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談遷 > 棗林雜俎 | 上頁 下頁
一一六


  【追封母后菩薩】

  崇禎十三年,追封孝元貞皇后曰「智上菩薩」,孝純皇太后劉氏曰「顯仁九蓮菩薩。」

  【癸未選館】

  癸未九月望,廷試貢士。傳臚訖,以守令闕人,命進士減觀政一月。閣臣請館選,奉高皇帝位於閣中,示其無私,非制也。嘉善沈浤預選,俄易魏學濂。魏學濂壬午舉南榜,樹旗於門:「顧孝廉之名義,紹忠節之家聲。」私印曰:「一門忠孝。」

  海鹽陳梁吊子一詩:「扁舟吊子一,無言意黯然。手持一端葛,為致阿母前。子一曾過我,貽我絕命篇。竟口置不讀,一讀淚湧泉。初念死即死,轉念誰能堅?責人莫太苛,子一亦優焉。不如子一者,高車何軒軒。」

  華亭李雯吊子一詩:「亂世身名可自由,恨君不及鄭台州。劇秦新論何曾草,月旦家評總世仇。」

  【錢幣】

  崇禎時錢法日壞,薄小如鵝眼荇葉。南京禮部右侍郎錢塞庵入相,攜戶部夾鑄錢若干欲上之,為烏程所阻。

  癸未冬,錢法侍郎□□,請禁萬曆泰昌天啟錢,止行崇禎錢。而崇禎錢少,一時苦之。都市常曰「拿崇禎來」,或應曰「崇禎能有幾日!」識者知其非祥。

  【降級】

  崇禎末,中外官降級甚多,仍升遷如故,帶「降級」字。惟守令必開複得轉,鹹歎淹滯。巡按山東監察禦史陳口降九級,書奏雲「巡按山東監察禦史降三級、又降三級、又降三級臣某。」松江知府方岳貢,曆十四年曆降三十口級。夫禦史七品降九級,郡守四品降三十口級,幾無容地,而猶衣豸橫金也。章服不足榮,功令不足畏矣。六朝時,降罰白衣領職,豈謂是乎?

  【訓儲】

  先帝好學不輟,其訓儲亦然。一日宮中有慶暫假,語閣臣曰,東宮又荒疏四五日矣。見忠節麟征《家誡要語》。

  【閱武】

  先帝力能開勁弓,外解弓弩多駁回。所頒行間皆不能用,造甲每利矢陷之,駁回。於是甲或厚一分有餘,過重難堪。(《玉堂薈記》)

  【孝陵樹】

  崇禎十年修孝陵,凡樹萬有二千九百五十七株,刪枯樹五百八十六株。

  【後湖】

  崇禎四年,修後湖冊庫,柱刊匠人名氏。十年不壞,始免議。

  【陳際泰】

  臨川陳大士深於經術,盡日可草制義三十首,選貢。庚午舉於鄉,甲戌成進士,授行人。年六十五,猶善酒禦內。辛巳送金溪蔡相國之喪,卒於家。

  撫州人因大士之教。生徒立業,俱尚迅敏。辛巳,嘉定侯廣安(峒曾)視學江右,正考儒童訖,仍大收,限試七義,稍欠則加杖有差。他郡少者數人,多或數十人,惟撫州九百餘人。患其眾,特簡七目:曰日月星辰,曰黿鼉蛟龍,曰鳥獸魚龞,曰干戈戚揚,曰麻縷絲絮,曰江淮河漢,曰梓匠輪輿。共錄四十人,以額實不勝收也,其減責者僅二人。

  【凌駉】

  李建泰王錫袞丙子主南畿試,時各省卷磨勘,各有停革。建泰等計必不免,遂自語禮部,以凌駉、桑芸停科。芸年二十二,駉稍長。命下,駉除名,停芸三科。駉不能還,訴建泰:「生雖不敏,奈何以駉塞責也?」建泰語阻,許館之,殆百金,且任其完複。庚辰不復,至壬午收籍,癸未成進士。建泰出師,上問贊幕者誰也?舉駉任兵部職方主事。建泰為順賊所執,偉其貌,知李姓,拜稱皇叔,閉深殿中。賊去,清人入大內,開殿得建泰,仍相之。與涿州不合,引去。而建泰之督師也,山西□□為裨將,幾被僇,憾之。至是誣告建泰通叛,逮入京,鞫之不實。某坐誅,建泰得宥。駉事弘光朝,拜禦史。巡按河南,至歸德,度不支,夜自經。

  【王漢】

  嶧縣王漢,丁醜進士。嘗與同年包長明訪陳大士雲,先兄已無辜,恐身亦不良死。大士曰,曹操赤壁之戰,足下且為荀文若何也?(王應豸其兄)

  【丹銀】

  沁水張都督道浚好方術,謂丹客俱紿人。偶平陽人傳方試之並驗,都督欲授余,余不應。又有小方,日得一鐶。吳興茅止生(維)請其法,遂廣作之。謂余不妄作者傳之,日佐薪水可也。餘辭曰:「寒士命厄,正惟是半菽不充,藜藿無措。若日享一鐶,則腹且果,然豈上天見困之意哉?嘗見《稗官家言》,吳人某好丹,偶延方士某試作黃白殊驗,特宴之,方士某才舉箸頤脫。此事往往多陰譴,僕雖長餓,不願聞也。」

  【金箔】

  宋杭人周承裕私鑄金為箔,鄭仁澤市千枚,轉鬻他州,事敗,全家徒配。轉運使陳堯佐言,仁澤情同罰異,不可懲奸。乃定轉賣者,減造者一等,著為令。(田汝成)

  按秦漢以前,饋賜多黃金,江左後白金盛行,宋人謂黃金之耗在於佛像,夫佛像固足耗,而今日之耗,莫大於屏幛榜署箋箑器飾之類,歲耗不可勝計。如金陵蘇杭制扇遍天下,其縻金箔何限?恐佛像不足當其十一也。推此一端,律以宋事,庶乎有警。

  【時敏】

  初余杭大滌山洞中,有異人寓焉,不知其年月,雲吳人也。嘗出遊值筆賈,為吳中故人。相話舊雲,能見訪入洞,初黝暗,勿自阻,即得達矣,當有以少報。久之,筆工尋山洞,如其言深入,劃然天開,見異人坐石床,延接甚至。謂子貧,或外人托問未來事,可以助給朝夕也,於是屢往來焉。常熟時敏子求,亦托筆工致問,雲功名歷歷。第甲申三月十九日切勿在京師。敏成進士,除海寧令,對所善諸生若輩遊宦,亦囑以甲申三月十九日切勿在京師,因述前指。敏調安陽,又調固始。邑婺婦某擁貲數十萬,居鄉時寇警,招之入城,令捐助,先後不貲。迨寇逼,驅婦出城被難,因籍其家。已遷口部主事。給事吳昌時求預考選召對,上臨門手注禦史。出語人曰,貓頭補子,豈人所著。則宜興密揭,改兵科給事中。甲申正月調金華守,上書自明,又得留。尋從賊,除巴縣令。禦史蘇京除四川防禦使。敏即修謁,盛飾短後衣,長跪,已遁歸。昔鄭相如告鄭虔曰,天寶十三年,逆臣僭亂,當得偽官,願守忠節,時開元三十年也。後安祿山反,虔陷賊,署水部郎中。虔念其言,稱疾求攝,事平,虔減死,貶台州司庫。夫天寶十三年,與今之甲申三月同,二子獨不能預避之耶?亦何貴於前知。司戶亡論,敏且外遷,適當其幸。至上書乞留,豈非溺於津要,附宜興未足,轉於附賊矣。

  【吳之俊五議】

  南渡初,□□諸生吳之俊,上史相國五議:漕糧兩石而運一石,今湖廣山西順流而下,浙直一水之便,俱數日可達京倉。漕糧在湖廣,令楚鎮撫對支,在徐泗淮揚,與淮揚鎮撫對支,在九江安慶,與江西對支。某地鎮撫在某地對支,或對支鄰近,盈餘即解京倉。在昔水耗,緣途運維難。京倉存積數年,故有鼠雀朽腐之額。今糧本年支銷,所存京倉幾何?過夏加一之耗足矣。對支可無耗也。浙直兌例,每舡正米三百三十石,凡百加九石八鬥十斛三尖。一舡月糧四十金,行糧十六金,每石蘆席車腳茶果常例之費二錢有餘,而湖廣江西耗有加六加七之異,使費倍之。歲舡小修三年,大修五年,大造又外帶六十石,每石水腳一錢五分,耗米加一之五,更無他費。則今日四省運糧京倉,途近軍便,較之遼糧,可以類推也。

  白糧三石而運一石,獨蘇松太嘉湖五府有之,共二十萬十七石。例耗米三鬥,舂辨二鬥六升。本色四鬥,折色四鬥,折銀二兩。嘉湖水腳每石六錢,雜項之費不與焉。今奉旨,明年改折,二年正額外,即余米十萬有零,以佐軍興。

  九邊已絕,開中來年,南京概給新引。兩淮仍五錢六分,兩浙每引四錢,浙鹽計四十萬引,淮鹽正浮額八十余萬引。除湖廣河南殘破,少行約三四十萬引,每引又庫價二錢三分,淮浙可得四五十萬,補正供之不足。

  松江紬布,三匹而致一匹,今宮寺不過數百人,所需幾何?官布亦便,紬布十有餘萬。編番解戶,諒助貼價,折可十萬。

  十派改造,祖制十年一派,系浙直福建十八府並廣德州,供織上用。如金花緞大紅錦每匹至二十余金,又鋪墊一兩九錢,共計十八萬匹。又細造六千匹,如虎豹緞每匹七金,鋪墊一兩二錢。□□□□□皇上登極,例有□□團花,亦應動支二十余萬。更有龍袍妃服,綾紗黃白絹並鋪墊等項,共三百萬之額,或動支于四司料價,或動太倉料價,或出正倍額辦,不一而足。

  再如天啟間題加遼餉七百六十萬,剿練二餉,浙直廣福江西五省亦約一百四五十萬。而駉馬折價,河工,見存典稅、雜稅、金花,及十庫茶臘顏料藥材,諒酌上供,猶可變通二百余萬。東南財賦,現在千萬有餘,而漕米幾三百萬不與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