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吳楚材 > 古文觀止 | 上頁 下頁
藺相如完璧歸趙論


  (作者:王世貞)

  藺相如之完璧,人皆稱之,予未敢以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詐趙而脅其璧,是時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窺趙也。趙得其情則弗予,不得其情則予;得其情而畏之則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則弗予。此兩言決耳,奈之何既畏而複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趙弗予璧,兩無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歸,曲在趙。欲使曲在秦,則莫如棄璧;畏棄璧,則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圖以予城,又設九賓,齋而受璧,其勢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則前請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趙寶也;而十五城,秦寶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棄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紿趙璧,以一璧故而失信於天下,臣請就死于國,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懷而逃之,而歸直于秦?是時秦意未欲與趙絕耳。令秦王怒而僇[lù]相如于市,武安君十萬眾壓邯鄲而責璧與信,一勝而相如族,再勝而璧終入秦矣。

  吾故曰:「藺相如之獲全於璧也,天也。」若其勁澠池,柔廉頗,則愈出而愈妙於用;所以能完趙者,天固曲全之哉!

  【作者簡介】

  王世貞(1526~1590),字元美,號鳳洲,又號弇(yǎn)州山人,南直隸蘇州府太倉州(今江蘇太倉)人。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進士,先後任職大理寺左寺、刑部員外郎和郎中、山東按察副使青州兵備使、浙江左參政、山西按察使,萬曆時期歷任湖廣按察使、廣西右布政使,鄖陽巡撫,後因惡張居正被罷歸故里,張居正死後,王世貞起複為應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書,卒贈太子少保。

  王世貞與李攀龍、徐中行、梁有譽、宗臣、謝榛、吳國倫合稱「後七子」。李攀龍故後,王世貞獨領文壇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藝苑卮言》、《觚不觚錄》等。

  【注釋】

  1.藺相如之完璧:藺相如,戰國時趙國大臣。趙惠文王得到稀世之——和氏璧,秦昭王想用十五座城換取這塊璧。當時秦強趙弱,趙王恐給了秦璧卻得不到城。藺相如請命奉璧入秦,見秦王無意給趙城,用計賺回和氏璧,並叫隨從化裝從小路逃走,完璧歸趙。

  2.情:實情、本意。

  3.九賓:古代舉行大典時所用的極隆重的禮儀。賓指擯相,迎賓禮贊的官吏。

  4.紿:欺騙。

  5.令:假如。

  6.僇:通「戮」,殺戮。

  7.武安君:秦國大將白起的封號。邯鄲:趙國都城,在今河北邯鄲市。

  8.族:滅族。

  9.勁澠池:公元前279年,秦王約趙王會于澠池。宴會上秦王請趙王鼓瑟以辱趙王。藺相如隨行,便以刺殺秦王相威脅,請秦王為趙王擊缶。勁:強勁。果敢的意思。

  10.柔廉頗:廉頗,趙國名將。藺相如因「完璧歸趙」和「澠池會」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廉頗不服,打算侮辱他。藺相如以國家利益為重,多次避讓廉頗。廉頗受到感動,負荊請罪。廉藺遂成刎頸之交。柔:忍讓。退讓的意思。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