各自為國,土耳基遏其勢,歸回教,中亦多商,在各港貿易,希臘之族,尤狡獪善騙。 土耳基君操全權,昔有嗣君畏兄弟分權,盡殺之,其政悉按回回法,立輔政大臣四員,又立教師以辦法律及教門各事,其大臣統攝文武三軍,兼理國事,各部設頭目,經理百姓,每自恃富強,擅權與國主戰,故多作亂,峨羅斯及他國爭來攻之,幸歐羅巴各國為之防禦得免。民分三品:一曰回回族,最尊貴;二曰徭事,是崇希臘等教之門人,亦同納賦;三曰奴婢,即由外國所販賣及本地所養者。其國之兵三十七萬,歲入國帑銀二千五百萬圓,有大戰艦、火輪船,水手多系希臘人。 《瀛環志略》曰:土耳基三方,古大秦東境(即意大裡亞之羅馬),為西域,自古著名地,東方創辟最早,巴庇倫建國於前,西裡亞代興於後,猶太(一作如大,又作如氐亞,又作如德亞,又作儒德亞)即唐書所謂拂菻國、以色列之族由此興焉,其國自夏、商曆漢季,傳世最久,令辟賢王,後先輝映,西土為希臘開基之地,君士但丁則羅馬東都,比於雒邑,泰西遠隔,神州禮樂車書之化,無由漸被,而在彼土言之,則此數千里者,固商周之耿、亳、豳、岐聲名文物之所萃也。 土耳其本回部賤族,竄身買諾,遺種繁滋,遭時衰亂,揭竿而起,恃其兵力,蠶食東西,遂使名城墮毀,典業散亡,文獻無征,風流歇絕,三方之民,就俎醢之地而困膻汙之俗者,數百年於茲。觀泰西人所著書,西土之困于苛政也尤甚,勝廣之徒,時時攘臂,而彼昏不知,猶晏然為羊車之遊,亡可翹足而待矣。 泰西諸國,跨亞細亞、歐羅巴兩土者,惟峨羅斯與土耳其。土耳基,疆域之大不及峨羅,而擅膏腴之壤,據形便之地,百年來無止戈之日。七椿園,訛為控噶爾,又以千餘年前一統之羅馬移之土耳基,又稱峨羅斯本其屬國,控噶爾用東西迭駕之法,峨羅斯大困,增貢乞和乃免。此出烏巴錫詛咒之言,而《聞見錄》信之,誤矣。兩國黑海亙隔,風馬牛本不相及,自峨羅斯開高加索部(詳峨羅斯圖說)而與土之東壤接,又開波蘭諸部而與土之西境毗連,其初構兵在乾隆中年,維時峨羅斯勃焉方興,戰攻甚銳,土耳基衰機甫兆,兵力猶強,勝敗之數,大略相當,後則南風不競,割講頻仍,近年內訌四起,危如累卵,然究未為峨所兼併者,則由英、佛護持而排解之也。歐羅巴人最惡回教,土耳基之昏虐,又諸國所鄙夷,英、佛於土非有所愛,特以峨羅斯北地荒寒,不長水戰,故僅能比肩英、佛,未足定霸一方,若土耳其為所並兼,則地兼三海(波羅的海、黑海、地中海),于歐羅巴已扼吭而拊其背,諸國其能晏然已乎。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