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談遷 > 棗林雜俎 | 上頁 下頁
七三


  【毛文龍碑】

  平遼總兵官、左軍都督同知毛公功德碑,天啟四年七月朝鮮立。奮忠贊謨、立紀明倫、靖社功臣、輔國榮祿大夫,兼議政府左贊成判義、禁府知書、筵春秋館成均館事、弘文館大提舉、藝文館大提舉金瑬撰,通政大夫、行曹參議李瀟書,崇政大夫、行兵再判書,兼同知成均館事金尚容篆,嘉議大夫、平安道觀察使,兼兵馬水軍節度使、平壤府尹巡察司李尚奇立石。(碑文不載)。銘曰:噫噫,往歲羯虜造口,聳我清邊。鯨吞豕突,急莫之遏。全遼右壤,壘土無堅。獮薙搶攘,厥墟腥膻。公時憤切,忠膽激烈。咬牙張拳,獨立一叫。揭義為號,趨者爭先。曷投曷倚,俾賊顧忌。以掣以宰,謂我共濟。克協大計,鷁首東偏。獲醜複鎮,□□□□。軍聲始振,天討行焉。出入遼瀋,形挌勢禁。罔或恣前,恫疑縮頸。不敢西逞,關防賴全。瞻彼椴島,洪濤淼溔。處得其便,洋津妥帖。履坦不跲,就堯如天。激以忠義,其歸如市。累累連連,曰公父母。開口望哺,餘喘其綿。匪公是任,吾其左衽。長城屹然,得人死力。功章寵錫,褒詔頻宣。神旗豹尾,以隆閫寄,節制其專,大業未了。概見其效,四海望延。吾言不失,有待史筆。有賁凌煙,摭實載石。先最其績,後佇其傳。

  興安縣岑山右魚峰之仙宕寺,有創修木碑,系天順七年。其聲朴樸如古琴,其文斑剝斷連,亦如古銅琴文。錢塘黃汝亨貞父雲,目中所未見。

  【定霸城】

  保定有定霸城,宋楊延朗所築。金時以其磚他用,獨其土存。嘉靖中霖雨潰其西北,得人骨數十具植立土中,髑髏各戴兜鍪,旁侍兵仗。石刻云:「活築惰工百戶徐瑾一行兵役」,見者竦然。(《長安客語》)

  【軒轅陵】

  平陽太平縣東三十里,上魯村東,汾河內有石棺,以鐵束之,隱現不同。世傳為軒轅棺雲。

  【顓頊塚】

  晉初,烏程得顓頊塚。又衡山崩,見顓頊塚,中有營丘圖,九首鳩杖。見顏真卿《石柱記》。濮州東北相傳顓頊建都,因有帝塚,故名。

  【鯀墓】

  剡城縣東北七十里羽山,即殛鯀處,有墓。

  【禹陵】

  會稽城南數里禹陵,窆石高可六尺,形如權,堅栗青色而澤,有白脈隱起,甚細如絲絡。偶撼之則動,而不可拔也。今戊子夏毀於盜,三千年神跡頓失其重,聞者惋惜。

  【唐堯土階】

  唐堯土階,故里在臨汾縣城南十里。帝姓伊祁氏,故里名伊村。村築土堡。宛然茅茨土階之跡。唐堯氏陵,在臨汾縣城東七十里部行裡,俗謂之「神林」,又謂之「神陵」。高百五十尺,廣二百余步,旁皆山石,惟此地為平,土深丈餘。山後有河一道,俗呼「陶唐飲馬泉」,有金泰和二年碑記。相傳唐太宗征遼曾駐蹕此山,因謁堯陵,遂塑己像。明嘉靖間,知縣趙統重修。陵東原祀丹朱,西祀唐太宗、統撒太宗像,每歲祭,丹朱祔享,升堯諸臣之上。竊嘗考舜巡狩於湘,其陵在九嶷。禹會諸侯于塗山,其陵在會稽。惟堯之巡狩不見經傳,此陵為堯陵,相傳自古無疑也。然明初詔下訪歷代帝王陵墓,山東東平州有以堯陵聞者,至今載之祀典。而在臨汾反遺,何也?豈昔之搜訪未至耶?抑詔下之日而臨汾尚屬無耶?(邢雲鷺《臨汾志》)

  堯年十五封唐侯,二十登帝位,壽百十有八歲。《帝王世紀》雲,堯葬濟陽城陽西北,是為谷林。《呂氏春秋》曰「堯葬谷林」。皇甫謐曰「谷林即城陽」。堯都平陽,於《詩》為唐國。由此觀之,城陽即今之平陽也。濟水出王屋山,在平陽東南。今之城陽,晉尚屬平陽郡,雖去平陽郡百餘里,而臨汾東亢村所出有沄泉,至今相傳通濟源。茲言夫豈無據?況濟多穴地伏流,千載而上,陵穀代遷焉,知堯之時臨汾非源耶?今堯陵在臨汾東南,視王屋山實合古之城陽西北,古曰「谷林」。而今堯陵俗名為「神林」,尤一驗也。後人乃謂山東東平州濟水在焉,而遂以堯陵名,何耶?

  【關龍逄塚】

  安邑東北三里有雙丘,相傳夏大夫關龍逄塚,土人雲關雲長其後裔雲。

  【齊桓公墓】

  崇德蔡新令臨淄縣,夢貴人緋服傳騶而至,揖曰:「公行去邑,當以東壁遺金贈公。」晨起,廨舍東廡圮,坎其地,嶒峵中空,如下天狀,掘石版曰「齊桓公墓」。規制深廣,石室若王者之居,屍色如生,器具皆黃金。旁金山銀山各一,蔡取其山。燈缺將滅,為添油加築。不三月罷官。《崇德縣誌》按《史記》,桓公屍蟲出於戶,安得雲屍色如生也?其厚葬或有之。

  【衛靈公墓】

  相傳衛輝府治後衛靈公墓,古有紫金碑,雷轟之。又觀城縣東南四十二里,高宛縣東北二十五里,亦有墓。

  【雙娥堆】

  蘇州承天寺門外雙娥堆,為吳王夫差愛姬,從孫武子學兵法,為隊長,笑而見殺,此其墓也。東北小池,衡不過二丈,長不過五丈,乃錦帆涇故水,偽吳張士誠所浴。

  【李牧墓】

  平陽太平縣西五里孝子村,趙將李牧墓。其子李榮廬於墓側,稱子墓。

  【陳仲子墓】

  長清於陵仲子墓,張令文龍命徹孔廟大羹一盂及棗栗享之。(《長清縣誌》。)

  【介林墓】

  介之推子林墓,曲沃縣南三里河底村。

  【王翦墓】

  王翦墓,富平東四十里。每六月朔望,墓若海市狀,城都依然,車馬交錯。(《關中塚墓記》)

  【鄭玄墓】

  臨晉縣口三十里,至今荊棘不生,狐狸不穴。

  【青塚】

  荊門州青塚,土人哀昭君,招魂而葬,因名。實在大同城西北五百里,古豐州灘西六十里。

  【孫嵩墓】

  安邱縣南四十里孫嵩墓。元人于欽作《齊乘》,寓宿太虛宮,夢趙先生入謁曰:「聞君修《齊志》。僕有良友葬安邱,其人節義高天下,今世所無也,請載之以勵衰俗。」欽覺而語梅仲升,以為鄉人趙伯善。共訪之,伯善愕然。及閱《趙歧傳》,始悟為孫賓石也。(《齊乘》)

  【嚴子陵墓】

  尉氏縣東二十里,蔡堡有嚴子陵墓。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