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吳楚材 > 古文觀止 | 上頁 下頁 |
虞師晉師滅夏陽 |
|
(節選自《谷梁傳·襄公二十九年》) 非國而曰「滅」,重夏陽也。虞無師,其曰「師」,何也?以其先晉,不可以不言師也。其先晉何也?為主乎滅夏陽也。夏陽者,虞、虢之塞邑也,滅夏陽而虞、虢舉矣。 虞之為主乎滅夏陽,何也?晉獻公欲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產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公曰:「此晉國之寶也。如受吾幣,而不借吾道,則如之何?」荀息曰:「此小國之所以事大國也。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幣。如受吾幣,而借吾道,則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廄而置之外廄也。」公曰:「宮之奇存焉,必不使受之也。」荀息曰:「宮之奇之為人也,達心而懦,又少長於君。達心則其言略,懦則不能強諫,少長於君,則君輕之。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國之後,此中知以上乃能慮之。臣料虞君,中知以下也。」公遂借道而伐虢。 宮之奇諫曰:「晉國之使者,其辭卑而幣重,必不便於虞。」虞公弗聽。遂受其幣而借之道。宮之奇又諫曰:「語曰:『唇亡則齒寒。』其斯之謂與?」挈其妻子以奔曹。 獻公亡虢,五年而後舉虞。荀息牽馬操璧而前曰:「璧則猶是也,而馬齒加長矣。」 【注釋】 1.虞:周文王時就已建立的姬姓小國,在今山西省平陸縣北。 晉:西周始封姬姓國,晉獻公時都於絳(今山西省翼城縣東南)。 師:可泛指軍隊,也可專指古代軍隊的編制單位。《荀子·禮論》:「師旅有制。」五百人為旅,五旅為師。下面傳文說「虞無師」,就是專指二千五百人的軍隊編制。 夏陽:虢邑,在今山西省平陸縣東北約三十五裡。《左傳》作下陽,因另有上陽,以作下陽為是。夏、下同音通假。 2.虢:周初始封姬姓國,有東、西、北虢之分,東虢、西虢已先亡于鄭、秦。晉獻公所伐為北虢,占地當今河南三門峽和山西平陸一帶,建都上陽(今河南陝縣李家窯村)。 舉:攻克,佔領。 3.晉獻公(?~前651):名詭諸,晉武公之子,在位二十六年。在此期間伐滅了周圍一些小國,為其子晉文公稱霸打下了基礎。據《史記·晉世家》,晉獻公伐虢的藉口是虢國在晉國內亂中支持了他先君的政敵。 4.荀息(?~前651):晉獻公最親信的大夫,食邑于荀,亦稱荀叔。獻公病危時以荀息為相托以國政,獻公死後在宮廷政變中為裡克所殺。 5.屈:即北屈,晉地名,在今山西省吉縣東北。 乘(shèng):古以一車四馬稱為一乘。這裡專指馬。 6.垂棘:晉地名,在今山西省潞城縣北。 7.府:古時國家收藏財物、文書的地方。 8.宮之奇:虞大夫,劉向《說苑·尊賢》說:「虞有宮之奇,晉獻公為之終死不寐。」 9.曹:西周始封姬姓國,都陶丘(今山東省定陶縣西南)。 10.馬齒:馬每歲增生一齒。 加長(zhǎng):增添。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