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談遷 > 棗林雜俎 | 上頁 下頁 |
一一七 |
|
【顧錫疇】 昆山顧宗伯瑞屏,乙酉九月父被難,航海至溫州,入閩隆武朝,加太子太師,仍禮部尚書,命聯絡浙直士籍。十一月複至溫州,因募兵乏餉欲征魚稅。巡撫盧若騰,總兵丹陽賀君堯,爭魚稅成隙,而君堯部下毆諸生,致諸生洶洶,宗伯遂疏參盧、賀兩公。丙戌三月宗伯覆命,宿江心寺,君堯夜遣人殺之。 【趙庾】 吳江趙庾,字渙之,崇禎癸未進士。隆武時文選主事,遭亂祝發為僧,遠遊天臺,習禪學,毫不顧家者二年,子遣候。或言其子應省試,曰此多事,已鄉舉,曰又多事,終無所囑。時吳江某村廟流言武當真武之神駐節焉,香火驟溢,改創神宇,其僧積鏹數萬。趙氏子孝廉澐利之,訐于巡台秦世禎,謂有張角之孽,事下蘇州同知。口或走天臺邀庾還家,阻其子,庾不得已同二僧來。過平望值風舟覆,救出庾,俄坐逝。(陸禹疇記) 【獨足鳥】 新安陳文遠,崇禎中游於山陝間。西北有鳥大如鳩,獨足,千百為群。每集處,不旬日流寇入寇,號為「吾家鳥」。時射食之,味腴。又嘗見空中飛銀,大小不一,相擊撞有聲,人以石中之亦墮地,餘不知所往。 【朱積離魂】 華亭朱積,以庶常逃南。嘗疾甚,魂冉冉自榻出,升屋上。若前列雙燭,身東向,燭即東。身西向,燭即西,竟日魂徐下,人所寢之東南隅見身隔於榻,並榻臥者不知為何人也。如是三日。忽欲溲,借臥者溲焉。時扶掖甚苦,久之魂登榻並臥,又不相屬。少間同年某移飲榻次,約明年燈夕偕遊。答之曰,我願甚,但未知彼許我否。同年駭別。魂離二十七日始合體而愈,因歷歷為包長明述之。 【修志】 范石湖《吳郡志》成,欲刻。時有求附其事於籍而弗得者,嘩曰是非石湖筆也。守憚莫敢辨,亦弗敢刻,以書藏諸學宮。見汴人趙汝談序中。崇禎初,海甯教諭平湖趙無聲(維寰)以修我縣誌見忌。濱行,柬予曰:「不佞故以癡癖,為不知者所詬厲,不意世間亦複有如不佞者,亦更有如不佞之知兄者。德不孤,必有鄰,信矣。」 【傭養】 有賈江北者,募二傭背其裝先行,各與一金。嘗午飯旅舍,忽失二傭。意其遁,出傭券示舍主。舍主曰:「無妨,彼非傭也,本兄弟,俱諸生也。」俄至問之,值母生日,資力金為壽,上一觴耳。惜失其名氏。(周公貞記) 【逸詩】 丙戌六月七日,槜李屠用明走幽橋村,值木鐸老人掛太祖高皇帝聖諭牌,因絮語道側,雪涕而別。似毗陵人,舟泊有兒鼓枻,用明詩紀之,不載。 學使李際期試金華諸生,或題牘曰:「滿州衣帽滿州頭,滿面威風滿面羞。滿眼干戈滿眼淚,滿腔忠憤滿腔愁。」 【誕日疏】 戊予正月,嘉善錢相國誕日,釋衍門(正志)備齋疏曰:竊以久莫久于無量壽,奚誇上古之椿。永莫永於一剎那,好納須彌於芥。蓋謂仁者必靜,靜則有常,吉士多求,求止於道。若夫善頌善禱,總屬虛譽之事,不騫不崩,亦是過情之願。斯尚不可質諸正人君子之前,又曷敢昭告大覺世尊者耶?但願身雖幻有,借假可以淆真。時雖駛流,不遷即是常住。仲尼之欲無大過,猶須假我數年,顏子之殆其庶幾,政在不違三月。況乎黑業多而白業少,尤宜更事懺摩。人心危而道心微,顓用克勤精一。孰謂延齡非進德之基,而攝生非薄德之地也。茲者歲添一算,乃宜喜宜懼之交關,事且百叢,覺為人為己之相間。人則慶鄉老而兼國老,我則憂未解天下之倒懸,人或慶爵尊而暨齒尊,我則憂難慰蒼生之觖望。略弛刻責,便墮自寬,財失思維,遂憐昏弱。由是希良馬之視鞭影,直爾長驅,效野牛之去尾牙,猛然大奮。幸爾落日之方可想,會且形就而神和,觀河之見不殊,何妨年變而月化?伏願自今已後寒威徹骨,梅花識天地之心。和氣滿懷,穀種播聖神之德。已用諸河之水,不消口吸西江。既睹夜半之星,何俟身藏北斗。試看春風澹蕩,象牙點點雲雷華,秋水澄清,珊瑚枝枝海波月。 【人瑞】 歸化縣晏景,生洪武壬戌年,百有二歲。 合州楊小彭,年百三十歲。喻尚書(時)有詩。 永康徐伯敦,嘉靖戊午百有三歲。郡守李口問其故,曰無他,第寡欲耳。 莆田林貴,生宣德丁未,卒嘉靖己醜,年百有五歲。朱永崇,吳大猷,陳居竣,各年百歲。 義烏陳世泰,萬曆戊寅年百有六歲。或題其門:「壽域天開,眼見六朝盛事。老人星現,躬逢百歲中秋。」 長樂郡庠後圃者,生弘治癸亥,年一百歲,老亡子。(《五雜俎》) 慈溪劉伯祥,嘉靖辛酉鄉舉,隆慶辛未進士,曆江西按察副使,年百有八歲。尉氏趙宗年,百有二歲。 密縣樊福,年百有十四歲。 丹陽劉伯淵,嘉靖戊戌八月生,戊午鄉薦,己未登第。知海澄,憂去。起補臨川,又憂去。曆什邡、湘陰、甯陽、余杭,屢罷屢任,不滿十月,以生母沈氏告終養。崇禎十年伯淵百歲,兵部侍郎王業浩以聞。命補近縣,滿歲即褒封。於是授英山縣知縣,三月即貤封。 余姚杜一,年百三十八歲,尚為人賃舂,萬曆□□有司存恤。 崇禎三年四月,詹事口黃士竣言,親齡望百,求省侍。許之,仍令有司存問。 崇禎丁醜,休甯孫元新年百三歲。見陳眉公像贊。 丁醜五月,進士鄔明臣言,其祖必信嘉靖戊戌生,今百歲,令下部旌禮。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