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吳楚材 > 古文觀止 | 上頁 下頁 |
季劄觀周樂 |
|
(節選自《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吳公子劄來聘。請觀于周樂。使工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猶未也,然勤而不怨矣。」 為之歌《邶》、《鄘》、《衛》,曰:「美哉,淵乎!憂而不困者也。吾聞衛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衛風》乎!」 為之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懼,其周之東乎!」 為之歌《鄭》,曰:「美哉!其細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 為之歌《齊》,曰:「美哉!泱泱乎,大風也哉!表東海者,其大公乎?國未可量也。」為之歌《豳》,曰:「美哉,蕩乎!樂而不淫,其周公之東乎?」 為之歌《秦》,曰:「此之謂夏聲。夫能夏則大,大之至也,其周之舊乎!」為之歌《魏》,曰:「美哉,渢[fēng]渢乎!大而婉,險而易行,以德輔此,則明主也。」 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遺民乎?不然,何憂之遠也?非令德之後,誰能若是?」 為之歌《陳》,曰:「國無主,其能久乎!」自《鄶[kuài]》以下無譏焉。 為之歌《小雅》,曰:「美哉!思而不貳,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猶有先王之遺民焉。」 為之歌《大雅》,曰:「廣哉,熙熙乎!曲而有直體,其文王之德乎!」 為之歌《頌》,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邇[ěr]而不逼,遠而不攜,遷而不淫,複而不厭,哀而不愁,樂而不荒,用而不匱,廣而不宣,施而不費,取而不貪,處而不底,行而不流。五聲和,八風平,節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見舞《象箾[xiāo]》、《南籥[yào]》者,曰:「美哉!猶有憾。」見舞《大武》者,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見舞《韶濩[huò]》者,曰:「聖人之弘也,而猶有慚德,聖人之難也。」見舞《大夏》者,曰:「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誰能修之?」見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雖甚盛德,其蔑以加於此矣。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 【注釋】 1.即季劄,吳王壽夢的小兒子。壽夢死,國人要立季劄為國君,季劄堅辭不受。因采邑於延陵、州來二地,所以又稱延陵季子或州來季子。聘:聘問。古代諸侯與天子、諸侯與諸侯之間派使者問候。 2.周樂:周天子的樂舞。魯國是周公的後裔,所以備有周樂。 3.《周南》《召南》:采自周、召(shào)兩地的詩。周、召為周公、召公最初的封地,在今江、漢一帶。 4.始基:起始,開端。 5.猶未:還沒有盡善盡美。 6.勤:勤勞。 7.《邶》《鄘》《衛》:采自這三個諸侯國的樂歌。邶(bèi),故地在今河南湯陰東南。鄘(yōng),故地在今河南汲縣東北。衛,在今河南北部和河北南部。 8.淵:深沉,深遠。 9.憂:憂慮。 10.衛康叔:衛國始封君,周公之弟。武公:康叔九世孫,是衛國賢君。 11.《王》:采自王城一帶的樂歌。王城,在今河南洛陽。 12.思:憂思,愁思。 13.周之東:周平王東遷。 14.《鄭》:指采自鄭國的詩歌。鄭國故地在今河南新鄭、鄭州、滎陽一帶。 15.細:瑣碎。象徵鄭國政令苛細煩瑣。 16.《齊》:指采自齊國的詩歌。齊地在今山東中部和東北部。 17.泱泱(yāng):深廣宏大的樣子。 18.大風:大國的氣魄,一說大國風範。 19.表:作……表率。 20.大公:即太公。姜太公呂尚,齊國始封君主。 21.《豳》:指采自豳地的樂歌。豳(bīn),在今陝西旬邑西,是周朝祖先所居之地。 22.蕩:開朗壯闊。 23.淫:過分,失去節制。 24.《秦》:采自秦地的詩歌。秦地在今陝西、甘肅一帶。 25.夏聲:古代西方的一種樂歌。 26.能夏則大:能發夏聲,氣勢自然宏大。 27.《魏》:采自魏國的樂歌。魏地在今山西芮(ruì)城一帶。 28.渢渢(fēng):形容樂聲婉轉抑揚。一說「渢」即「泛」字,渢渢,浮泛輕飄。 29.婉:委婉曲折。 30.險而易行:節拍急促卻容易歌唱。險,迫促,狹隘。一說,險通「儉」,全句意謂樸素而流暢。 31.《唐》:采自唐地的樂歌。唐地,在今山西南部。 32.陶唐氏:即唐堯,傳說中的古代帝王。 33.《陳》:采自陳國的民歌。陳地在今河南東南部及安徽北部。 34.《鄶(kuài)》:采自鄶地的詩歌。鄶地在今河南密縣東北。以下:《詩經》中《鄶風》以下還有《曹風》。無譏:不加評論。 35.《小雅》:《詩經》的《雅》包括《小雅》《大雅》。《小雅》主要是貴族的作品,也有些是民間歌謠。大部分出於西周晚期,小部分是東周時的作品。其中頗有一些作品諷刺朝政,批評現實。 36.不言:不直說,不盡情吐述。 37.先王:指周代文、武、成、康諸王。 38.《大雅》:西周貴族的作品。 39.熙熙:和美融洽的樣子。 40.直體:剛勁有力的風格。 41.《頌》:貴族用於宗廟祭祀的作品,包括《周頌》《魯頌》《商頌》。 42.倨:放肆。 43.屈:卑下。 44.攜:離心。 45.淫:過分。 46.荒:過度。 47.宣:顯露,張揚。 48.減少。 49.處:不動,寧靜。底:停滯。 50.流:氾濫。 51.五聲:宮、商、角、徵(zhǐ)、羽。和:和諧。 52.八風:即八音,指金、石、絲、竹、匏(páo)、土、革、木八類樂器演奏的聲音。平:協調。 53.節:節奏。 54.守:保持。 55.《象箾(shuò)》:一種武舞。執竿而舞,如戰爭時代以戈刺擊的樣子。箭,舞者所執的竿。《南籥(yuè)》以籥伴奏而舞,是一種文舞。籥,管樂哭,似笛。 56.《大武》:周武王之樂。 57.《韶濩(huò)》:歌頌商湯的樂舞。 58.弘:偉大。 59.慚德:缺點。 60.《大夏》:歌頌夏禹的樂舞。 61.不德:不自以為德,不自誇功德。 62.修:作。 63.《韶箾(xiāo)》:又作《簫韶》,虞舜之樂。箾,此處同「簫」。 64.覆蓋。 65.蔑:無。 66.觀止:觀賞至此為止。意謂已經盡善盡美。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