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談遷 > 棗林雜俎 | 上頁 下頁
八一


  【四川】

  四川布政司公署,故漢先主遺宮,柏二百本。堂前古桂一,圍四人,花時日掃數斛。成都城內西南,江瀆廟有六樹,傳自隋唐。高十餘丈,圍約三四尋,挺直如矢,無他柯幹。巔上生枝葉若棕櫚狀,膚龍鱗而葉鳳尾,實大於棗歲仲冬,有司祭而始采。諸葛武侯廟古柏,圍四尺,唐末漸枯,不敢伐。宋幹德五年丁卯五月枯柯複榮。

  灌縣西二十六里灌口山,有古樹圍八九丈,上有寄生木,亦大數圍,雲秦物,土人稱紫柏。口縣西南五十里,青城山天師栗,似栗而小,獨房,可治風攣,相傳張道陵手植七十株在上清官。牡丹高十丈,歲週一甲始花。

  彭縣玄妙觀桂二,四時清陰,覆地十餘丈。西浦國寧觀,大楠木蔭車數百,仙人蘧君手植。

  羅江縣吳氏塋有柏,圍數十尺,中空外曲若蒼龍狀,枯而複榮。

  蒼溪縣東南二十五里,雲臺山有大柏,中空可坐數人,亭其側,曰「魁柏」。

  劍州西八十五里延福寺,有巨木一。雙羊色白,時來其下,近則香。

  廣元縣北張道陵祠有伏鬼井,道陵植杖井旁,今為喬木。

  梓潼縣北十五里七曲山,文昌祠二晉柏,大幾三抱。

  富順縣甘氏園木黃葛,依石而生,方條忽拱。

  永州縣有松化為石,今尚有斷節及根。

  銅梁縣南五十三里巴岳山木連樹,高五六丈,葉如梗楠,花如菡萏,出山則不植。

  重慶城東北二百八十里,溪上有古木,盤屈如交龍,曰「交龍」。

  涪州荔枝灘,荔枝十八株,猶唐所進楊妃者。今存其三,圍可四人。

  夔州府治東白帝城之西,有木如桂,高三丈。相傳公孫述樓柱,斫之出血,枯而不朽。

  眉州治西南三蘇祠,古榆一,相傳蘇老泉故居,所手植,至榮茂。文廟紫荊二,宋時植。

  嘉定州治東九頂山,兌說峰下大楠三株。其麓清音亭,異柏四,曰葉細如剪,曰膚反如片,曰垂絲如柳,曰蝟刺如毛。又洗墨池松四,偃蓋如車輪。又海棠有香,其本合抱。

  峨眉縣楠木口石楠文杏,各大數圍,高十丈餘。又山半有老僧樹,初枯而中空,有僧坐化其內,樹復活。

  大邑縣西八十里鳳凰山,有紫柏十圍,根盤巨石上,號「騎鯨柏」。

  邛州有變色木芙蓉花,先白,次練,次緋,次紫。文宮花園有之。

  合江縣南五里,榕山上有天符,葉如荔枝,長而有紋,如蟲蝕篆,不知何木。或以為劉真人仙跡。

  納溪縣楠木洞二楠,大不盈數寸,高丈余,葉亦扶疏,雖千年如弱植。

  江安縣三清觀松二,高十數丈。

  黎州安撫司廳東梨一,高九丈,圍九人,州人取其枝以接果。相傳唐僧三藏遊西域經此,植梨杖處,雲他日州治在此,果如之。口城東十里龍池祠內,枯槎三株如龍形,觸之則風雨暴至。

  【福建】

  福建布政司後堂有大樹合抱,榕樟纏生,鬱然干雲,曰「嘉樹堂」。

  福州壺江在海上,多烈風。而白崖之上有椿一株,翠蓋亭亭,榕葉槐身,經年無鳥跡。雖風作不脫其葉,三年結子如紅豆,曰「仙椿」。

  閩縣東十里東山之松塢有松,宋初物。錢昱題松身曰:「景致福神仙,心幽道亦玄。僧閑出來世,松老不知年。」

  侯官縣雞籠山西為鳳岡,並種荔枝,大者十圍,高三十丈,皆閩王王審知所植。口城北百八十里,雪峰山蘸月池旁有古杉,閩王王審知與雪峰大師手植,皆數十圍。又雪峰道場有枵樹,藏樓三楹,曰「枯木樓」。

  羅源縣山路旁石岩下覆古樹,虯枝薈蔚。其上石刻「蘇舜元才翁所賞樹名」。永福縣東北□□裡,方廣岩徐君壇,古杉高與岩齊。仙人福州徐登、東陽趙君炳競術,君炳倒植花林莊,登埋棋子田中,湧土成墩,植牛杖其旁,旋生枝葉。今老樹尚存。

  晉江縣城北雪山,宋時泉州治在其麓,宋韓國華為守,生琦於此。生時治前榕樹悉花,花如攀枝,今樹尚在。又城東鸚鵡山承天寺塔植榕樹,絕無矢污,榕根盤鬱,無複侵出石闌外者。

  南安縣西九日山延福寺有無名木,宋時木也,而莫識其名。王十朋詩:「一木蒼然老更奇,肯將名與世人知。我來不具知名眼,深愧平生未學詩。」福泉山有徐道庵,庵前檺木合抱,紹興三年水出其中,或以瘥病。

  永春縣樂山東台有橘一本,橘實隨人取,袖歸即變蛇蝮。人號「東台仙橘」。

  泉州城中承天寺菩提樹一本,大十余圍,高數十丈。

  建甯行都司,元平章陳友定舊署,多大樟,皆十數人合抱。一樹中空,可坐五六人,槎椏下垂儼如岩洞,不知為樹也。口城南三里開元寺,瓔珞松二。

  建陽縣西北七十里,雲穀道中有數松詭異。石碣曰「戰龍松,朱晦翁書。」

  崇安縣圃,宋令趙抃手植梅,邑人碑之。銘曰「召有棠,萊有柏,清獻梅,碑以石。」

  浦城縣□□村中銀杏一株,世傳仙人擲樹枝于上,其枝垂下生。每果熟,樹腫成大塊,破之可得二三鬥,多至石餘,形視凡果差小,味則相同。

  龍溪縣西南百七十里分枝嶺,界泉之德化,上有大樹,南北分向,分縣境。

  歸化縣羅漢寺有樹名羅漢,結子如嬰兒。

  莆田縣福平山鳳山寺前有大木,乃甘棠、赤榕、棫樸,三木合為一干。蓋其初鳥食二樹之實,遺矢一樹中,若寄生然,久之合為一樹矣。輪囷蔽虧,參漢連午,東西不見。

  仙遊縣楓亭驛,荔枝樹六株皆參天,味最甘。口大旗山石瀨有一樹,婆娑如榕。國有大故,樹輒先悴。人名「知國樹」。

  漳州鎮海衛榕樹,幹大如一間屋,蔭三十餘丈。翠屏山之麓有大小二洞,洞口桃二株,不根土壤,對峙石壁上,高不及三尺,歲結碧桃數十顆。

  光澤會仙岩,石鬥岸上有朱桃,熟時即墮,人莫能得。

  平和縣三平山樟樹,雲唐義中禪師初入山,卓錫而立,化而為樟,今尚存。

  福甯州龍泉庵榕樹,其中可盤坐五六人,枝梢寄

  生,大可數十圍。

  【廣東】

  廣東城內先孝寺菩提樹,梁天監元年梵僧智藥三藏自西天竺移植,今圍數抱,高十餘丈,經冬不凋。葉之筋脈細緻如絹,廣人每用此為燈為花。

  南雄府城東三里三松台,其地隆然,高阜上有松三株,蒼翠如蓋。

  潮州府治東金城山,韓文公植一木,今不識其名,但稱「韓」。土人視其花之疏密,以卜登科多少。去祠十余步,種之輒死。有題文公祠雲「韓木有情空穀暖,鱷魚無種海潭清」是也。韓木即橡木也。

  【廣西】

  桂林府南門榕樹一,唐總管李靖所植。歲久根蟠,分而為二。

  貴縣城內陸績井,幹和中刺史劉傳古植橘一株。

  慶遠府城北山大岩,唐仙人陸禹臣嘗手植桃榴于左各一。又淨瓶植榕樹凡二十四,葉至今不凋。

  橫州馴象衛殷指揮園,鐵樹高三四尺,幹葉紫黑,葉小類石楠,周年乃花。花四瓣,紫白色,如瑞香,累月不凋,嗅之草氣。(王濟《日詢堂手鏡》)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