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魏源 > 海國圖志 | 上頁 下頁
印度各土君之國


  新地亞附近之亞甲,即所稱馬臘地也,廣袤方圓四千七百里,居民四百萬有餘口。每年所出之餉,約四百二十萬兩。其都為吳亞未鹿,居民五萬口。鳥音之城,亦堅固,步兵萬四千,騎兵一萬,有大炮二百五十門。常與英抗。

  尼報裡國,亦曰廓爾加,印度之北地也。與西藏交界。山峰插天,居民專務佛教,多拉麻僧,惟念經好靜。不養父母,一女配數男。山內之民,甚勇猛。曾入貢中國。嘉慶十七年,攻及英界,英人攻戰,始讓地議和,此時英人尚駐。其都所稱甲曼士,居民二萬四千。其民互仇戰鬥,山內各有酋長,自專其地,不聽其王之命。產鐵、鉛、銅等。多印度人,亦有回回族,居住此地。其廓爾加族,即由北方所來之矮人,攻服此地。種類語音不同,教門互異,今尚佔據。

  布但地與尼報裡,皆西藏所連之微地。山上雪冰恒積,多煙瘴。平地出蔬菜果麥,居民善灌溉。敬其老猿為仙獸。百姓面貌似中國,而剛健習勞,信佛敬僧,多修寺院。其轉世剌麻,號為活佛。與西藏同俗。亦與旁甲拉通商。其都曰他西蘇屯城。此兩國均未信救主耶穌之教。

  《瀛環志略》曰:餘嘗見米利堅人所刊地圖,五印度共二十餘國,在東者曰孟加拉,曰麥哈爾,曰尼泊爾,曰阿力邑。在北者曰克什米爾,曰勒懷,曰威聊,曰烏納,曰聶離。在中者曰阿爾各拉阿拉哈板特,曰工窪納,曰馬爾窪。在南者曰甘勒士,曰彌勒爾,曰海特爾拉蠻,曰麻打薩,曰噶納的,曰孟買。在西者曰爾勒士布他拉,曰阿布爾信。據米人雅裨理雲,此系五印度舊部落之名。自英吉利據印度後,有分析,有改革,與此圖不同。後見英人所刊五印度圖,與米利堅圖全不同。地名繁簡亦異,地既屬英,當就英圖立說,以資考核。

  塞哥(一作悉國,又作西刻),北印度大國,西域稱為克什米爾(一作加治彌爾,又作加支迷爾,又作夾氏米理裡),乃其別部之名(其國自古以此部為國名。《新唐書》謂之個失密,又謂之迦濕彌羅,《宋史》謂之迦濕彌勒,元人謂之乞石迷耳,皆克什米爾之轉音也),猶尼泊爾之稱廓爾喀,浩罕之稱安集延也。東北雪山環抱,與後藏西徼毗連。西北隅接西域之劄布,西界阿富汗、俾路芝。西南界信地。東西約千里,南北約二千五百里,其地時序和平,山水明秀,沙磧雖多,而田土極沃。農功甚勤,戶口約三百萬。商賈善於行遠,西域、回疆、後藏,處處有之。國舊分左右部,以隆德勤至河為界。河左之西林德部,已降英吉利為屬國。餘諸部皆在河右,各有酋長,不相統屬。乾隆末,勞爾(即剌合)酋長林日星,兼併河右諸部為一。又逾印度河,割阿富汗數城。繼立之王尤雄武,以歐羅巴人為將,戰勝攻取,四鄰畏服。道光十九年,王卒,宗孫嗣立。信任讒佞,大柄旁落,國勢頓衰。先是英吉利攻滅孟加拉,乘勝脅降諸部,值塞哥兩世得賢主,國治兵強,故英人止戈修好。未嘗措意,至是昏庸在位,間隙可乘,遂連年大舉,深入侵割其疆土過半。其所失為何部,尚未得其詳也。國分九部,首曰本若,都城,建於拉維河岸。曰勞爾(一作剌合,米圖作勒懷),貿易繁盛,為通國大都會。曰固宜斯丹,首城名拉德如爾。曰克什米爾,首城同名。曰著這,首城名亞德各。曰亞薩勒,曰北朝威爾,曰幾爾加爾不耳,曰木耳丹,曰勒亞,曰德勒義斯馬伊爾汗,曰德拉合西汗,曰巴合瓦爾不耳,首城皆同名(道光二十年,粵東譯出英人新聞紙,有英軍攻阿付顏尼,峨羅斯約木哈臘欲攻阿付顏尼之說,意在爭北印度也,二十六年,傳聞英人用兵於北印度,有取得西刻之加治彌爾,與後藏接壤,欲赴藏通市之說。西刻即塞哥。加治彌爾即克什米爾。據西人所刻地圖,克什米爾在塞哥極北界。英人果割地至此,則已拊塞哥之背,不止喪地實多,抑且危如朝露矣)。英吉利印度埔頭,孟加拉最盛,孟買次之,麻打拉薩又次之。英吉利本國商船,與歐羅巴諸國之船,每歲往來以數千百計,其稅銀每歲得千餘萬。養兵太多,支銷之外,所餘亦無幾。

  中國之布,從前皆以麻織,自元太祖征印度乃得綿花之種(棉花,初稱吉具),流傳中土,至今衣被九州,功駕桑麻之上。其利溥矣,乃鴉片之毒,亦出於此。五印度諸部,皆產此物,而最多者為馬剌他(川南滇西,地近印度故有栽種鶯粟者),鴉片分兩種。成團者為大土,其價昂,聚于孟加拉、麻打拉薩。成片者為小土,其價廉,聚於孟買。五印度貨物,惟綿花、鴉片最多。近年竟以鴉片為主,每歲出運數萬餘箱,宇宙浮孽之氣,乃獨鐘于佛國,何其怪也。

  回疆葉爾羌等城,時有克什米爾、溫都斯坦兩處之人往來貿易。《西域聞見錄》謂兩部皆回部大國,由葉爾羌南行六十餘程,至克什米爾,又四十餘程至溫都斯坦。以今考之,克什米爾即塞哥,為北印度大國,溫都斯坦,則五印度總名。部落既多,西域不能辨識。自克什米爾之外,概稱為溫都斯坦耳。又雲兩廣、福建之物,往往由溫都斯坦,販至回疆,此無足怪。溫都斯坦之孟加拉、孟買皆英吉利大埔頭,閩粵之貨山積,由兩處至回疆,皆商賈通行之熟路,轉運固甚便矣。

  案:由回疆之葉爾羌、南越博羅,可達後藏。由後藏,越廓爾喀,可達印度。英夷果由印度轉販回疆,未知此以北大雪山蔥嶺,以及葉爾羌南之大戈壁,皆屬陸路,何由得至,豈溯印度河逆流而上與。然究在雪山南也,若用駝馬轉運,或由岡噶江逆折而西而北,以達回疆與,然不可考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