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吳楚材 > 古文觀止 | 上頁 下頁
遊褒禪山記


  (作者:王安石)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塚也。距其院東五裡,所謂華陽洞者,以其在華山之陽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僕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裡,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雖好遊者不能窮也,謂之「後洞」。予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蓋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什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於是予有歎焉: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予於僕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予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

  【注釋】

  1.浮圖:梵(fàn)語(古印度語)音譯詞,也寫作「浮屠」或「佛圖」,本意是佛或佛教徒,這裡指和尚。

  2.慧褒:唐代高僧。

  3.舍:名詞活用作動詞,建舍定居。

  4.址:地基,基部,基址,這裡指山腳。

  5.而卒葬之:而,連詞,並且。卒:最終。之:指褒禪山麓。

  6.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以故,因為(這個)緣故,譯為「因此」。名:命名,動詞。禪:梵語譯音「禪那」的簡稱,意思是「靜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種境界。後來泛指有關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禪師、禪子、坐禪、禪房、禪宗、禪林、禪杖等。褒禪:慧褒禪師。

  7.慧空禪院:寺院名。

  8.廬塚(zhǒng):古時為了表示孝敬父母或尊敬師長,在他們死後的服喪期間,為守護墳墓而蓋的屋舍,也稱「廬墓」。這裡指慧褒弟子在慧褒墓旁蓋的屋舍。廬:屋舍。(一說指慧褒生前的屋舍。)塚:墳墓。禪院:佛寺。

  9.華山洞:南宋王象生《輿地紀勝》寫作「華陽洞」,看正文下出應寫作「華陽洞」。

  10.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以,因為。乃:表示判斷,有「為」、「是」的意思。陽:山的南面。古代稱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為「陽」,山的背面、水的南面為「陰」。名:命名,動詞。

  11.僕道:「僕(於)道」的省略,倒在路旁。

  12.其文漫滅:文,碑文,與下文「獨其為文(碑上殘存的文字)」的「文」不同。漫滅:指因風化剝落而模糊不清。

  13.獨其為文猶:獨,唯獨,只有。其:指代石碑。文:文字,這裡指的是碑上殘存的文字。猶:還,仍。

  14.今言「華」(huā)如「華(huá)實」之「華(huá)」者,蓋音謬也:漢字最初只有「華(huā)」字,沒有「花」字,後來有了「花」字,「華」「花」分家,「華」才讀為huá。(王安石認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華」的古音而寫的今字,仍應讀huā,而不應讀「華(huá奢侈、虛浮)實」的huá。按,這裡說的不是五嶽中的「華(huà)山」)。言:說。蓋:承接上文,解釋原因,有「大概因為」的意思。謬:錯誤。

  15.側出:從旁邊湧出。

  16.記遊:指在洞壁上題詩文留念。

  17.上,名詞活用作動詞,向上走。

  18.窈(yǎo)然:深遠幽暗的樣子。

  19.問其深:問,探究,追究。深:形容詞活用作名詞,深度。

  20.則其好遊者不能窮:則,副詞,用於判斷句表示肯定,相當於「就」。窮:窮盡。

  21.擁火以入:擁火,拿著火把。擁,持,拿。以:連詞,連接狀語與中心詞。

  22.而其見愈奇:見,動詞活用作名詞,見到的景象。

  23.怠:懈怠。

  24.火且盡:且,副詞,將,將要。

  25.蓋餘所至:蓋,表猜測的發語詞,大概。

  26.尚不能十一:尚,還。不能十一:不及十分之一。不能:不及,不到。

  27.來而記:而,表遞進的連詞,並且,而且。

  28.則其至又加少:則,表假設的連詞,那麼。至:動詞活用作名詞,到達的人。加:更,更加。

  29.方是時:正當這個時候。方:當,正在。是時:指決定從洞中退出的時候。

  30.足以明:以,相當於「而」,連詞,連接狀語與中心詞。明:形容詞或用作動詞,照明。

  31.既其出:既,已經,……以後。其:助詞。

  32.則或咎其欲出:則,副詞,就,便,表示前後兩事緊密相承或時間相距很近。或:有人。咎(jiù):責怪。其:那,那些。

  33.悔其隨之:其,第一人稱代詞,指自己。

  34.而不得極夫游之樂:而,連詞,表結果,以致,以至於。不得:不能,極:盡,這裡有盡情享受的意思,形容詞活用作動詞。夫:這,那,指示代詞。35.於是餘有歎焉:於是,對於這種情況,因此。焉:句末語氣詞。

  36.古人之觀于:之,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可不譯。

  37.往往有得:得,心得,收穫。

  38.以其求思:以,因為。求思:探求、思索。

  39.而無不在:而,連詞,表遞進,而且。無不在:無所不在,沒有不探索、思考的,指思考問題廣泛全面。

  40.夫夷以近:夫,表議論的發語詞。夷:平坦。以:連詞,表並列,而且,並且。

  41.則遊者眾:則,表假設的連詞,那麼。

  42.而世之:而,可是。

  43.非常之觀:觀,景象,景觀。

  44.險遠:形容詞活用作名詞,險遠的地方。

  45.而人之所罕至焉:而,因而。焉:兼詞,相當於「於此」。

  46.隨以止:隨,跟隨(別人),「隨」字後面省略「之」。以:連詞,表結果,以致,以至於。

  47.至於:這裡是抵達、到達的意思,不同於現代漢語用在下文開頭,表示提出另一話題。

  48.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迷亂(的地方)。昏惑:迷亂。

  49.無物以相:以,連詞,表目的。相(xiàng):幫助,輔助。

  50.力足以至焉:意思是力量足以達到那裡確沒有達到。以,相當於「而」,連詞,連接狀語與中心詞。焉:兼詞,相當於「於此」。這一句在「焉」後面省略了「而不至」。

  51.于人為可譏:在別人看來是可以嘲笑的。於人:在別人(看來)。為:是。

  52.其孰能:其,加強反問語氣的副詞,難道。孰:誰。

  53.餘之所得:得,心得,收穫。

  54.以悲:以(之),因此。悲:歎息。

  55.謬其傳:把那些(有關的)傳說弄錯。謬,使……謬誤,把……弄錯。

  56.莫能名:不能說出真相(一說真名)。名,指識其本名,這裡用做動詞。

  57.何可勝道:怎麼能說得完。勝,盡。

  58.所以:表示「……的原因」。

  59.慎取:謹慎取捨。

  60.廬陵:今江西吉安。蕭君圭,字君玉。

  61.長樂:今福建長樂。王回,字深父。父:通「甫」,下文的「平父」「純父」的「父」同。

  62.安國平父、安上純父:王安國,字平父。王安上,字純父。

  63.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至和:宋仁宗的年號。

  64.今江西臨川。

  65.王某: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寫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者在「某」上冠姓,以後在謄寫時才把姓名寫出。根據書稿編的文集,也常常保留「某」的字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