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談遷 > 棗林雜俎 | 上頁 下頁
一〇〇


  【黃麟題聯】

  「日月光天德,山河壯帝居」。相傳解學士題殿門者,非也。洪武中,莆田黃麟伯厚,以文學薦對大廷,稱旨,賜第一人,授翰林應奉。冬至,祀圜丘,禦制門聯雲「大明日月光天德,洪武山河壯帝居」。麟佯狂踢僕之,上怒。麟奏曰:「此陳後主句,天朝效之,不既羞乎?」上曰:「爾便易之」。麟口占曰:「乾坤一統歸洪武,日月雙輪照大明。」上稱善。

  【六鼇縣誤】

  俞憲《登科考》:弘治己未科三甲進士林文煥,福建六鼇縣人。按漳浦縣二十三都立鎮海衛,轄陸鼇、玄鐘、銅山三千戶所,則縣字誤也。又《海寧縣誌》:永樂十二年貢生沈常,銅灑縣丞。今銅灑縣無考。

  【胭脂匠】

  宋元來胭脂匠,其法黃蠟火化注水中,澄數次,絕無渣滓方用。遠近無能造者,日貨十數金。後為僕人傳方,始廣有焉。(《安陽張氏風範》)

  【南京不打五更】

  宋時大內五更絕,梆鼓遍作,謂之「蝦蟆更」,以禁開而百官入,所謂「六更」也。

  明初南京不打五更,雲太祖常夢人求還地,許之五更頭,遂遲其刻。

  【外道留敕】

  往時布按二司如提學備兵屯鹽分守分巡,俱不繳敕,得傳其子孫。近例事竣始繳。(郭子章《蜀草》)

  【崖山紀功石刻】

  元張弘範崖山《紀功石刻》,題滅宋年月。明廣州守閩縣林洋改刻曰「宋太傅樞密院使張世傑死節於此」。

  成化中,廣東提學僉事、晉江趙瑤詩:「忍奪中華與外夷,乾坤回首不勝悲。鐫功勒石張弘范,不是胡兒是漢兒。」

  【偽夏陵宮】

  寧夏賀蘭山之東,數塚累累然,即偽夏所謂嘉裕諸陵是也。其制度仿鞏縣宋陵而作。人有掘之者,無物。

  賀蘭山崖壁險峭,延亙五百餘里,上有頹寺百余並夏人故宮遺址。自來為居人畋獵樵牧之場,弘治八年始禁之。(以上俱《寧夏鎮志》)

  寧夏鎮大城,宋景德間趙德明內附,遷興州,即今城也。周十八里,高三丈六尺,池深二丈,廣十丈,城樓六,角樓四。壯麗雄偉,可容千人。韋州在靈州城南四十里,蠡山城西二十里。

  【庫喝】

  延安宜川縣西北,川南為漢,北為蕃。蕃通漢人,以香火為庫喝。

  【邢冕】

  新野邢冕,洪武初進士,除江甯主薄。勵志清苦,婦張氏躬執杵爨。太祖微行,至其宅親見。翌日朝召冕出班加賞,因開其軍伍。

  【乘馬石】

  北人門外俱列乘馬石。《戰國策》趙武靈王雲「踐石以上」者,今同。

  【尺】

  週一尺,當今浙尺八寸,當織染所欽降金星牙尺六寸四分。

  【知縣本貫】

  《金華府志》:永康知縣呂兼明、呂文燧,俱本縣人。《仙居縣誌》:洪武四年邑人任繼先除仙居知縣。時法令嚴峻,繼先畏之,六年歸隱于下黃。其教職任本貫頗多,不載。

  【獲嘉麥秋】

  獲嘉縣麥秋時,男子樵麥中野,以網包盛之。毋論鄉城婦女及鄰境老幼,率尾樵者後,競拾遺穗,多獲者至鬥計,莫禁也。獨從網包中探取謂之抱包,即甚少,立見誶語。此大有古風,蓋詩人所謂「寡婦之利者」,此也。

  【實錄】

  高廟實錄一百八十四卷,諸臣列傳特詳。文廟實錄一百三十卷,載諸臣字裡科甲轉曆如由狀略。見其為文,善者無大褒,惡者無深貶,而勸懲之意亡。

  【漕艘】

  相傳國初漕艘,太祖命焚其一,秤得鐵釘若干。按宋許元初為發運判官,舟多報破釘,鞫之數,蓋陷於木中不得稱盤,故可以為奸。一日元至舡場,命拽新造之舟縱火焚之,火過取其釘鞫稱之,比所破財十分之一,自是立為定額。

  【蘇松田額】

  蘇州各屬田土九萬二千九百五十九頃五十畝五分三厘,秋糧米二百三萬八千三百二十三石五升一合七勺。松江各屬田土四萬二千四百七十七頃二畝三分八厘,秋糧米九十三萬九千二百二十六石二鬥三升二合七勺。

  【潘陽三使日本】

  浦城潘陽三使日本。永樂中以行人出使日本,回獻《德化書》。《永樂大典》成,升禮部郎中,轉鴻臚少卿,再使日本,還升江西參政,落職。洪熙初起南兵部主事,宣德間複除鴻臚少卿,複使日本。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