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魏源 > 海國圖志 | 上頁 下頁
波蘭國沿革


  《職方外紀》:波羅尼,在亞勒馬尼東北,極豐厚,地多平衍,皆蜜林,國人采之不盡,多遺棄樹中者。又產鹽及獸皮,鹽透光如晶,味極厚。其人美秀而文,和愛樸實,禮賓篤備,絕無盜賊,人生平未知有盜,國王亦不傳子,聽大臣擇立賢君,其王世守國法,不得變動分毫,亦有立其子者,但須前王在位時預擬,非預擬不得立,即推立本國之臣,或他國之君亦然。國中分為四區,區居三月,一年而遍。其地甚冷,冬月海凍,行旅常於冰上,曆幾晝夜,望星而行,有屬國波多裡亞地,甚易發生,種一歲有三歲之獲,草、菜三日內便長五六尺。海濱出琥珀,是海底脂膏,從石隙流出,初如油,天熱浮海面,見風始凝,天寒出隙便凝,每為大風沖至海濱(原無今補)。

  《萬國地理全圖集》曰:波蘭國內之地,一曰牙裡西,林叢廣坦,兼有沙,國出五穀、畜牲,林多狼、熊,獻皮受賞。其土多出鹽,百姓並拜天主聖像,信僧誘惑,民惟務農,不織布帛。其省會鄰山城內有文學院。一曰羅多麥,與牙裡西為一國,其五爵代東帝治國政,百姓納田賦稅餉,待其五爵議定而後徵收。其甲口城與其郊廣袤方圓千五百里,居民九萬三千丁,不服他國,城內多廟寺,繁尼僧通商鄰地。

  波蘭國,昔日自主治民,因五爵相爭,峨羅斯與奧地利亞、陂魯斯兩國分奪其大半,道光十二年,效死亂叛,然交戰十餘合,不足抵禦,自後仍歸峨羅斯統轄。產五穀、蜜及木料,居民大半五爵之奴也。其都城曰挖稍城,居民十五萬丁,其中三萬猶太國人,好攘奪。其東方稱曰力刀地,與波蘭國相仿,會城曰味裡那,其內有文學院。窩希尼與破多裡等部,昔歸波蘭國,遍處平敞(原無今補)。《地理備考》曰:耶穌一千八百十四載,有波羅尼亞國者,統歸峨羅斯國,東至峨羅斯,西北皆連布魯西亞國,南接加拉哥維國,長約一千二百七十裡,寬約八百里,地面積方約六萬三千七百里,煙戶三兆九億二萬五千口,土地平坦,多湖河,饒穀果,產銀、銅、鐵、錫、煤、玉、紋石、硫磺、磁器等物,地氣溫和,一望平陽,無山障蔽,北風甚烈,所奉羅馬天主公教,或奉別教,概不禁止。技藝稍庸,匠肆鮮少。通國分為八部:一名馬索維亞,乃會城也,每年由厄羅斯國王欽派總管官一員,駐紮節制。一名加拉哥維亞。一名三多迷爾。一名加利斯。一名魯伯林。一名波羅穀。一名波達拉給亞。一名亞烏斯多窩。

  又曰:加拉哥維亞國,原波羅尼國之地,當波羅尼國版圖入厄羅斯國時,厄羅斯國王欲兼併一統,而奧斯的裡亦欲據之,嘉慶二十年,各國公使齊集維耶納地會議,將其地兩不歸併,另立一國,且議以厄羅斯、奧斯的裡、布魯西三部邦互相覆庇。北極出地四十九度五十八分起至五十度十六分止,經線自東十度五十三分起至十七度五十二分止,東北皆連波羅尼國,西界比裡尼加河,南枕維世都拉河,地面積方約有六百二十裡,煙戶一億一萬四千口,本國一望平原,景色雅致,饒穀、果。地氣較波羅尼國尤暖,不設君位,黎庶自推官長理事,二載更易,奉羅馬天主公教,餘教亦不禁止,民人勤勞,貿易昌盛,會城建於維世都拉河岸,貨物駢集,其加拉辣多慕拉哥爾、塞索維斯二處,溫泉甚多,赴浴如市,乃本國人煙輻輳之地。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